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杨梅

杨梅 杨梅(拉丁:Morella rubra Lour.),又称圣生、白蒂杨梅杨梅属小乔木灌木植物杨梅高可达15米以上,树冠雌雄异株雄花序单独或数条丛生于腋,柱状,花药核果球状,外果皮肉质,多汁液及树脂,味酸甜。4月,6-7月果实成熟。产于江苏、中国台湾等地,日本、朝鲜和菲律宾也有分布。杨梅是中国江南的水果,树皮富于单宁,可用作赤褐色染料及医药上的收敛,杨......
目录

物种起源

杨梅龙晴、朱红,因其似水杨子,味道似子,故取杨梅

形态特征

树干

常绿乔木,高可达15米以上,胸径达60余厘米;树皮灰色,老时纵向浅裂;树冠。小无毛,皮孔通常少而不显著,幼嫩时仅被而盾状着生的腺体。

杨梅革质,无毛,生存至2年落,常密集于小上端部分;多生于萌发条上者为长椭状或楔状披针,长达16厘米以上,端渐尖或急尖,边缘中部以上具稀疏的锐锯齿,中部以下常为全缘,基部楔形;生于孕性上者为楔状倒卵形或长椭状倒卵形,长5-14厘米,宽1-4厘米,钝或具短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偶有在中部以上具少数锐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无毛,仅被有稀疏的金黄色腺体,干中脉侧脉在上下两面均显著,在下面更为隆起;叶柄长2-10毫米。

花蕊

杨梅雌雄异株雄花序单独或数条丛生于腋,柱状,长1-3厘米,通常不分枝呈单穗状,稀在基部有不显著的极短分枝现象,基部的苞片不孕,孕性苞片全缘面无毛,仅被有腺体,长约1毫米,每苞片生1雄花雄花具2-4枚卵形苞片及4-6枚雄蕊花药暗红色,无毛。雌花序常单生于腋,较雄花序短而细瘦,长5-15毫米,苞片雄花苞片相似,密接而成覆瓦状排列,每苞片生1雌花雌花通常具4枚卵形苞片;子房卵形,极小,无毛,端极短的花柱及2鲜红色的细长的柱头,其侧为具乳头状凸起的柱头面。每一雌花序仅上端1(稀2)雌花发育果实

果实

核果球状,外表面具乳头状凸起,径1-1.5厘米,栽培品种可达3厘米左右,外果皮肉质,多汁液及树脂,味酸甜,成熟时深红色或紫红色;核常为阔卵形,略成压扁状,长1-1.5厘米,宽1-1.2厘米,果皮极硬,木质。4月,6-7月果实成熟。

生长习性

水果 杨梅 实拍杨梅,喜酸性土壤,原产中国温带、亚热带湿候的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海南岛以北,即北纬20度至31度之间,与桔、枇杷树、毛竹等分布相仿,但其抗能力比桔、枇杷强。

分布范围

杨梅杨梅在中国分布的省份有云南贵州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湖南、广西、江西四川安徽台湾等,国外,如日本韩国有少量栽培,东南亚各国,如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等国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种植

育苗技术

杨梅繁殖式包括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及播种繁殖

杨梅砧木栽培

(1)苗圃地的选择:选择苗圃地时,应注意苗圃地的位置、地势与向。苗圃地的位置,最好选择交通便、地势平坦的地段。如为坡地,一般坡度不超过5°为宜,坡向尽可能选朝北或东北。土质以土壤肥沃、质地疏松、土层深厚的砂壤土为好。土质过松的砂土,上层易干,下层肥水足,根系向下伸长,成粗而直的根系须根不发达。粘土和盐碱土均不宜育苗。

(2)种子的采集与播种:一般,应从生长健壮的成年树上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实。采种时,先检查果实的种仁是否充实,要选择种仁充实的果树上进采集。采下的果实,宜选择日光不直射的适当场所,将果实堆积,堆积高度一般不超过15cm。堆积4-5天以后,果肉腐烂,可在流水中冲洗,并除去上浮的瘪子,晾干表面待用。

一般,采种后直播可提高成活率,但有时直播与栽植作物有矛盾,也可在种子贮藏后进播种。种子贮藏普遍是采用沙藏法。即用3份清洁的湿沙和1份种子,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而不滴水即可。湿沙含水率在5%左右。种子与沙子混后,深30cm、宽60-100cm的沟,底部铺沙约6-7cm厚,再将混种子与沙子放入。然后,再在面上铺一层沙,上面覆盖稻草。贮藏时,要防害。

(3)整地:播种前,要先整地。水田或平地土层较薄的地,宜耕翻23-27cm深。山地或土层深厚的地,可以翻耕得深一点。耕后要晒白,以改善土壤的理化状态。翻耕后,再分层施肥,反复犁耙,使土壤充分细碎。然后,做畦,畦面宽1m,沟面宽30cm。山地畦的高度为10-15cm;平地的畦高为20-30cm。播种地要施足腐熟有机肥料,一般每667立米要施猪、牛栏粪或堆肥3000-5000kg,过磷酸钙15-20kg,草木灰若干。水田地要在四周深挖排水沟,山地要注意防旱和防洪。

(4)种子处理与播种:播种前,将种子用0.1%高锰酸钾液或4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10分钟。在苗圃地畦表面破碎后,将种子均匀撒在畦的表面上,每平米撒种子1.25-1.5kg,播后用木轻轻将种子压入土中,上面覆盖一层细土,深约2-3cm,再覆盖一层薄草,以防雨水冲刷和表土被晒干。至12月中旬天转冷时,再盖薄膜小拱棚保温。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并注意排水和防止害。一般,在10月中下旬播种,于第2年1月份种子萌动,2月中旬破土出苗。出苗后,如中午太阳光太强,要打小拱棚两头的薄膜通,以降低棚温度和湿度,防止日灼或猝倒病。至7月下旬,即可移植。

