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乌鸫

乌鸫 乌鸫(拉丁:Turdus merula),鸫科鸫属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无危物种。乌鸫体长210-296毫米,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虹膜褐色,鸟黄色黄色,脚黑色。栖息于次生林、阔林、针阔混交林和针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高度从数百米到4500米左右均可遇见,是杂食性鸟类,食物包括......
目录

形态特征

乌鸫乌鸫雄鸟全身大致黑色黑褐色或乌褐色,有的沾锈色或灰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羽是黑色。下体黑褐,色稍淡,颏缀以棕色羽缘,亦微染棕色而微具黑褐色纵纹。嘴黄,眼珠呈桔黄色,羽毛不易落,脚近黑色。嘴及眼周橙黄色。雌鸟较雄鸟色淡,、胸有暗色纵纹。虹膜褐色,鸟黄色黄色,脚黑色

幼鸟上体自至尾上覆羽,包括两翅的侧覆羽均棕褐色,各羽具浅白色羽干纹。颏、中央棕白,缀以少许褐色斑,侧、胸和上等棕白微染栗色,各羽端缀以棕褐色矢状斑;两胁、下和覆腿羽均乌棕色,微缀以棕白色羽干纹;尾下覆羽暗褐色

大小量度:体重♂55-126克,♀84-121克;体长♂230-296毫米,♀210-296毫米;嘴峰♂20-26毫米,♀20-28毫米;翅♂138-160毫米,♀140-158毫米;尾♂94-130毫米,♀89-120毫米;蹠♂35-41毫米,♀33-40毫米。(普通亚种) (注:♂雄性;♀雌性)

生活习性

为习性

乌鸫常结小群在地面上奔驰,亦常至垃圾堆及厕所等处找食。栖落树前常发出急促的“吱、吱”短叫声,歌声嚎亮动听,并善仿其他鸟鸣。小,眼尖,对外界反应灵敏,夜间受到惊吓时会离原栖地。

食物习性

乌鸫要以昆虫为食。所吃食物有鳞翅幼虫、蠖蛾科幼虫、蝽科幼虫、蝗虫、金龟子、甲虫、步虫等双翅、鞘翅、直翅昆虫和幼虫。 也吃籽(食后将籽核吐出)、榕果等果实,以及杂草种子植物

栖息环境

乌鸫要栖息于次生林、阔林、针阔混交林和针林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森林中。海拔高度从数百米到4500米左右均可遇见,尤其喜欢栖息在林区外围、林缘疏林、农田旁树林、果园和村镇边缘,平原草地或园圃间。

分布范围

世界

现存(非繁殖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以色列、科威特、巴勒斯坦国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酋长国。

现存(留鸟):阿富汗、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安道尔亚美尼亚奥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德国、直布罗陀、希腊、利、岛、爱尔兰意大利、约旦、拉维亚、黎巴嫩、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他、摩尔多瓦、黑山共和国、摩洛哥、荷兰、北马其顿、波兰葡萄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欧洲区)、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瑞典瑞士、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突尼斯、土其、乌克兰、英国和西撒哈拉。

乌鸫现存(繁殖地):中国和挪威

现存和游荡:巴林、加拿大、埃及、格陵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利比亚卡塔尔俄罗斯联邦(中亚区)、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美国和乌兹克斯坦。

现存和介绍(留鸟):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绝种与介绍:圣海伦娜、提升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中国

在中国分布于西北、华北、苛藏高原边缘、西南、华中、东南和华南的广东大区域。新疆西部的喀什、阿克苏、巴楚、乌什(在平原为冬候鸟、在天山为繁殖鸟),新疆罗布泊,青海柴达木盆地,西藏樟木、江孜、当雄、羊八井、塔木齐、东久、那约丁、比姆比山、朗贡、特拉肯山、江罗、曼河谷、宗、日喀则和亚东,贵州罗甸、遵义、兴义、望谟、贵定、贵阳,河南新乡及河南南部以南,湖南常德、来阳、会同、宜章、阮陵、武岗,上海浙江宁波,安徽芜湖,江西新军,福建福州、南平,四川重庆、南充、苍溪、达县、邻水、城、江北、筠连、叙永、宝县、都江堰、成都、乐山、巴县、峨眉、嘉定、汶川,云南保山、江川、宁蒗、昆明、永善、巧家、建水、石屏、蒙自、富宁(留鸟);广东三水、揭阳、连县,海南台湾(冬侯鸟)。乌鸫分布图

繁殖饲养

乌鸫乌鸫每年的4-7月繁殖,巢大都乔木梢上或树木干分支处、地面约3米,棕榈叶柄间等处筑碗状巢,以条、枯草、松针等混泥筑成深杯状。每窝产卵4-6枚,淡蓝灰色或近白色,缀以赭褐色斑点,由雌鸟孵化。孵化期14-15天。雌雄共同育雏。

种类介绍

乌鸫(9种)
中文 者与年代
1乌鸫高加索亚种Turdus merula aterrimusMadarász, 1903
2乌鸫亚速尔群岛亚种Turdus merula azorensisHartert, 1905
3乌鸫加那利亚种Turdus merula cabreraeHartert, 1901
4乌鸫新疆亚种Turdus merula intermediusRichmond, 1896
5乌鸫普通亚种Turdus merula mandarinusBonaparte, 1850
6乌鸫非洲亚种Turdus merula mauritanicuHartert, 1902
7乌鸫亚种Turdus merula merulaLinnaeus, 1758
8乌鸫四川亚种Turdus merula sowerbyDeignan, 1951
9乌鸫希腊亚种Turdus merula syriacusHemprich & Ehrenberg, 1833

动物保护

乌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在欧洲,繁殖种群估计为54,800,000-87,100,000对,相当于110,000,000-174,000,000个成熟个体(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全球物种数量很可能落10,000,000-500,000,000个成熟个体的范围

趋势判断:在欧洲,从1980年到2013年的总体趋势正在增加(EBCC,2015年)。

动物文化

乌鸫在古希腊传说中,乌鸫象征着珀尔塞福涅,与因吃了哈德斯的石榴而堕入地狱的冥后一样,传说乌鸫吃了石榴就会死。此外,乌鸫常出现在许多的欧洲民间文中,《六便士之歌》即其中之一。英语圣诞颂歌《圣诞的十二天》中的歌词“four calling birds”(四只唱歌的鸟)在18世纪时作“four colly birds”(四只黑色的鸟),即指乌鸫

与其他一些黑色的鸟(如乌鸦)不同,乌鸫在欧洲并不被认为是厄运的象征。在悲剧《马尔菲公爵夫人》中,它的叫声反而被当做对灾难的预警。

乌鸫瑞典的国鸟,曾被印在1970年20欧尔的邮票上。此外英国爱尔兰也有发印有乌鸫的邮票。据说塞尔维亚语中的科索沃一词也来自乌鸫(kos),科索沃波尔耶的意思就是“有乌鸫的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百花锦蛇

下一篇 百脉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