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角茴香别名:山黄连、野茴香。为罂粟科植物直立角茴香的根或全草。春季开花前挖根及全草,晒干。生于干燥山坡、草地、沙地、砾质碎石地。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西藏。主治:清热解毒;镇咳止痛。主感冒[阅读全文:]
摘要: 角蒿(拉丁学名:Incarvillea sinensis Lam.),别名为从枝角蒿、华角蒿、角草等,俗名为萝蒿、莪蒿等,紫葳科角蒿属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植物。角蒿高达80厘米,叶互生,二至三回羽状细裂,[阅读全文:]
摘要: 角螺,(学名:Neptunea cumingi Crosse)又名响螺、金丝螺,有螺中之王的称呼。角螺贝壳近菱形,壳质较坚硬,高134毫米,宽77毫米。螺层约7层,缝合线明显。它属于腹足纲蛾螺科软体动物[阅读全文:]
摘要: 管角螺,贝壳呈号角状,质坚厚,一般壳高163-180mm,宽90-107mm,螺层约9层,螺旋部短锥形,其高度不及壳高的1/3。体螺层中部膨大,前端狭长。自螺旋部第3层开始至体螺层止,每层的肩部膨大,前[阅读全文:]
摘要: 豇豆(拉丁学名:Vigna unguiculata (Linn.) Walp.),别名角豆,豆科豇豆属,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或近直立草本植物。其茎有矮性、半蔓性和蔓性三种,茎近无毛,高达80厘米;羽状复[阅读全文:]
摘要: 豇豆根为豆科植物豇豆的根,植物形态详"豇豆"条。【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根,植物形态详"豇豆"条。【功用主治】健脾益气,消食治食积,脾胃虚弱,淋浊,痔血,疔疮。①[阅读全文:]
摘要: 酒是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酿造而成的,它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一般含有微量的杂醇和酯类物质,食用白酒的浓度一般在60度(即60%)以下(少数有60度以上),白酒经分馏提纯至75%以上为医用酒精,提纯到99.5%[阅读全文:]
摘要: 常绿矮小灌木。小枝细,淡褐色。枝叶密生褐棕色鳞毛。单叶互生;革质;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先端尖锐,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有细毛;叶柄被褐色细毛。花3~6朵近顶腋生,花梗具褐色细毛;[阅读全文:]
摘要: 酒糟又名甜糟、红糟、酒醅糟、粕,为高梁、大麦、米等酿酒后剩余的残渣。含有丰富的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可益气、活血、散结、消肿,不仅利于孕妇消肿,还适合哺乳期妇女通利乳汁。其制作方法是将洗净的糯米([阅读全文:]
摘要: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称“醴(lǐ)”,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入口清甜,散发着糯香。米酒的热量不是很高,每100g米酒中所含热量大约是100大卡。可以补肾、活血、调理月经、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阅读全文:]
摘要: 【异名】山橘叶(《岭南采药录》),狗牙花(《中国树木分类学》),鸡爪校(《陆川本草》),宝塔子、鸡爪香、鸡爪兰(《南宁市药物志》),串珠酒饼叶、串珠(《广东中药》Ⅱ),鸡爪藤(《中国经济植物志》),鸡爪[阅读全文:]
摘要: 酒饼叶根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根。植物形态详"酒饼叶"条。 【采集】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辛,平,无毒。 【功用主治】浸酒,治风湿性关节炎,肠[阅读全文:]
摘要: 酒饼婆,中药名。为番荔枝科植物紫玉盘Uvaria microcarpaChamp.ex Benth.的根和叶。分布于广东、海南和广西。具有祛风除湿,行气健胃,止痛,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