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高良姜汤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温里散寒,下气行滞。治心腹突然绞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一日二次分服。若一服痛止,便停,不须更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锉)2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3度,炙干)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2两,白术2两,桑根白皮(锉,炒)2两,甘草(炙)2两,人参1两,木瓜(去皮瓤并子,焙干)3两,五味子(拣)2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1两,诃黎勒皮1两,木香1两,肉豆蔻仁1两,盐3升(淘去泥滓,炼成盐花,研)。
制法:上15味,先捣前14味,为细末,与盐花末同研令匀。以水5升,下药末1时入锅中,和盐花同煎,不住手搅,候水干,出药于盆中,干即贮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三十九:高良姜汤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1两,半夏(汤洗7遍,炒黄)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呕哕,心腹冷疼,痰逆不消;兼治一切冷气,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圣惠》卷三: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3两,木瓜2枚,杉木节5两,川椒1两(去目),蒴藋5两,蓼叶5两。
制法:上锉细。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煎取8升,去滓,加醋半升,搅令匀;及热,纳于杉木桶中,淋蘸两脚,兼以绵揾药汁,裹转筋处。
摘录:《圣惠》卷三
《外台》卷七引《广济》: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10分,当归10分,橘皮8分,厚朴10分(炙),桔梗8分,桃仁50枚(去皮尖),吴茱萸8分,生姜8分,诃黎勒5分。
制法:上切。
注意:忌猪肉、生冷、油腻、粘食、小豆。
摘录:《外台》卷七引《广济》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1两半,槟榔(锉)1两半,木香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吴茱萸(汤浸,焙干,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厥逆,腹满妨痛,或上冲心;寒疝卒痛,积聚不散,上冲心腹,与阴相引,痛则汗出。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外台》卷六引《广济》:高良姜汤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高良姜汤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3分,木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槟榔(锉)3分,人参3分,肉豆蔻(去壳)半两,吴茱萸(汤浸,焙炒)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半两,缩砂蜜(去皮)半两,干姜(炮)1分。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高良姜汤
处方:高良姜(锉)1分,苦楝根皮(干者,锉)2两,胡椒30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蛔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空心服。服讫卧少时,未得吃食,或吐或泻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外台》卷六引《广济》:高良姜汤
《千金》卷十三:高良姜汤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五:高良姜汤
《圣济总录》卷一八四:高良姜汤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