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象牙参由于植株矮小紧凑,花朵艳丽密集,极适合作室内栽培。在云南大理一带,植株矮小,高常不足20厘米。株高15-45厘米;根簇生,膨大呈纺锤状;茎基有2枚鳞片状鞘。叶3-6片,披针形或长圆形,长8-15([阅读全文:]
摘要: 中文:象皮 【拼 音】XIANGPI 【拉丁名】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非洲象Elephas africanus Blumenbach【别 名】 亚洲象,又名: 印度象、灰象皮、 白象[阅读全文:]
摘要: 象皮木用于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止血消肿。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喘;百日咳;黄疸型肝炎;胃痛吐泻;疟疾;疮疡痈肿;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象皮木(《陆川本草》)【异名】凳板风(《陆川本草》),英台木、九度叶、金[阅读全文:]
摘要: 象肉,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肉,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有所记载,性味甘淡,对治疗秃头和疮有一定的效果。《*辞典》:象肉【来源】象,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长鼻目,象科的肉。【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阅读全文:]
摘要: 一指象的胆。又指芦荟的别名。【出处】《雷公炮炙论》 【拼音】 Xiànɡ Dǎn 【来源】为象科动物亚洲象的肝管末端的膨大部分。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象皮"条。 【化学成份】胆汁含[阅读全文:]
摘要: 豨仙草为唇形科植物丽江糙苏带根的全草。生于海拔约3500m的草地上。豨仙草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粗厚。茎粗壮,四棱形,具槽及条纹,上部密被星瘙短绒毛,下部疏被星状疏柔毛,有分枝。下部的茎生叶[阅读全文:]
摘要: 象骨是一味中药,来源于为象科动物亚洲象(学名Elephas maximus L.)的骨骼。水分约占1/2,有机物约占1/4,其中有骨胶原、脂肪等,无机物大部分为磷酸钙,尚含少量碳酸钙、磷酸镁等。据对亚洲[阅读全文:]
摘要: 豨莶(拼音:Xī Xiān)一年生草本。 茎上部分枝常成复2歧状,分枝被灰白色柔毛,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下延成具翼的柄,边缘有不规则浅裂或粗齿,下面淡绿,具腺点,两面被毛,基脉3出;上[阅读全文:]
摘要: 中草药名称的一种。下面讲述了豨莶果草药的生长,主治功能,注意事项,独特的药方,以及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和药用价值等。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中药》 【拼音名】Xī Xiān Guǒ 【英文名】Fruit o[阅读全文:]
摘要: 豨莶根为菊科植物豨莶腺梗豨莶或毛梗豨莶的根,具有祛风、除湿、生肥肌等功效。1.豨莶 一的生草本,高30-100cm。切直立,上部分枝常成复二歧状,全部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基部叶花期枯萎;叶部叶三[阅读全文:]
摘要: 豨莶草(别名:粘金强子)是菊科豨莶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豨莶草高达1m以上,枝上部有腺毛及白色长柔毛;叶对生,叶片质薄,两面被短毛,沿叶脉有白色长柔毛,中部叶阔卵形至阔[阅读全文:]
摘要: 辛夷(拉丁学名:Yulania liliiflora (Desr.) D. L. Fu),别称为紫玉兰、狭萼辛夷、木笔。是木兰科玉兰属落叶灌木,在IUCN中是VU级保护植物。辛夷小枝绿紫色或淡褐紫色,叶[阅读全文:]
摘要: 辛参为唇形科植物假秦艽的块根。假秦艽,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茎肥碍,疙瘩状串联。茎直立,四棱形,不分枝,密被星状糙硬毛。基生叶叶柄长3-15cm;叶片狭卵形、卵状披针形、三角形或卵圆形,长7.[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