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莶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约30-100厘米,分枝斜升,上部的分枝常成复二歧状;全部分枝被灰白色短柔毛。
基部叶花期枯萎;中部叶三角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0厘米,宽1.8-6.5厘米,基部阔楔形,下延成具翼的柄,顶端渐尖,边缘有规则的浅裂或粗齿,纸质,上面绿色,下面淡绿,具腺点,两面被毛,三出基脉,侧脉及网脉明显;上部叶渐小,卵状长圆形,边缘浅波状或全缘,近无柄。
头状花序径15-20毫米,多数聚生于枝端,排列成具叶的圆锥花序;花梗长1.5-4厘米,密生短柔毛;总苞阔钟状;总苞片2层,叶质,背面被紫褐色头状具柄的腺毛;外层苞片5-6枚,线状匙形或匙形,开展,长8-11毫米,宽约1.2毫米;内层苞片卵状长圆形或卵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1.5-2.2毫米。外层托片长圆形,内弯,内层托片倒卵状长圆形。花黄色;雌花花冠的管部长0.7毫米;两性管状花上部钟状,上端有4-5卵圆形裂片。
生长环境
生于山野、荒草地、灌丛、林缘及林下,也常见于耕地中,海拔110-2700米。
别名
地理分布
医药价值
药用相关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筋骨,降血压。治四肢麻痹,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疟疾,急性肝炎,高血压病,疔疮肿毒,外伤出血。
①《唐本草》:主热匿,烦满不能食,生捣汁服三、四合。主金疮,止痛,断血,生肉,除诸恶疮,消浮肿,捣封之。汤渍、散敷并良。
②《本草拾遗》:主久疟,痰饮,生捣绞汁服,得吐出痰;亦碎敷蜘蛛咬,虫蚕咬,蠼螋溺疮。
③《开宝本草》:疗虎及狗咬疮。
④《本草图经》: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骨间疼,腰膝无力者。亦能行大肠气。服之补虚,安五脏,生毛发。兼主风湿疮,肌肉顽痹;妇人久冷,尤宜服用之。
⑥《滇南本草》:治诸风、风湿症,内无六经形症,外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痰气壅盛,手足麻木,痿痹不仁,筋骨疼痛,湿气流痰,瘫痪痿软,风湿痰火,赤白癜风,须眉脱落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4钱(大剂1~2两);捣汁或入丸、散。外用:捣敷、研末撒或煎水熏洗。
【注意】阴血不足者忌服。
①《唐本草》:多则令人吐。
②《本草经疏》:凡病人患四肢麻痹,骨间疼,腰膝无力,由于肝、肾两亏,阴血不足,不因风湿所中而得者,不宜服之。
③《本草述》:忌铁。
【附方】
⑴治风、寒、湿三气着而成痹,以致血脉凝涩,肢体麻木,腰膝酸痛,二便燥结,无论痛风,痛痹,湿痰,风热,宜于久服,预防中风痿痹之病:豨莶草不拘多寡,去梗取叶,晒干,陈酒拌透,蒸过晒干,再拌再蒸,如法九次,晒燥,为细末,贮听用,蜜丸,旱空心温酒吞服四、五钱。(《活人方汇编》豨莶散)
⑵治感受风湿,或嗜饮冒风,内湿外邪,传于四肢脉络,壅塞不舒,以致两足软酸疼痛,不能步履,或两手牵绊,不能仰举,凡辛劳之人,常患此症,状似风瘫:地梧桐(花、叶、梗、子俱可,切碎晒干,炒,磨末子)一斤,豨莶草(炒,磨末子)八两。上二味,和匀,炼蜜丸,如桐子大。早晚以白滚汤送下四钱,或单用臭梧桐二两,煎汤饮,以酒过之,连服十剂,其痛即瘥,或煎汤洗手足亦可。忌食猪肝、羊血、番茄等物。(《养生经验合集》 豨桐丸)
⑶治病风脚弱:豨莶草(五月取赤茎者,阴干,以净叶蜜酒九蒸九晒)一斤,当归、芍药、熟地各一两,川乌(黑豆制净)六钱,羌活、防风各一两。为末,蜜丸。每服二钱,空心温酒下。(《张氏医通》稀莶丸)
⑷治中风口眼歪斜,手足不遂,语言蹇涩,口角流涎,筋骨挛强,腰脚无力等证:豨莶(酒蒸,晒九次)三斤,蕲蛇二条,人参、黄耆、枸杞子、川萆、放白术、当归身各八两,苍耳子、川芎、葳灵仙、半夏曲各四两(以上诸药,但用酒拌炒),沉香二两(不见火)。共十三味,俱为细末,炼蜜九如梧桐子大。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送下。(《方脉正宗》)
⑸治疟疾: 豨莶草(干品)一两。每天一剂,两次煎服,连服三天。(《全展选编·传染病》)
⑹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黄花草五钱,山栀子一钱,铁锈钉二枚。接病情可加三叉枪(三叶鬼针草)适量。加水800毫升,煎成300毫升。每天一剂,两次煎服。(《全展选编·传染病》)
⑺治发背丁疮:豨莶草、五叶草(即五爪龙)、野红花(即小蓟)、大蒜等分。擂烂,入热酒一碗,绞汁服,得汗效。(《乾坤生意秘韫》)
⑻治痈疽肿毒,一切恶疮: 豨莶草(端午采者)一两,乳香一两,白矾(烧)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下,毒重者逐进三服,得汗妙。(《乾坤生意秘韫》)
⑼治蜘蛛咬伤及狗咬、其它虫咬:豨莶草,捣烂敷患处。(《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⑽治风气行于肠胃泄泻:火杴草,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世医得效方》火杴丸)
⑾治翻胃及脾间诸疾,腹痛泄泻:皱面地葱花(即火杴草花),不以多少,焙干,为细末,蜜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不拘时候。(《百一选方》)
⑿治肠风下血: 豨莶叶,酒蒸为末,炼蜜丸。每服三钱,白汤下。(《方脉正宗》)
民族用药
【苗药】稀几觅:地上部分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肩臂酸痛,腰膝无力,四肢麻木《湘蓝考》。
【僳僳药】豨莶草,莫恩能:全草治风湿关节痛,腰膝无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神经衰弱,急性黄疸型肝炎,疟疾等《怒江药》。
【壮药】白苏:茎,叶,全草治霍乱,感冒,无名肿毒,高血压头痛,风湿骨痛,骨疽《桂药编》。
【毛难药】物西林,野谷香:功用同壮族《桂药编》。
【仫佬药】马薄荷,美珍咯:功用同壮族《桂药编》。
【彝药】全草治风湿骨痛,腰背酸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哀牢》。
【水药】独慢:全草治疟疾《水医药》。
【白药】的得苦:全草治风湿关节炎,腰膝无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神经衰弱,急性黄疸性肝炎,疮疖肿毒,痢疾,周身水肿,尿中夹杂砂石《滇药录》。
【傣药】牙闷公:全草功用同白族《滇药录》。
【佤药】娘卡:全草功用同白族《滇药录》。牙闷公(西傣):全草治痢疾,周身水肿,尿中夹杂砂石《版纳傣药》、《傣医药》、《傣药录》。肥猪苗:治风湿关节炎腰膝无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德民志》。
【畲药】黄花仔,黏蝴蝶,黏不扎:全草治风湿关节痛,腰膝无力,四肢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病,神经衰弱,急慢性黄疸性肝炎,疟疾,疖《畲医药》。
【侗药】骂茂巴同(Mal nyak bay dongc),尚同巴骂茂(Sangp dongc bav mal nguk):地上部分主治喂疟(打摆子)《侗医学》。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