(5)小苗的移栽:小苗出土后,达到10cm左右高、长出4-5子时,可进移植。移栽前,苗圃要进整地和施肥,同时每667平米的畦面,还要撒施25kg石灰或喷洒托布津600倍液。然后,30-35cm,株8-10cm的规格,移栽小苗。移栽小苗时,要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并要浇足定根水。每667平米移栽1.2-1.4万株。

(6)小苗移栽后的管理小苗移栽后,不能马上施肥。杨梅小苗对肥料反应十分敏感,即使施用少量的稀薄肥,也会容易起苗木死亡。必须待根系恢复生长良好、长出4-5以后,可用稀释的人粪尿(1担水加人粪尿2勺、尿素0.25kg)浇施。以后,每半个月浇1次2%的三元复肥液或稀人粪尿液,以薄肥勤施,促进苗木生长。要注意防止苗木病、立枯病和病虫害。要勤松土、除草,防止土壤结和杂草与苗木争夺养分。

嫁接苗的培育

1.嫁接时期

杨梅一般从2月下旬始至4月下旬进嫁接。从物候期来看,杨梅时进嫁接为最好。因此,嫁接时间的安排,从纬度上说,由北向南可逐渐略为提早;从海拔高度上说,由高到低可梯次适当提早。

2.嫁接

(1)采接穗:选择7-15年生的结果杨梅优良品种果树为母树,采取粗0.5-0.8cm、外皮带灰白色、充分成熟的、上年生的春梢作为接穗。采下的接穗,立即剪去叶片,放置到阴凉湿润处备用。

(2)切接法:

第一,削接穗。将接穗剪成7-10cm长,饱满离剪上端面的离应不超过1cm。用左手握住接穗先端,使接穗的基部朝向外面,在基部侧面的下3-4cm处,下刀,将接穗下端的外侧面较平的一面,用刀薄薄削去一层皮,长度为3-4cm,深度以达到成层为准。用刀太深或太浅,都不利于接穗成活。

第二,切砧木。在砧木离地面8-10cm处,先选择光滑、平直的部位,用锋利的剪剪剪去砧木,用锋利的刀削平剪,于平滑一侧,在木质部皮层之间微带木质处,垂直向下切一刀,深与接穗长削面相同。

第三,结与包扎。把削好的接穗的长削面,对准砧木总切面,插入切,使两者在一侧的成层相互密。将接穗深插入砧木接的底部,并使接穗长削面出断面约1-2mm,用2-3cm宽的塑料薄膜带,自上而下将接处及接穗捆缚好,要扎牢、扎密,以使接穗和接能保湿,而不致因水分发而枯死。

(3)劈接法:又称割接法。较大的砧木或高接换种时,常用此法。砧木直径3cm左右的,可接1个接穗;粗的,可接2-4个接穗。嫁接时,将砧木在一定高度上,用手锯去上部,削平锯;砧木不太粗壮的,可用嫁接刀切;大砧木宜用刀劈。先将砧木离地8-10cm的光滑、平直处,用锋利的剪剪剪平,或用锯锯平。再用刀,从断面的中处,垂直下刀,深度为2-3cm。将接穗剪成8-10cm的小段,将下端的较平直的两侧面削成光滑的3-4cm长的楔形削面。将削好的接穗的成层与砧木一侧的成层对齐,再将接穗深插入到槽底。同时,使接穗削面出1-2mm,用2-3cm宽的塑料薄膜带绑缚接,并将接穗上断面用接穗用的蜡涂抹保湿

(4)接穗的切削:要削成一面大、一面小的斜楔形。在砧木离地面5-10cm处,选一个平滑侧面,约成30°角,向下斜切一刀,深约4cm,斜切下端不能超过砧木的。然后,把接穗插入砧木的接缝,使接穗与砧木成层有一侧对齐,再用塑料薄膜带,缚扎嫁接,要扎牢、扎紧、扎密,以便保湿。然后,在接留3-5剪砧,成活后再在接1cm处进剪砧。

由于各地候不同,所以采用的嫁接式也各不相同。

栽培技术

杨梅

选择园地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海拔高度:一般来说,杨梅大多数栽培在海拔20-500m的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年平均温度降低,昼夜温差增大,果实成熟期延迟。因此,在建果园时,可利用不同的海拔高度,种植杨梅,以延长鲜果的供应期。

(2)坡向:尽量选择北坡或东北坡。南坡,特是东南坡,光照充足,温度高,杨梅结果虽能略提早,但品质没有北坡的好。在深山谷地或在深山盆地园,不论哪一坡面,只要是有茂密荫,所栽植的杨梅生长、结果均表现良好。

(3)植被:立地植被往往是土地肥沃程度的标志。如双子叶植物占优势的土壤,往往较肥沃;在蕨类杜鹃和青冈栎等占优势的土壤上,最适宜栽培杨梅

(4)土壤:砂质土最好,其次是砂粘土,再次是粘性土。

(5)济地理条件:要求有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条件,社会治安条件良好,无污染及严重的空污染。

(6)生态条件:应尽量保留周围的植被。果园周围植被保护良好的,果园空相对湿度往往比较均衡,害虫的天敌多,园病虫害就少,而且果实品质也较为优良。

整地

杨梅建园时,应进整地,一般整地采用修筑等高梯田、等高撩壕和鳞坑法。

杨梅(1)等高梯田在10°-25°的坡地上,适于修筑梯田。应预先在斜坡上,等高差或,以0.2%-0.3%的比降,测出等高线。一般,等高定线时,要自下而上修筑,先沿着最低一条的等高线,进清基工作。清基的深浅,应据土层的厚薄而定。石壁梯田,一般深度为0.5-1.0m。清基宽度,应随着梯壁的加高,而增大,一般为0.3-1.5m。在构筑梯田壁时,必须边翻土,边培土,把上坡的土,翻到下坡,使梯田向倾斜3°-5°左右,再进深翻,使整个梯田土壤疏松。

