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目录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组成:麻黄四两去( 9g)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9g), 甘草二两(6g) ,石膏半斤碎、绵裹(18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麻黄,减二升,去上沫,诸药,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温服

功效:辛凉疏表,清平喘。

治:表邪未解,肺热喘证。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则鼻煽渴,舌苔薄白或黄,浮而数。

解:本表邪入里化热,热所致。外袭,卫表开合失司,故身热,无汗或有汗。热失宣降,故咳逆气急,甚则鼻煽;热伤津液则渴;舌苔薄白或黄,浮数,均为表里俱热之征。因热据“郁发乏”之意,治宜辛凉疏表,清热平喘。麻黄宣肺,以解表平喘,为君药;石膏辛甘大,清泄肺热生津,为臣药。二药一辛温以宣肺,一辛以清,相制为用,且石膏用量倍麻黄,辛大于辛温,使本成为辛凉之杏仁止咳平喘,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以止咳平喘,为臣药。甘草调和诸药,益和中,更能调和于温宣降之间,为使药。与石膏相配,又生津,用治渴。中药仅四味,但配伍严谨,有宣、有清、有降,为清平喘之良。本麻黄汤去桂枝石膏而成,两配伍虽仅一味之差,然立法、治迥异,使辛温之变为辛凉之。两同治身热而喘,但麻黄风寒失宣之寒证实喘;本风热风寒化热,邪热之热实喘

临床应用:1.用要点:本为治表邪未解,邪热之咳喘之基础。以发热喘急,甚则鼻煽,苔薄黄,浮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常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气管肺炎肺炎气管哮喘等属于热者。

注意:本辛凉宣泄,清平喘,只宜于热实喘,若系风寒肺虚等其他原因起的喘咳,则不宜使用。

歌:伤寒麻杏石甘汤,汗出而喘法度良,辛凉宣泄能清,定喘除热效力彰。

摘录:《伤寒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