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百合散
处方:百合(蒸)紫菀茸 贝母 白芍药 前胡 赤茯苓 桔梗(炒)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胎产秘书》卷上:百合散
《圣惠》卷七十四:百合散
处方:百合1两,桔梗(去芦头)1两,贝母(煨微黄)1两,赤芍药1两,紫菀(洗去苗土)1两,桑根白皮(锉)1两,前胡(去芦头)1两,赤茯苓1两,甘草半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1-10月份,伤寒烦热,咳嗽不欲食,胸前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济生》卷七:百合散
处方:百合(蒸)1两,紫菀茸(洗)1两,贝母(去心)1两,白芍药1两,前胡1两,赤茯苓(去皮)1两,桔梗(去芦,炒)1两,甘草(炙)半两。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七
《圣惠》卷十八:百合散
处方:百合1两半,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木通1两(锉),麦门冬3分(去心),甘草3分(炙微赤,锉),麻黄半两(去根节),紫菀半两(洗,去苗土),黄芩1两,甜葶苈3分(炒令紫色)。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准绳·疡医》卷六:百合散
《卫生总微》卷七:百合散
《圣惠》卷四十六:百合散
处方:百合1两,紫苏子3分(微炒),桑根白皮1两(锉),紫菀3分(去苗土),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款冬花3分,汉防已3分,贝母3分(焙微黄),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仁,麸炒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赤茯苓1两,麻黄1两(去根节),桔梗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百合散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五:百合散
《圣惠》卷三十一:百合散
处方:百合3分,柴胡1两(去苗),桑根白皮3分(锉),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麻黄3分(去根节),赤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紫苏茎叶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十二:百合散
处方:百合3分,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桑根白皮半两(锉),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尖,微炒),大腹皮3分(锉),汉防已半两,赤茯苓3分,紫苏茎叶3分,陈橘皮2分(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鸡峰》卷十七:百合散
处方:百合1两,人参1两,贝母1两,白茯苓1两,杏仁1两,甘草1两,干山芋1两,鹿角胶2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杏仁研匀。
功能主治:妇人肺胃不顺,气逆,呕血不止,咽嗌不利;兼治嗽痰。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中盏,黄蜡1皂大,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七
《圣惠》卷十三:百合散
处方:百合2两,紫菀1两(去根节),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前胡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心),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百合散
《圣惠》卷十三:百合散
处方:百合1两,栝楼根1两,牡蛎3分(烧为粉),栀子仁3分,麦门冬3分(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竹叶2-7片,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十一:百合散
处方:百合1两,葛根1两,麻黄半两,(去根节),麦门冬半两(去心),黄芩半两,前胡3分(去芦头),石膏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已经14日外,潮热不退,四肢无力,昏沉如醉,恐变成百合病。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七十四:百合散
处方:百合半两,桑根白皮1两(锉),栝楼根1两(锉),葶苈半两(隔纸炒令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葱白5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七十四:百合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