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尼参

白尼参,体壁厚而柔软。小且偏于面,具触手20个。肛门偏于面,周围有5组呈放射状排列的小。管足小,遍布全体,排列多无规则。没有发达的足或肉刺。居维氏器很发达,受到刺激很易排出。面皮肤要为繁简不同的纹样体;面为卵形颗粒体和纹样体。体色一般浅,常带白色面常有不同的褐色纹。全世界有10种左右,中国已知蛇白尼参和图纹白尼参两种。均为食用佳品。【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
目录

简介

白尼参【来源】

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蛇白尼参及图纹白尼参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1.Bohadschia argus

Jaeger2.Bohadschia marmorata Jaeger[B.bivittata(Mitsukuri);B.koellikeri(Semper)]

白尼参生活在印度──西太平洋区热带珊瑚,多栖息于有海草的珊瑚砂底,活动有律性。肉质厚嫩,色带透明,商品价值很高。

原形态

蛇目白尼参1.蛇白尼参,一般体长30-50cm,面为深灰色或灰白带黄色,有许多显着的蛇状斑纹,各斑纹的周围色较浅,黑色圈,圈黄色,中央有一黑点,从点上伸出一小,也常排列成不规则的纵偏于面,具触手20个。面平坦,呈淡灰褐色,并密生很多排列不规则的管足。面皮要为繁简不同的纹样体;面皮卵形颗粒体及葡萄纹体。

2.图纹白尼参,体肥胖,长约30cm,宽8-10cm左右,前后两端几乎一样宽。偏于面,具触手20个。全身布很多状较小的管足,排列不规则,沿面中央线排列较密。浅黄褐色,前后有两埠赤褐色大横斑或小斑。面色较浅为黄白色白色面皮为末端分枝2-4次的X纹样体;面皮也是纹样体,但分枝较宽而短,甚至变为卵的颗粒体。

生境分布

白尼参分布生态环境:1.多栖息于珊瑚或泻湖,水深6-18m有海草的沙底。

2.生活时体色图纹变化较大,常呈大理石纹状或地图斑块状。多生活于珊瑚礁沙底。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海南及西沙群岛。

2.我国分布于海南及西沙、南沙等群岛。

化学成份

全体含三萜甙(triterpenoid glycosides),用Smith降解法得海参-9-(11)-烯-3β,12α-二醇[holost-9-(11)-ene-3β,12α-diol]及海参-9(11)-烯-3β-醇[holost-9(11)-en-3β-ol],海洋甙(marine glycoside),皂甙(saponins),羊毛脂-9(11)-烯-3β-醇[lanost-9(11)-en-3β-ol],4α,14α-二甲基-5α-甾-9(11)-烯-3β-醇[4α,14-dimethyl-5α-cholest-9(11)en-3β-ol],14α,甲基甾醇-9(11)-烯-3β-醇[14α-methylcholest-9(11)-en-3β-ol],海参素A。

药理作用

体外试验,蛇白尼参皂甙3-100μg/ml时,对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产朊假丝酵母(C.utilis)、克鲁斯假丝酵母(C.krusei)等均有很强的抗真菌作用。从白尼参(Bohadschia graeffei)中分离出的海参素A,体外能完全抑制酵母的增殖,大量时能完全杀死肿细胞。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屈菜

下一篇 白对节子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