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暴痢

暴痢,也称急性细菌性痢疾(acutebacillary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genusShigellae又称痢疾杆菌)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一年四季均有在性发病,以夏秋季常见流,普遍易感,以小儿为多。痢疾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的志贺菌属,分为4个群(A、B、C、D),37个型,即A群(痢疾志贺菌)12个型,B群(福来志贺菌)6个型,C群(鲍狄志贺菌)18个型,D群(......
目录

病因

痢疾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的志贺菌属,分为4个群(A、B、C、D),37个型,即A群(痢疾志贺菌)12个型,B群(福来志贺菌)6个型,C群(鲍狄志贺菌)18个型,D群(宋志贺菌)1个型。以福氏和宋痢疾杆菌最为常见,该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水果、蔬菜上能生存10天左右,在河水中存活时间可长达3个月,在适宜的温度下还能大量繁殖。不耐高温,对各种化消毒都很敏感。痢疾杆菌的要致病因素是侵袭力和毒素。进入消化道后,具有侵袭力的痢疾杆菌侵入结肠粘膜上皮,在细胞繁殖,造成炎症。志贺菌属可以产生志贺毒素(SHT)和类志贺毒素(SLT)。SHT具有细胞毒、肠毒素及神经毒作用。

多发在夏秋季,因为天炎热,温高,适痢疾杆菌生长繁殖。夏秋季新鲜瓜果蔬菜上市多,人们喜欢生吃瓜果蔬菜,但不注意清洗消毒或自恃身强力壮,不洗手拿起来就吃,以至病菌与食物一起进入自己的肠道中。夏秋季人体要通过皮肤掉更多的热,以维持体温衡定;使皮肤常处于扩张状态,而管就相对收缩,流相对减少,人体对肠道传染病的抵抗力也随之减弱。此外,着凉、过度疲劳、暴饮暴食以及患各种急、慢性疾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也易诱发痢疾

中毒性菌痢发病机要是由于机体对细菌毒素产生异常强烈反应,起急性微环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障碍。菌痢的病变累及整个结肠甚至回肠,以乙状结肠直肠最严重。依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期。痢疾杆菌进入消化道后,能被正常人的液迅速消灭,少量漏网者会进一步被肠道抑制或排斥。一旦人体防御机能减弱,痢疾杆菌就会乘虚而入,畏寒发烧、常伴头痛乏力,短时间出现腹痛腹泻始粪便呈水样,很快转为粘液脓便或便,粪便量少,便次多,里急后重显著,严重的可发生中毒休克,危及生命。7岁以下的小儿夏秋季容易患中毒性菌痢,症状是突然发生高热、惊厥昏迷等,切不可掉以轻

症状

1.急性菌痢急性菌痢的潜伏期为数小时到7天不等,大多数为1-2d;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急性中毒型菌痢多见于2-7岁儿童,成人也偶有发生。一般发病急,发展快,中毒症状重而消化道症状不一定重。高热,偶见体温不升。据微环障碍突出的部位不同分4型:

1)型占毒痢的大部分。早期有烦躁,嗜睡,面色苍白张力增高,伴惊厥压正常或稍高,晚期昏迷,甚至发生脑疝;

2)要为的微环障碍,又称休克。发生率低,死亡率高,常发生于病程第16-24h,表现为进呼吸困难,低氧血症,一般吸氧不能缓解;

3)休克型成人多见,四肢或肢端发绀,发凉,细速,压低,压差小,尿量减少。少数为高排低阻型;

(2)急性普通型菌痢称急性典型菌痢,症状要为起病急,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同时或数小时后出现腹痛,初见于脐周或全,后转为左下,体检常有左下压痛。腹泻频繁,初为黄稀便,后为粘液及脓,量少,伴里急后重;

(3)混型菌痢以上3型,任何二型同时或先后存在,发生率低。

2.慢性菌痢多由于急性菌痢未彻底治疗或自缓解而成为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有食欲不振、大便不正常,时干时稀,少有粘液。一般无腹痛,仅在排便前有下部隐痛或肠绞痛,排便后腹痛消失。部分病人可有失眠多梦健忘神经衰弱症状

饮食

痢疾食疗

1、组成:独头大蒜黄连各等份。用法:共为细未,米糊为。每服3~6克,1日3次。

2、组成:酸石榴皮30克、红糖50克。用法:先煎石榴皮取汁,调入红糖温服,每天1~2次,连服数天。

3、组成:紫皮大蒜50克、糖浆适量。用法:大蒜去皮捣如泥状,浸入100毫升温水中2小时,纱布过滤,加入半量糖浆。成人日服80~100毫升,分4次服,儿童日服15~40毫升,分3次服。

4、组成:10克、山楂60克、生姜3。用法:水冲糖服用,每日1,分2~3次服完。治:痢疾及细菌性食物中毒

5、组成:青15~20克。用法:饮用,病重者可加糯米30粒,盐少许一起用锅至黄,加水,使味苦咸,可将汁水一起服下,每日1次,轻者服2次,重者服2~4次。

预防

预防暴痢要有以下几个面:

(1)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滋生地,发动群众消灭苍蝇;

(2)加强饮食卫生及水源管理,尤其对个体及饮食摊贩做好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3)对集体单位及托幼机构的炊事员、保育员应定期检查大便,做细菌培养;

(4)加强卫生教育,人人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物,不吃被苍蝇沾过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以免肠道抵抗力降低。

检查

1.免疫荧光菌球法呈阳性;

2.粪便检查显微镜下可见较多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少数有吞噬细胞。粪便培养志贺菌阳性;

3.象急性期外周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加;

治疗

1.湿热

湿热壅滞肠腑。

发热腹痛泻下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濡数,舌红苔黄腻

治则清热燥湿止痢。

(1)芍药汤加减。

方药:芍药、黄芩黄连当归木香、生大黄槟榔肉桂马齿等。

(2)针灸穴位谷、上巨虚、天枢、。均采用泻法。

2.疫毒痢

疫毒之薰灼肠道。

腹痛剧烈,里急后重,痢下鲜紫脓,发病急骤,壮热渴,头痛烦躁,甚至昏迷舌质红绛,舌苔黄腻,滑数。

治则清热解毒止痢。

(1)白头翁芍药汤加减。

方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赤芍、生大黄槟榔木香、生地榆金银等。

(2)针灸穴位天枢、足三里、池,用泻法;抽搐不止加太冲、阳陵泉,高热神昏水沟、委中,厥脱元、隔盐灸

出现神昏惊厥等症时,在取和治法上可参考“昏迷”、“痉”、“”等。疫毒痢甚为危重,需要中西医疗法协同抢救。

诊断鉴别

据临床表现及检查进诊断。

1.急性菌痢普通型要应与感染性腹泻相鉴,包括沙门菌肠炎空肠肠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等,大便培养应有相应的致病菌;

2.急性中毒型菌痢应与高热惊厥、乙型炎和失水性休克相鉴;

3.慢性菌痢应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结肠炎、慢性阿米巴痢疾结肠癌相鉴;阿米巴痢疾一般全身中毒症状轻,粪便呈暗红色果样,镜检可见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含体,可供鉴;

并发症

1.急性菌痢常伴有程度不等的脱水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慢性菌痢时有腹痛腹胀症状。大便次数多,明显的粘液便,但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

3.少数患者于发病后1-2周出现关节肿痛,呈非化脓性、游走性。如同时伴发热尿道炎、结膜炎,则称为Reiter综征,与感染诱发之免疫反应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罗汉果根

下一篇 罗汉果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