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白牛胆

牛胆,一种中药,全草可入药。味辛、微苦,性温。解表,祛风消肿,行气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神经头痛痛,湿痛,跌打肿肿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药 材 牛胆【英 文 】Sheepear Inula Her(羊耳菊) 【拉 丁 】Herba Inulae Cappae(药材羊耳菊) 【 】毛老虎,猪,大力黄,白菊,大麻香,柴胡,白面,土蒙,大刀药,白,白......
目录

基本简介

药 材 牛胆【英 文 】Sheepear Inula Her(羊耳菊

【拉 丁 】Herba Inulae Cappae(药材羊耳菊

】毛老虎,猪,大力黄,白菊,大麻香,柴胡,白面,土蒙,大刀药,白,白羊,华木,金边草,上大黄,过山香,羊,毛,山白芷

【科来源】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

【资源分布】分布江西福建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等地。

【化成分】含挥发油、黄酮、甾醇和酚类等。 全草含黄酮化物:(2R,3R)-5′-甲氧基-3, 5,7,2′-四羟基双氢黄酮、(2S)-5,7,2′,5′-四羟基双氢黄酮、7,5′,-二甲氧基-3,5,2′-三羟基黄酮,此外,尚含香豆素、甾醇、酚性物质及挥发油等。

【参考出处】《泉州本草》

植物形态

羊耳菊 灌木,高70-200cm,粗壮,多分枝直立,粗壮,全株被污白色或浅褐色绢状或棉状密茸毛,上部或从中部起有分枝。下部落后留有被白色或污白色绵毛的腋芽互生;中部有长约0.5cm的柄,上产无柄;叶片或长披针,中部长10-16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或近楔形,边有小尖头细齿或浅齿,上面被基部状的密糙毛,中脉毛较密,下面被白色或污白色绢状厚茸毛。头状花序卵形,直径5-8mm,多数密集于端成聚伞锥状;总苞5层,外层较层短3-4倍,被白色或带褐色茸毛;小花黄色,长4-5.5mm,外围短小或无;中央筒状狭漏斗状。瘦果,被白以长绢毛,冠毛褐色黄,约与筒状等长,有50余条糙毛。期6-10月,果期8-12月。

名称考证

牛胆 (《泉州本草》) ,毛老虎(《生草药性备要》)、猪、大力黄(《广西野生资源植物》)、白菊(《广西中兽医药植》)、大麻香、柴胡、白面、土蒙(《湖南药物志》)、大刀药、白、白羊、华木、金边草、上大黄(《广西药植录》)、过山香(《广西民间常用草药》)、羊、毛(《福建草药》)、山白芷(《广东草药》)

药材鉴别

性状鉴

本品长90-150cm。,少分枝,直径0.3-1cm,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有细纵纹及凸起的皮孔叶痕明显,半月皮层易剥离。质硬,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叶片落,常卷,展后呈狭短或近倒卵形,长7-9cm,宽1.5-2cm,边缘有小锯齿,先端渐尖或钝形,基部浑广楔形,上表面黄绿色,具黄色粗毛,下表面黄白色,被白色绢毛。偶带有生或腋生的头状花序组成的伞房丛。小,为管状瘦果具棱,有冠毛香,味辛微苦。

粗壮、多者为佳。

显微鉴

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1列,排列紧密,细胞类,外有非腺毛,偶见腺毛体上、下表皮侧各有4-7列厚角细胞,维管束9-10个,排成弧状,分上下两层维和束外韧型,上层维管束木质部在下皮部在上

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呈不规则长或多角,无气孔,具非腺毛。下表皮细胞呈多角,壁波状气孔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4-6,外具非腺毛

粉末特征

白色。①非遥毛众多,为2-7细胞,长180-250-420μm。②偶凶腺毛。腺头单细胞,腺柄4-9细胞。③冠毛穗状。④花粉粒呈类球,外壁刺状,直径22-28μm。⑤石细胞、类或类长,直径12-25-20μm,壁厚5-10-05μm,木化,孔沟明显。⑥导管螺纹、孔纹,直径20-30μm。纤维两头平或梭状,直径20-25μm,壁厚5-10μm。⑦气孔不定式、不等式。

中药属性

药用部位

羊耳菊的全草。本植物(小茅香)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

辛、苦、平、无毒;①《泉州本草》:“味苦微辛,性平,无毒。”②《湖南药物志》:“辛,温,无毒。”入;《泉州本草》:“入。”

功效

,利湿行气,化滞。治湿关节疼痛,胸闷,疟疾痢疾泄泻,产后感冒,炎,痔疮,疥癣。

①《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痢疾,水泻。"

②《泉州本草》:"行气止痛,胸利泻肝,利湿消食。"

③《实用草药》:"疏风解表,祛湿利水。治产后感冒、瘀血痛,妊娠小便不通,炎,痛。消化不良腹痛齿漏,颈淋巴结肿。"

用法用量

服:汤,0.5~1两(鲜者1~2两)。外用:捣水洗。

相关选方

①治腿痛:羊耳菊一两,六钱,大风藤三钱,当归六钱。水,一日二次分服。(《常用草药》)

②治疟疾牛胆一两。水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痢疾牛胆一两。水乌糖服。

④治溏泄:牛胆一两半。水服。

⑤治目痛牛胆一两。水服。(③以下出《泉州本草》)

⑥杀灭微丝蚴:一羊二两,槟榔五钱。水服,连服七。二羊四两。水服,连服六至七。(《福建中医药》(4):1,1959)

⑦治产后伤风羊耳菊六钱,华荆芥三钱,木芙蓉四钱,服。(《常用草药》)

⑧治结石胆囊炎:羊耳菊草、牛皮消各五钱,连钱草一两,石菖蒲二钱,皂角一钱。水三次分服。(《常用草药》)

⑨治痔疮、疥癣:羊耳菊二两。水洗患处。(《湖南药物志》)

白牛胆图册

临床应用

治疗早期吸虫病

取山白芷(全草)、苍耳草(全草去果、)干品各1两,每日1服。1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早期吸虫病患者28例,治后进即期疗效观察,结果粪孵3次复查有9例阴转。服药后一般都有轻度头昏,个持续数小时,未处理自消失

各家论述

1.《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痢疾,水泻。

2.《泉州本草》:行气止痛,胸利泻肝,利湿消食。

3.《实用草药》:疏风解表,祛湿利水。治产后感冒、瘀血痛,妊娠小便不通,炎,痛,消化不良腹痛齿漏,颈淋巴结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白牛胆根

下一篇 白牛尾七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