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杨枸花(拉丁学名:Populus tomentosa,英文名:Chinese white poplar),别名毛白杨、响杨、大叶杨等,是杨柳科杨属乔木植物。杨枸花高达30米,幼枝被灰毡毛,芽卵形,花芽卵[阅读全文:]
摘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寄生于忍冬科植物半边月杨栌树上的木耳。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uricularia auricula(L.ex Hook.)Underw.;Auricularia polytricha[阅读全文:]
摘要: 杨树花,别名梧树芒,杨树吊。可直接抑杀病原体,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抗免疫抑制剂,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效缓解畜禽发病期间的各种应激反应,使动物胃肠肌及括约肌张力提高中药化学成分叶含槲皮素(quercet[阅读全文:]
摘要: 杨梅(拉丁学名:Morella rubra Lour.),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杨梅科杨梅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杨梅高可达15米以上,树冠圆球形。花雌雄异株,雄花序单独或数条丛生于叶腋,圆柱状,花药椭圆形。[阅读全文:]
摘要: 杨梅叶为杨梅科植物杨梅的叶,具有燥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形。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或倒披针形,革质,长8-13cm,上部狭窄,先端稍钝,基部狭楔形,全缘,或先端有少数钝锯齿,[阅读全文:]
摘要: 杨梅叶蚊母树根为金缕梅科植物杨梅叶蚊母树的根,具有利水渗湿、祛风活络等功效。杨梅叶蚊母树,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有鳞垢;老枝无毛,有皮孔。叶互生;叶柄长5-8mm,有鳞垢;托叶早落;叶革质,长圆形或倒披[阅读全文:]
摘要: 杨梅树(原名:杨梅,别名:山杨梅、朱红、珠蓉,拉丁文名:Myrica rubra (Lour.) S. et Zucc)是杨梅科、杨梅属常绿乔木。其树皮灰色,老时纵向浅裂;树冠圆球形。小枝及芽无毛,皮孔[阅读全文:]
摘要: 杨梅树皮是植物的一种,生长于淮河以南流域,低山丘陵向阳山坡或山谷中。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形。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或倒[阅读全文:]
摘要: 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形。可食用,味道鲜美;也可作为药用。分布于中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常绿乔木,高可达12m,树冠球形。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或倒披针形,革质,长8-13cm ,上部狭窄[阅读全文:]
摘要: 杨梅根为植物杨梅的树根,具有清火、理气、止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效。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以上,胸径达60余厘米;树皮灰色,老时纵向浅裂;树冠圆球形,五年以上果实可食用,十年左右果子便比较可口。小枝及[阅读全文:]
摘要: 杨翠木,植物名, 产于景东、蒙自、石屏、峨山、新平、玉溪;生于海拔(750—)1200—2300米,山坡,林下。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根及树皮入药,清热解毒,祛风解表,治感冒发热,截疟。所属卷:Pittos[阅读全文:]
摘要: 柚(拉丁学名:Citrus maxima(Burm.) Merr.),俗称文旦、抛、大麦柑等,芸香科柑橘属,乔木植物,被称为“天然水果罐头”。柚嫩枝、叶背、花梗、花萼及子房均被柔毛,嫩叶通常暗紫红色,嫩[阅读全文:]
摘要: 柚叶为芸香科植物柚的叶片,高5-10m。小枝扁,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有刺或有时无刺。为芸香科植物柚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柚条。柚 常绿乔木,高5-10m。小枝扁,幼枝及新叶被短柔毛,有刺或有时无刺。 单身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