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邪蒿

出处为《千金·食治》,为伞植物邪蒿的全草。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分布东北、蒙古等地。邪蒿多年生草本,高37~73厘米。纹都是料的,所以叫邪蒿青蒿,而细小柔软。三、四月生苗,没有臭味。它的都可以吃。味辛,性温、平,无毒治胸中臭烂发恶气,利肠,通血脉,益。将它熟后和油、调食,治五脏的恶邪气厌食。治痢疾渴难忍热中,暴病恶疮。但不可与胡萎同食,否则......
目录

邪蒿

纹都是料的,所以叫邪蒿青蒿,而细小柔软。三、四月生苗,没有臭味。它的都可以吃。

性味

味辛,性温、平,无毒

功效

治胸中臭烂发恶气,利肠,通血脉,益。将它熟后和油、调食,治五脏的恶邪气厌食。治痢疾渴难忍热中,暴病恶疮。但不可与胡萎同食,否则使人汗曼。

邪蒿的功效介绍:

邪蒿 (《千金·食治》)

来源

为伞植物邪蒿的全草。

植物

邪蒿多年生草本,高37~73厘米。

直立,无毛,具深棱槽,有分枝

,长5~25厘米,宽4~20厘米,二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线状披针,长2~25毫米,宽1~3毫米,急尖,无毛;叶柄长5~20厘米。

花序生或侧生,直径2~7厘米;总花梗长4~12匣米;总苞多数,丝状;伞幅20~30,长1.5~5厘米;小总苞多数,丝状;小花序多数;花梗长5~10毫米;萼齿明显;花瓣白色面有毛。

双悬果卵形,长2毫米,宽1毫米,有柔毛。

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

分布东北、蒙古等地。

性味

辛。

温。

①《千金·食治》:味辛,温,涩,无毒

②《嘉祐本草》:味辛,温平,无毒

功用治-邪蒿的功效

利肠,通血脉

痢疾

①《千金·食治》:中臭恶气,利肠

②孟诜:通血脉,续不足

③《食医镜》:治五脏邪气厌谷者:治肠澼,大渴热中,暴疾、恶疮。

令熟,和食之。

宜忌

孟诜:生食微动,作羹食良。

不与胡荽同食,令人汗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粘液性水肿

下一篇 捻发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