(2)等高撩壕等高撩壕是坡地果园改长坡为短坡的一种水土保持的措施,适用于坡度为6°-10°、土层深厚的坡地。在坡面上,等高线挖沟,挖出的土堆放在山坡沟旁,进筑壕(垄)。将杨梅树沿着撩壕外坡的等高线,栽1。一般,撩壕宽度为50-70cm,沟深为30cm,沟每隔5-10m,修筑一个缓水埂,成竹状。撩壕高度和沟深度大致相同,撩壕的外坡要稍长于撩壕的坡,壕宽要略大于沟宽。

(3)修鳞坑如地复杂,不适于修筑水平梯田和撩壕,可修筑鳞坑,以保持水土。具体法是:在等高线上确定定植点,以定植点为中,从上部挖土,修成外高低半月小台田,台田的外沿,用石块或土堆砌。种植杨梅规格,常采用4m×5m、6m×4m和5m×4m3种。鳞坑直径为2m,其中种植的直径为1m,深为80cm。

其具体做法是:在确定定植以后,刨土层,石,然后用钢钎或电钻在离定植点30-40cm处,与地面成65°-75°角,往下钻孔,孔深1.0-1.2m,装上带雷管的炸药1-2筒,即可爆破(闷),但一定技术操作规程进,要注意安全。

定植

(1)挖定植定植应设置在离梯田或鳞坑外沿1/3处,的要求,测量出定植的位置,再以定植点为中,进挖定植。定植的规格为长宽各1m,深0.8m。一般,在秋、冬两季进挖定植。在挖定植时,应将表土放在一边,深土另放在一边,将表土与腐熟的农家肥及过磷酸钙混好,到春季定植时,先放一定量的表土,再放入肥土混物,最后放入深土,然后进苗木定植。定植底肥与过磷酸钙的搭配法有4种:①垃圾或堆肥50kg,过磷酸钙0.5-1kg;②家禽粪便25-30kg,过磷酸钙0.5-1kg;③菜籽饼或豆饼5kg,过磷酸钙0.5-1kg;④山地杂草或烧山后的焦泥草皮25-30kg。

(2)定植密度应据果园的候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及树冠管理技术来确定。一般,候炎热、土壤肥沃、土层深、施肥较多的,可定植稀一点;土壤瘠薄、土层较浅、坡地较陡峭的,可定植的密一点。一般,每667平米栽杨梅15-40株。株有5m×7m、4m×6m、5m×4m等几种规格。

(3)栽植时间在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冬季有冻害的地,宜采用春栽植,即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进栽植。在冬季无严的温暖地区,可采用秋季栽植或春季栽植,即10月上旬至12月上旬,或第2年2月中旬至3月中旬栽植。定植应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进。特要注意,不要刮有西北的天里进栽植。

(4)定植法一般,应选择品种纯正、砧木和接穗愈良好、根系发达、苗木新鲜和强健、无病虫害的壮苗进定植。

大苗移植或近离定植均须带土。长途运输的苗木,必须认真做好苗木包装。运到果园所在地后,在栽植前需把部浸湿,然后再进松包和定植。

定植前,要适当剪去过长和过密的梢,将过长的须根剪短,再蘸上黄泥浆。定植时,最好选择温暖的、有云的天,切忌在刮西北的天。定植时,先要在定植,施入基肥,然后把苗木放入,校正离,对齐横和直,并将苗木放正,使须根向四周伸展,避免弯。砧木接放在向,以防吹折,而且有利于接。定植时,一定要把苗木扶直,使细舒展,将细土逐渐填入部,用棒捣实,随填土随捣实。在填土到一半时,施入焦泥灰,再填土塌实。最上层的覆土厚度,要高于地面20cm左右,并使苗木的嫁接出土表为度。苗木定植后,应浇足定根水。浇水后,盖一层松土,铺地膜,以减少水分的发。定植后,立即定干,即在苗木嫁接30cm处,剪去梢,促使下部长出新梢,以后选定3-4个强壮的新梢作为

病虫防治

杨梅癌肿病

杨梅(1)危害又称杨梅疮,是杨梅树的一种重要的病害。发病严重的果园,病株率高达90%以上。要为害干,导致树干早衰;小被害后,常造成肿以上部位枯死。该病对杨梅的产量影响很大。

(2)症状杨梅的癌肿病要为害结果树的干,而幼树、苗木发病很少。病菌要侵害2-3年生的条,有时也发生在多年生干和嫩梢上。初期发病部位产生乳白色小突起,表面光滑,后逐渐增大成肿,使表面变得粗糙或凹凸不平,木栓质,很坚硬,呈褐色黑褐色。肿呈球,大小不一,小如樱桃,大如胡,最大的直径可达10cm以上。一个条上肿少则1-2个,多则4-5个或更多,一般在条的部位发生较多。

(3)防治法:

①保护树体,减少伤。由于病原大多数从伤侵入,因此在采收果品时,应穿软底鞋上树采收,尽量避免穿硬底鞋,以免损伤树皮,增加伤起病菌感染。台来前,要进预防工作;台过后,要及时喷药,保护树体。对台造成的断,要及时处理,伤要涂波尔多浆等保护;在的地,应种植防护林,进保护。

②做好冬季清园工作。由于病菌要在干肿越冬,在春季萌发前,尽量剪除病虫。对大上的肿,可用利刀将肿削掉后,用抗菌402的50倍液或硫酸铜100倍液,对伤消毒,然后,再外涂伤保护

③喷药保护。于春梢抽生前,全面喷1次1:2:200波尔多液。在台过后和果实采收后,也要各喷1次波尔多液,以保护树体,防止病菌侵入。

④进病害检疫。

杨梅锈病

(1)危害:该病对杨梅梢,均有危害。

(2)病症:受害树提前的数量减少;刚发出的新生有黄色斑点,斑点破裂后,从中出橙黄色粉末。花被害时,常还原成叶形,且多呈肥厚的肉质,上面生有橙黄色的病斑。肉质不久腐烂掉落,大部分秃头梢。

