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C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CM1 gangliosidosis)是由β-半乳糖苷酶缺乏而引起的一种遗传性溶酶体疾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特征为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及类似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的骨[阅读全文:]
摘要: 由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EPEC)引起的肠道传染病。EPEC是早在20世纪40年代认识的一组致腹泻性大肠埃希杆菌,50年代到60年代[阅读全文:]
摘要: 肠道病毒Cox A16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16(Cox A16)感染所致。检测肠道病毒Cox A16病原体可以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对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由肠道病毒CoxA16病原体[阅读全文:]
摘要: 暴痢,也称急性细菌性痢疾(acutebacillary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genusShigellae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有散在性发病,以夏秋[阅读全文:]
摘要: CARASIL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脑动脉病及动脉硬化伴皮质下梗死及白质脑病(CARASIL)的简称,也称青年发病的Binswanger样白质脑病伴秃头和腰痛。福武(1985)报告一个家系三兄弟青年的发病[阅读全文:]
摘要: B链球菌群感染占全部链球菌感染的8%左右。根据表面抗原的不同可分为九个亚型,即Ⅰa,Ⅰb,Ⅱ,Ⅲ,Ⅳ,Ⅴ,Ⅵ,Ⅶ和Ⅷ。在血碟上可呈甲型、乙型或丙型溶血反应,溶血菌株所产生的链球菌溶血素与A组菌的O与S不[阅读全文:]
摘要: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由于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活性降低或其辅酶四氢生物喋呤缺乏,导致血液和组织中苯丙氨酸浓度增高,尿中苯丙酮酸、苯乙酸和苯乳酸显著增加的一种遗传代谢病。该病[阅读全文:]
摘要: 巴西紫热为1984年首先发现于巴西圣保罗州的小儿急性暴发型传染病,临床表现有高热、腹痛,呕吐,紫癜性皮疹、休克等,可很快死亡。90%以上患者病前半月左右患过化脓性结膜炎。1985年由泛美专家组和美国CD[阅读全文:]
摘要: 百日咳(whooping cough)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小于5岁儿童为主。病初很像感冒,非典型病例可能无症状、或者仅有轻微咳嗽、有点低热。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鸡鸣样吸气吼[阅读全文:]
摘要: Austin型幼儿脑硫脂病也称Austin型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是脑硫脂病和黏多糖贮积症的联合疾病。其特征为轻度Hurler综合征面容,多发性骨发育不良,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和智力明显低下。眼底检查,[阅读全文:]
摘要: 人类埃利希体病(human ehrlichiosis)是由埃利希体(Ehrlichia)经蜱传播所引起,病原体侵犯单核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在细胞质里形成桑葚状包涵体。患者突然发病,症状酷似落基山斑点热,少[阅读全文:]
摘要: 子痰是发生于附皋部,属于疮痨性质的慢性化脓性疾病。中医文献称肾漏、穿囊漏。其特点是患病的附睾有慢性肿块,最后化脓破溃,溃破后脓液稀薄如痰,并夹有败絮样物质,易成窦道,经久不愈。相当于西医的附睾结核。因肝[阅读全文:]
摘要: 早泄(prospermia)是最常见的射精功能障碍,以性交之始即行排精,甚至性交前即泄精,不能进行正常性生活为主要表现,发病率占成年男子的1/3以上。早泄的定义尚有争议,通常以男性的射精潜伏期或女性在性[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