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遂散
《杂病源流犀烛》卷七:甘遂散
制法:用猪心血和匀。将猪心切开,入末于内,用线缚定,湿纸包,煨熟取药,入辰砂末3克和匀,分作4丸。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所煨猪心煎汤化下。如大便下恶物即止。如不效,再服1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见《普济方》卷一九三:甘遂散
处方:甘遂半两(煨令微黄),槟榔半两,牛蒡子2分(微炒),商陆1分。
制法:上为细散。
《新医学》(1972;11:55):甘遂散
制法:研为细末,装瓶备用。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
临床应用:小便不通用甘遂散外敷治疗不同疾病引起的小便不通患者共8例,外敷1次即排尿的5例;外敷2次排尿的2例;外敷2次再热敷1次排尿的1例。
用法用量:用时用甘遂散3钱,面粉适量,麝香少许(无麝香用冰片代),加温水调成糊状,外敷于中极穴处(脐下4寸),方圆约2寸。一般30分钟即能小便通利。无效时可继续使用或再加热敷,疗效更速。
摘录:《新医学》(1972;11:55)
《圣惠》卷八十八:甘遂散
处方:甘遂1分(煨令微黄),槟榔1分,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牵牛子半两(微炒),甜葶苈1分(隔纸炒,令紫色)。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1字,以温水调下。以利为效。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外台》卷三十三引《小品方》:甘遂散
《圣惠》卷五十四:甘遂散
处方:甘遂1两(煨令微黄),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泽泻3两,黄芩1两,泽漆1两,赤茯苓2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川朴消2两。
制法:上为细散。
摘录:《圣惠》卷五十四
《圣惠》卷八十八:甘遂散
处方:甘遂1分(煨令微黄),青橘皮半两(汤浸,去瓤,锉,焙),黄芩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破痞除热,破结散气。主小儿内有伏热诸候,腹内痞结,虽服汤得利,而滞实不去,心下坚满,按之则啼;胸膈热实,腹有留饮,肠内气结而胀,时或壮热。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二引《入门》:甘遂散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甘遂散
处方:甘遂(生)半两,牵牛子(半生半炒)1两,续随子(去壳,研)1两,大戟1两,葶苈(纸上炒)1分。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空心浓煎灯心汤调下。利下水为效,未减更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茅先生方:甘遂散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甘遂散
处方:甘遂半两,槟榔(生锉)1两,木香1两,牵牛子(半生半炒)1两,莱菔子(研)1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煎紫苏木瓜汤调下,空心服,利下水为度。量人虚实加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甘遂散
《圣济总录》卷八十:甘遂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