(3)防治法:

①老树更新。7-8月采果后,干基部的大树叉,掘断一些浮根系④并施草木灰肥料,促使隐萌发。更新要适时。过早更新,其嫩易受冻;过迟更新,伤流过大,所以,过早过迟都不利于杨梅生长发育

②追肥壮树。萌前的2-3月份和采果后的7-8月份,每株施入畜粪肥或土杂肥40-50kg。施氮、磷、钾肥的比例,幼树为3:1.5:3,结果树则以2.5:1.5:5为宜。

③依立地不同安排品种。新垦的果园,要选择丘陵地、北山坡和半山坡的红、黄壤酸性土壤。同时,要选用抗病、优质和高产品种,如福建大粒紫、早红和二色等。

④化防治。在杨梅期,喷施4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或1:1:140的波尔多液;在结果期,可用80%代森锌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也可用灭蚁灵诱杀或用灭蚁灵毒杀。

杨梅褐斑病

(1)危害该病害要为害杨梅叶,最后导致大量落,出现花芽和小枯死,对树生长影响极大。

(2)症状最初,在面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或不规则的病斑。病斑中央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直径为4-8mm。病斑中在后期变为浅红褐色或灰白色。其上密布黑色小粒的病菌子囊,最后多数病斑互相联结成大斑块,子干枯落。病树在当年秋冬季始落,到第2年,70%-80%的叶片落。叶片落不久,出现花芽和小枯死,对树生长和产量影响极大。

(3)防治法:

①冬季清园。及时清扫园中的落和枯,集中烧毁或深埋,从减少越冬病源入手,减少病害传染源。

②加强果园管理,培养健壮树体。园中土壤要进深翻改土,多施有机肥料,增强树势,提高杨梅树的抵抗能力。

③化防治。在果实采收前7-10天,喷1次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也可喷65%代森锰锌600倍液;采果后,用1:2:200的波尔多液防治1次,均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杨梅干枯病

(1)危害要为害杨梅的树干,严重时干枯死。

(2)症状初期出现不规则的暗褐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不断扩大,并沿树干向下发展,感染病部位失水而成稍凹陷的带状病斑。感染病部位与健全部分的分界明显。发病严重时,感染病部位深达木质部,当感染病部位围绕干一周时,干即枯死。在后期,病斑表面生有许多黑色小粒,即为分生孢子盘,始埋于表皮层下,成熟后突破表皮,使皮层出现纵裂或横裂的

(3)防治要采用以下几种法:

①加强管理,增强树势。通过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料,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②防除害虫,减少伤。对于造成树体伤的害虫,要注意防治,以减少杨梅树干伤,防治病菌侵入。

③保护伤。要及时剪除枯死的条,刮除病斑,并对伤和病斑涂抹402抗菌,进保护。

杨梅腐病

(1)危害要为害老树的干,严重时干腐烂枯死,使树体提前衰败。

(2)症状感染病部位初期呈红褐色略突起,组织松软,用手指压病部即下陷。后期感染病位部失水干缩,变为黑褐色,并向下凹陷。其上生有很多的黑色小点,在小黑点上部有细长的刺毛。

(3)防治法一般要采用以下几种法:

①加强水肥管理。要科管理肥水,培育健壮的树体,增加树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具体做法有: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料和各类钾肥等。

②及时隔离、销毁病源。在刚始时,要及时挖除和烧毁发病植株

③减少中间寄和李是该病病原菌的中间寄。因此。杨梅不要与、李、等果树混植,也不要与、李、为邻。

杨梅赤农病

(1)危害:要为害杨梅、干,使树势衰弱条枯死,直至全树枯亡。

(2)症状:该病感染后,在干、、侧及小上密布橘红色粉末,树势衰退,果型变小,品味变酸。最后,条枯死,直至全树枯死。

(3)防治法:

①加强管理,增强树势。在雨季,要做好排水防涝工作,防止积水伤。在肥水管理面,要增施有机肥料和钾肥,通过培育健壮的树势,提高树体的抵抗能力。

②化防治。在每年病菌萌动传播期(4月中上旬、6月中旬),用纹达克1000-2000倍液对树干、条进喷洒保护。喷药前,对已发病的干,用刷子将病菌刷掉,然后再喷,这样防治效果更好。一般,在低温的4月份喷药时,药液浓度要低些,约为2000倍液。如果没有纹达克药,也可使用5%硫酸亚溶液进防治。为防止药害,最好涂抹5%硫酸亚溶液。

杨梅松毛虫

(1)危害:幼虫初孵出时,群集在新梢上食害嫩,仅留下树皮,约1周后,始分为害,食量大增。严重时,把子吃光,仅留叶脉

(2)防治法:

第一,人工防治。在苗圃或低矮的树冠上发现幼虫时,特是孵化初期集中为害的幼虫,进人工捕杀,防治效果较好。也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5月中下旬,设置黑光灯,在灯下面放一盆水,水面上放一层柴油,进诱杀。

第二,化防治。4月中下旬发现幼虫时,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4000倍掖,或50%敌敌畏800倍液,进防治。

第三,生物防治。可利用赤眼蜂等天敌进防治。另外,可通过改善生态环境,采用理的耕作管理技术,利用细菌性软化病和核型多角病毒,进生物防治。

大蓑蛾

(1)危害:该害虫要为害杨梅叶片,另外,还为害油茶咖啡等许多果树。

(2)防治法:

第一,人工摘除。如发现虫源,应彻底摘除虫囊。应及时进冬季清园,以消灭虫源。

第二,化防治。在幼龄期,喷洒90%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敌敌畏1000-15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和马拉硫磷1000倍液。

