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子眼睛果
形态特征
灌木,高1-3m。茎粗壮,除侧生特殊花枝外,无分枝。叶互生,叶柄长约1cm;叶片坚纸质或厚,椭圆状或长圆状披针形,长9-17cm,宽3-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皱波状或细圆齿,齿间具边缘腺点,背面通常具密腺点,尤以叶缘为多,有时具疏鳞片状物,背面中脉明显,隆起;侧脉15-30对,连成紧靠边缘的边缘脉。复伞房花序或伞形花序,着生于侧生特殊花枝顶端,花枝长达30cm;花梗长2.5-3.5mm;萼片长圆状卵形至几圆形,先端钝或圆形,长2.5-3.5mm,具密腺点,里面具微柔毛;花瓣初时白色或淡黄色,以后变粉红色,长6-8mm,卵形至广卵形,先端急尖,具腺点,有时仅里面基部具疏微柔毛;雄蕊较花瓣略短,花药披针形或近卵形,背部具腺点;雌蕊与花瓣等长或略短,子房球形,具密腺点。果球形,直径7-9mm,红色,具密腺点。花期6-7月,果期10-12月或至翌年1月。与治疗请遵从就诊医生的指导。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300-2700m的山坡密林下。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豹子眼睛果为紫金牛科植物纽子果的根。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痛口糜,风湿热痹,胃痛,小儿疳积,跌打肿痛。
【汉语拼音】
bao zi yan jing guo
【功效分类】
【药材基源】
【药源形态】见纽子果条.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
苦;辛;性凉
【主治】
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痛口糜;风湿热痹;胃痛;小儿疳积;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