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败火草

草为玄参植物爪哇婆婆纳的全草。6~8月采收,鲜用或晒干。... 中药草为玄参植物爪哇婆婆纳的全草灌木或小乔木,有时攀援,高0.5-3m。小无毛或疏被短柔毛,棱明显。互生,复叶,有小3-7枚,小基部常具单叶叶柄长0.5-2cm;叶片革质或薄革质,下面上被短柔毛;小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或椭披针披针,稀为倒卵形,先端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反卷,有时多......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有时攀援,高0.5-3m。小无毛或疏被短柔毛,棱明显。互生,复叶,有小3-7枚,小基部常具单叶叶柄长0.5-2cm;叶片革质或薄革质,下面上被短柔毛;小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或椭披针披针,稀为倒卵形,先端锐尖至尾尖,基部楔形全缘叶缘反卷,有时多少具紧贴的刺状毛;生小叶片长1-6cm,宽0.4-2cm,侧生小叶片长0.5-4.5cm,宽0.3-2cm。伞状、伞房状或锥状聚伞花序生;苞片线形,通常长2-4mm;花梗长0.5-3cm,无毛或被微柔毛;多少芳香;萼裂三角,较萼管短;花冠黄色,近漏斗状,花冠管长0.8-1.6cm,裂卵形,长3-7mm,先端或稍尖。果或球,长0.6-1.1cm,径4-10mm,成熟时呈紫黑色期4-7月,果期6-10月。

性状鉴 三出复叶羽状复叶。小叶片多卷皱缩,展平后呈卵形,长1.5-2.5cm,宽0.5-1cm,叶缘中脉有柔毛。质脆易碎。微香,味炎。

生长环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3500m的疏、密林中。

分布范围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主要价值

成份

中含有无羁萜(friedelin),羽扇豆醇(lupeol),白桦脂醇(bei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α-香树脂醇(α-amyrin),熊果酸(ursolic acid),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性味

苦;甘;微涩;性凉

功能

清热解毒烫伤热毒疮疡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菜油调

【摘录】《中华本草》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败火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苦丁菜

下一篇 败毒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