第三,生物防治。用青虫菌等细菌性微生物农药进防治。可在果树修剪时,结修剪进防治。

小蓑蛾

(1)危害:要为害杨梅叶片,另外,还为害油茶、白杨等树种。

(2)防治法:与大蓑蛾的法相同。

白囊蓑蛾

(1)危害:除为害杨梅叶外,还为害和棉等。

(2)防治法:与防治大蓑蛾的防治法相同。

柏牡蛎蚧

(1)危害:要为害杨梅3年生的条和叶片,严重时造成叶片大量落,条和植株枯死。

(2)防治法:

第一,生物防治。尽量保护和利用瓢虫、小蜂等天敌,用对天敌杀伤能力强的农药。

第二,人工防治。在冬季清园和春季修剪时,及时剪去枯死的条和虫密度大的条,集中销毁,消灭虫源。

第三,化防治。若虫发生严重时,可用化防治,应在若虫孵化期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一般在4-5月不进农药防治,以防止药害。使用的农药有扑虱灵1000-2000倍液和洗衣粉80-100倍液。在第2代若虫固定期,可选7用扑虱灵1000倍液,进防治。

(1)危害:要为害杨梅叶片叶片受害后,成缺刻。

(2)防治法:

第一,人工扑杀。在幼虫孵化前,采集卵块,集中烧毁。在幼虫期,可用剪刀剪断幼虫,或手戴乳手套,将幼虫捏死。

第二,生物防治。在幼虫危害期,可喷洒每毫升2亿-4亿孢子的苏云金干菌制和白僵菌制,或25%灭幼脲悬浮液1000-1500倍液,进防治。

(1)危害:要为害杨梅叶片

(2)防治法:

第一,人工扑杀。在幼虫发生期,人工扑杀幼虫和虫蛹,集中烧毁。

第二,生物防治。可参照蠖生物防治的法。

第三,化防治。在5-6月发生期。可用青虫菌、杀虫等进防治,但不能使用剧毒农药。在7-8月份第2代幼虫危害期,可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1500倍液进防治。

杨梅

(1)危害:该害虫属杂食性害虫,要为害杨梅叶

(2)防治法:

第一,人工扑杀。人工扑杀幼虫、卵块和茧。

第二,灯光诱杀。园中每667平米设置1盏黑光灯,放一水盆。在水的上面,倒一层柴油或废机油,诱杀成虫。

第三,化防治。在第2代幼虫孵化期,用20%杀灭菊酯乳20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进防治。

第四,生物防治。在第1代幼虫孵化期,不宜使用有机磷等剧毒农药,最好使用苏云菌杆菌、杀虫等生物农药,进防治。具体用量可参照卷蛾的防治法。

杨梅小细蛾

(1)危害:要为害杨梅叶

(2)防治法:

第一,人工防治。结冬季清园和修剪,将受害的条剪除,连同地面的落,集中烧毁。

第二,化防治。8-10月份,选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800-1000倍液,或马拉松乳600-800倍液,进喷洒防治。

吸果夜蛾

(1)危害:要为害杨梅果实。5-6月,成虫用器刺入果实中吸取汁液,果实被害后,出现腐烂。

(2)防治法:

第一,灯光诱杀。可利用该虫趋光性的特点,在山地果园,于夜间点灯诱杀,每667平米设置1-2盏黑光灯,在灯下每隔50-100m处放一大盆水,水面上倒一层柴油和废机油,诱杀害虫。

第二,诱饵毒杀。将成熟瓜果切成小块,放在80%敌敌畏乳50-100倍液中浸半小时,再洒上红糖液,置于树上诱杀成虫。

第三,人工防治。要消灭寄,即在果园四周将寄树砍除,以减少虫源。

天牛

(1)危害:要为害杨梅近地面的干部位。

(2)防治法:

第一,加强果园管理。加强肥水管理,使植株生长旺盛,并保持树干光滑,及时剪除病虫和枯,使剪断面光滑整齐,在树干基部无杂草,杜绝天牛钻入产卵为害。

第二,人工扑杀。成虫大批羽化出孔时,利用天牛夜晚外出活动, 进人工扑杀。4-8月,要检查树干基部有无成虫咬伤的伤、流和排出的木屑等,及时用丝钩杀幼虫。如幼虫已钻入干,用蘸有80%敌敌畏乳油的药棉球,塞入虫孔中将孔堵死,熏杀幼虫。

第三,化防治。每年4-5月份,用甲基1605粉喷洒树干基部,也可在树兜处抛撒3%呋喃,预防成虫产卵。另外,还可定期用喹硫酸乳50倍液或螟二乳150倍液,喷洒干。

结线虫

(1)危害:要为害杨梅根部,感染根系结,最后变黑腐烂,导致树势衰弱

(2)防治法:

第一,加强苗木检疫。为了防止该线虫的蔓延,严从疫区调运苗木。

第二,病苗处理。对发病的苗木,用48℃热水浸泡15分钟,可杀死线虫。

第三,检查苗圃地。定植地必须严格进检查,确认土壤不带线虫时,再定植。

种类介绍

荸荠

产于浙江省余姚、慈溪和宁波等地区。该品种树势较弱,树冠不整齐,而且短,密,全缘,大小很不一致,下部的小。果中大,正扁,重约14g,果部呈微凹入,有时有十纹,果底有明显的浅洼,果梗细短,肉柱钝,果色呈淡紫红色至紫黑色,肉质细软,味清甜,汁液多,具香,离核性强,核小,成熟后不落。它具有丰产、优质、耐肥、抗和适应强等优点。果实鲜食和制作罐头皆宜,已在江南地区推广。

二都杨梅

产于绍兴市上虞区,二都杨梅要有水晶杨梅深红杨梅两个优良品种。水晶杨梅白沙杨梅,树势强健,树冠半为倒披针或倒长卵形,先端钝,间或渐尖,边缘间或有锯齿,质薄,淡绿色。果实大,果面呈白色,平均单果重15.2克,最大单果重17.6克,可食率95.4%,可溶性固物13.4%。果肉柔软,多汁、味甜而稍带酸,品质好。[10]

深红种树势强健,树,叫倒披针,先端钝或近于果实大,果面鲜红色,平均单果重14.7克,可食率95.0%,可溶性固物12.9%。肉质细而柔软,汁多,味甜而微酸,品质较好。[10]

丁岙(ao)

原产于浙江省温州、永嘉和乐清等地。该品种树冠较大,较疏,呈大,长倒卵形。果单果重15-18g,果柄长度约2cm,果有环沟纹1条。成熟后呈紫红色。果肉厚,肉柱较钝,柔软多汁,含可溶性固物11.1%,味甜,核小,6月中下旬成熟,品质极佳,耐贮藏。由于果柄较长,果实不宜落,果农多带果柄采摘。

东魁

杨梅东岙大杨梅产于浙江省仙居县等地。该品种树势强壮,树姿直立,发力强,树冠呈短。大,倒披针长9.72cm,宽3.1cm,边缘波状皱缩,色浓绿。果实较大,为不整的单果重约20g,为果型最大的杨梅品种。果面呈紫红色,果肉呈红色或浅红色。果面缝线明显,果蒂突起,成熟时保持黄绿色;肉柱稍粗,先端钝尖;汁多,酸甜适味浓,含可溶物为13.4%,糖量10.5%,酸量为1.10%,可食率为94.87%,品质上等。产地成熟期为7月上中旬,采收期8-10天。

晚稻杨梅

原产于浙江省舟山等地。该品种树势强壮,树冠高大,呈披针,长8.84cm,宽2.22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稍有锯齿深绿色,叶脉明显。果实,平均单果重11.7g,大的达15g以上;成熟后,果皮呈紫黑色,肉柱钝、肥大、整齐,果有微凹,果基,凹沟短、缝线不明显,果柄短,;肉质细腻,甜酸适,汁多,香浓,核与肉易分离;含可溶性固物12.6%,总糖量9.6%、总酸量为0.85%,可食率为95%-96%,品质上等。在原产地7月上中旬成熟,采收期12-15天。

细蒂杨梅

杨梅原产于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境)。树冠较大而张,梢长而粗壮。大而较软,宽披针全缘或先端具有小锯齿。果型大,或扁,平均单果重14.7g,果,缝线宽,深而明显,果面平整,肉柱为头,少数是尖头;成熟后果面紫红色,肉质厚,柔软多汁,甜酸适度,品质上等;含可溶性固物12.26%,酸量为0.61%,可食率为95%-96%;果核小,果成熟后不宜落,比较耐贮藏,丰产。6月底成熟。其缺点是,容易发生大小年现象。

细蒂杨梅

原产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境)等地。树冠高大,直立,细长,分枝多。披针全缘或先端有细齿,先端稍反卷,基部狭楔形果实中大,扁,平均单果重为10.5g,肉柱为,排列紧密,果面较平整,成熟时果面为深紫红色;果肉较厚,质较硬,味浓甜,品质上等,含可溶性固物12.1%,酸量为0.64%,可食率为94%。原产地成熟期为6月底至7月初。该品种的树势较强,座果率高,丰产,优质,采前不易落果,较耐贮运,但有大小年。

早荠(ji)蜜

杨梅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和慈溪市杨梅研究所选育的。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冠叶片较小,长7.6cm,宽2.7cm,两侧略向上。果实,果型较大,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光亮,肉柱端为,大小均匀,含可溶性固物1.38%,酸量1.26%,可食率93.1%,甜酸适中,品质优良。6月上旬成熟,是杨梅品种中最早的优良品种之一。

晚荠蜜

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和余姚市杨梅研究所选育的。该品种树势强壮,繁茂,树冠呈大,长9.3cm,宽2.7cm,浓绿。果实大,扁,平均单果重13.0g;成熟时果面为紫黑色,有光泽,肉柱端为,含可溶性固物13.0%,酸量为1.0%,可食率达95.6%;肉质致密,甜酸适,品质上等。7月上旬成熟,是鲜食和罐头加工兼用的优良品种。

二色杨梅

原产于福建省。该品种树冠高大,梢稠密。卵形或匙。果略扁,果蒂隆起,单果重13-15g。肉柱为槌,先端,果色上下不同,上部2/3为紫黑色,其下为红色,故为二色杨梅。肉厚较软,汁多,核小,含糖量为9.45%,味清甜,品质优。6月下旬成熟,宜鲜食和酿。该树种适应性强,耐、耐旱,但不抗

杨梅原产广东省潮阳等地。该树种树势强壮,树梢直立,树冠呈略张的半呈长倒卵形,长3.5-6cm,宽1.5-2.5cm,全缘,无锯齿,前半部较宽而钝,先端微凹,叶基楔形渐尖。果实,平均单果重15.8g,肉柱发育的较均匀,大小及长短一致,果面缝线不明显,外观饱满整齐;果实成熟时呈紫红色或紫黑色;肉质柔软,汁多、甜酸可,核小,品质优良;含可溶性固物13.4%,可食率94%,酸量0.75%。6月上中旬成熟,为鲜食优良品种。产品远销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深受欢迎。

原产于浙江省黄等地区。树势比较强壮,树冠单果重13-14g,果或平,先端凹入得明显,果底平,果面红色紫红。果肉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物12.6%,品种优良。6月中下旬成熟。该品种果实,肉软汁多,果大,核小,适于鲜食和加工。该树种适应性强,较丰产。

杨梅

光叶杨梅原产于湖南省靖县。树冠半张,卵状全缘果实,果有放射状沟,直达果实中部;肉柱钝,有光泽,色紫红;含可溶性固物14%,味甜酸可,品质优良。6月中旬成熟,座果率高,成熟时不易落果,稳产。

早色杨梅

原产于浙江省萧山市临浦乡,是当地早熟杨梅的优势品种。该品种树势旺盛,树姿直立,中密,树冠叶片大,倒披针,先端渐尖,基部窄楔形,长9.8cm,宽2.8cm,全缘有粗锯齿果实或扁,中大,单果重12.6g,最大的为17.0g,在早熟品种中属于果较大的品种;完全成熟时,果面呈紫红色,果和果基均为平整,果蒂细小,黄绿色;肉柱或尖,肉质稍粗,汁多,品质上等。果实含可溶性固物为12.5%,酸量1.05%,可食率95.3%。果实成熟早,于6月中下旬成熟,稳产丰产。

临海早大

浙江省临海市林特产局和浙江农业大园艺系选育的。该品种树冠高大,披针,先端钝或尖长8.7cm,宽3.1cm。果实略扁,平均单果重15.7g,最大的为18.4g;肉柱长而粗,大多呈槌端钝;成熟时,果面紫红色,肉质致密,质地较硬,酸甜适度,品质上等;果实含可溶性固物为11.0%,酸量1.06%,可食率93.8%,6月中旬成熟。该品种抗病性较强,果实较耐贮运。

西山乌梅

原产于江苏省吴县洞西山及太湖沿岸市、县。树张,树势强壮,矮干,大近地面而生,小粗短。长12.8cm,宽3cm,先端渐尖,基部广楔形全缘微皱褶,边缘反卷。果实,完全成熟时果面深紫红色,较平整,端与基部狭,果柄基部有微红或淡绿色状突起;肉柱长扁,大小均匀。果型大,平均单果重14.9g,是早熟品种中难得的大果型品种。果肉软硬适度,味浓郁,富香,含可溶性固物为12.5%,可食率92.4%,酸量1.05%,品质佳,6月中旬成熟,耐贮运。

大炭

原产于浙江省杭州等地。该品种树势中等,树冠不太整齐,条细长。叶片厚大而稀疏,长披针,边缘略成为波状。果大,或扁,果底平或稍凹,单果重14g左右,果梗极短;肉柱长短不一,尖头或钝头带尖,果面粗糙不平,果色浓红带黑;肉质柔软,多汁,含可溶性固物9.9%,味浓,酸甜适度,品质优良,7月上旬成熟。其缺点是不耐贮藏,抗病抗旱力差。

主要价值

济价值

含有丰富的养分,除供鲜食之外,还可加工成果、罐头等,是食品和酿造工业的重要原料。

种植地位

据不完全统计,止2001年底,中国杨梅栽培的总面积约320万亩,约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2.6%。

产量综

杨梅树性强健,易于栽培济寿命长,生产成本明显比其他水果低,因此,被人们誉为“绿色企业”和“摇钱树”。产地浙江兰溪马涧、余姚、慈溪的荸荠杨梅嫁接苗如栽培得法,一般4~5年即可挂果,8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量50~80公斤,大树株产高的达300公斤,最高达到500公斤,连种植平均亩产1000公斤,高的可达2000公斤。产地浙江仙居的特大果的东魁杨梅,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能稳产高产,一般5~6年始果,10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30~50公斤,15~40年生大树平均株产70~80公斤,最高达350公斤。

杨梅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糖水杨梅罐头、果、蜜饯、果汁、果干、果等食品,其产品附加值成倍提高。杨梅鲜果或产品还空运到香港新加坡法国俄罗斯等市场。在香港超级市场的东魁杨梅,每只售价高达1美元。2000年浙江青田东魁杨梅空运法国,每千克售价约人民币280元。

食用价值

据测定:优质杨梅果肉的含糖量为12%-13%,含酸量为0.5%-1.1%,富含纤维素、矿质元素、维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果及8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其果实中钙、磷、含量要高出其他水果10多倍。

每100克杨梅可食部食品中的养素含量:水分83.4-92.0克、热量28千卡,蛋白质0.8克,脂肪0.2克,碳水化物5.7克,膳食纤维1克,果汁含糖量12-13克,含酸量0.5-1.8克,硫胺素10微克,核黄素50微克,烟酸0.3毫克,视黄醇当量92微克,胡萝卜素0.3微克,维生素A7微克,维生素C9毫克,维生素E0.81毫克,钙14毫克,镁10毫克,1毫克,锰0.72毫克,锌0.14毫克,铜20微克,钾149毫克,磷8毫克,钠0.7毫克,硒0.31微克。

药用价值

杨梅果实

【出处】《食疗本草》

杨梅干【化成份】果实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草酸、乳酸和蜡质等;又含色素的单葡萄糖甙和少量双葡萄糖甙。含挥发油和鞣质;又含蒲公英赛醇、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蛇麻脂醇、消旋醇和杨梅树皮甙。心材含树

性味】甘酸,温。

归经】入

【功能治】生津解渴,和消食。治烦渴,吐泻,痢疾腹痛,涤肠,解果实胃气痛,痢疾,吐泻;

树皮

【功能治】能止治痢,外用治刀伤出,跌打伤,筋骨痛

【用法用量】服:生啖、浸酒、腌食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捣烧存性研末搐或调

【注意】

①孟诜:切不可多食,甚能损齿及筋。

②《日华子本草》:忌生葱。

③《宝本草》:多食令人发热

④《本逢原》:旺人,不宜多食。

⑤《本草从新》:多食发疮致

【附

1、治痢:杨梅烧服之。(《普济杨梅

2、预防中暑杨梅浸烧服。或用五钱服。(江西草药》)

3、治肠胀满:杨梅食盐备用,越久越佳,用时取数颗水服。(《泉州本草》)

4、治头痛不止:杨梅为末,以少许搐取嚏。(《纲》)

5、治一切损伤,止,无瘢痕:杨梅和盐核杵之如泥,成挺子,竹筒中收,遇破即填,小可即之。(《验后》)

6、治汤伤:杨梅蛲灰为末,调茶油。(《泉州本草》)

7、治息肉或一般肉杨梅(连核)冷饭粒捣极烂,患处。(《泉州本草》)

8、杨梅用陈浸(越陈越好),每日食一两枚,一日两次,治痢疾

9、杨梅高粱浸,每次食一两枚,一日两次,治腹泻痧气腹痛

10、杨梅树皮6克,水服,治溃疡

11、杨梅树皮研末,每次3克,冲服,治急性肠炎;若每服10克,早晚各一次,用水或烧送服,治挫伤疼痛。

12、杨梅树皮15克至30克,水服,治瘰疬。

13、恶疮疥癣。用杨梅树皮及汤洗。

杨梅根

【来源】为杨梅植物杨梅的树

【化成份】含鞣质。

性味】辛,温。

【功能治】理气,止,化瘀。治痛,呕吐疝气吐血崩,外伤,跌打损伤,牙痛,汤伤,恶疮,疥癞。

【用法用量】服:汤,鲜者1~2两;或研末。外用:含漱、熏洗或烧存性研末调

【附

1、治胃气痛:杨梅根(要白种的)一两。洗净切碎,和鸡一只(去头、脚、脏),水酌量,二小时服。(《闽南民间草药》)

2、治十二指肠溃疡病、功能性痛:杨梅树皮(去粗皮)、青木香马兜铃)各等量。均洗净切干,共研细末,制成蜜。每杨梅树皮和青木香各一钱半。用法:每日二次,每次-,温水送服。(《全展选编·科》)

3、治呕吐杨梅二两。水服。(《福建草药》)

4、治吐血崩:杨梅根皮四两。肉半斤吃。(《贵州草药》)

5、治痔疮杨梅根皮四两。一只老子吃。(《贵州草药》)

6、治外伤杨梅根皮研细末,伤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7、治跌打扭伤肿痛:杨梅树二至四两。水,熏洗伤处。(《江西民间草药》)

8、治刀斧伤筋:杨梅树烧存性,外黑焦黄)一两,冰片三分。共研极细末,用耐以药末撒布伤处,以绷带扎护,夏天一日换一次,冬天三日换一次(伤处忌沾生水,忌摇动)。(《江西民间草药》)

9、治牙痛杨梅根皮(厚者,去粗皮)一两,川芎三钱,麝香少许(另研)。上药细末研匀,每用一,先含温水一,次用药末于两搐之,涎出痛止为效。(《杨氏家藏》立愈

10、治走马:鲜杨梅根第二重皮,捣极烂,调食盐少许,患处。(《泉州本草》)

11、治臁疮杨梅根皮三两。水服。又用杨梅根皮适量,水洗患处。(《贵州草药》)

12、治疝气杨梅二两。水,酌加或红糖服。(《福建草药》)

生态价值

杨梅树终年常绿,是园林绿化的优势树种,并且树固氮能力强,是一种非常适退耕还林的树种,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植物文化

故事

杨梅(1)传二千多年前,越国大夫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决定隐居山野,带着西施一路来到牟山湖旁湖西岙。范蠡觉得此地山岙纵深,人烟稀少,山上有果树,山下有清湖,是个安身的好地。于是他们就在湖西岙暂时住了下来。初到山野,他俩来不及垦种植,只得上山采摘野果充饥。当时正值夏至,山上虽有满山野果伸手可得,可惜这些野果酸得掉,涩得麻。西施吃得皱眉捧,苦不堪言,而范蠡则痛如焚。可怜这位满闻天下的大夫,有计谋可退敌,却苦苦思索也无法改变野果酸涩之味。无奈之下,他发疯似的摇着一颗颗果树,直摇得满手是。这时西施闻声上山,看到范蠡手上殷红的鲜往下滴,疼得失声痛哭,泪珠滴在被鲜染红的果实上。可能是范蠡的虔诚和西施的美丽感动了上苍,西施的泪珠和范蠡的鲜把野果一下子变得白里透红,变成了西山白杨梅

(2)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士兵们都很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前面就有一大林,结了许多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由于条件反射)嘴里都流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他们凭借着这个(暂时的不渴或想吃子的愿望),得以到达前有水源的地

(3)相传明末清初,吴三桂清兵掳掠中原,遭到中原人民的英勇抗击。当他带头窜到靖州偏远的木洞时,适逢杨梅成熟季。吴三桂的兵马又饥又渴,便摘充饥解渴。吴三桂连吃数颗,酸得龄裂嘴。他本患龌齿一刺激,痛得更是难受,一怒之下,当即下令将杨梅树砍光,然后拔贵州向而去。第二年春日,木洞来了一位白胡子老翁,他先在一个叫“上冲”的地,选好几蔸杨梅树蔸,用利斧一砍两,将带来的插入,然后用泥土堆好,夯紧。说来也怪,那插入的茁壮成长,结的杨梅与山大为不同,黑里透红,又鲜又亮,甜里带酸,酸里带甜,特好吃。山民无不欢喜,大家效法在杨梅蔸上插入,不到数年功夫,木洞满山满坡又长起了杨梅树

诗词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杨梅为君设,吴盐如皎白雪。(唐,李白《梁吟》)

出稽山世少双,情如味胜他杨。半醉红生粟,晕微深染紫裳。齐堆盘珠径,酷泉绕齿朽为浆。故人解寄吾家果,未变蓬莱阁下香。(宋,杨万里《七谢绍兴帅丘宗卿惠杨梅》)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味比河朔葡萄重,色比泸南荔枝深。(宋,平可正)

绿荫连山市,实累累照路隅。未爱满盘堆齐,先惊探颌得骊珠。斜插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醉里自矜豪在,欲乘扎千株。(宋,陆游)

红实缀青,烂漫照前坞。(宋,郭祥正《杨梅》)

杨梅初熟烂湖干,接种甘香草种酸。采得金婆最佳果,齐颗颗泻晶盘。(清,沈堡)。

红似樱桃酸似,筠篮分送摘犹才。天生唤作杨家果,只杨岐山山栽。(清,汪继培)

千林红绽含珠,熟到杨梅夏至初。味品评何处好?南山数过是湘湖。(清,黄元寿)

靖州杨梅尤擅,申园亦争鸣;百钱且得论摊买,恨不移植上京。(清,靖州直棣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涨奶

下一篇 纵隔淋巴结增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