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视束左右各一,为同侧眼颞侧半不交叉视神经纤维和对侧眼鼻侧半交叉视神经纤维所组成,视束的大部分纤维到达外侧膝状体,其中多数终止于该外,继续前进,终止于丘脑枕,视束的小部分纤维在视束后段离开视束,到达四迭体[阅读全文]
摘要: 散光(astigmatism)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表现,与角膜的弧度有关。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等,不能聚集于一点(焦点),也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这种情况称为散光。散光眼[阅读全文]
摘要: 吉利子树,小花扁担杆:灌木,高1-3m。小枝密被褐色短毛和星状毛。叶互生;叶柄长4-8mm,密被淡褐色短柔毛;叶片宽卵形,长3-11cm,宽2-6cm,先端钝尖,基部截形或近圆形,上面疏被短毛和星状毛,[阅读全文]
摘要: 上睑下垂(ptosis)系指提上睑肌和Müller平滑肌的功能不全或丧失,以致上睑呈现部分或全部下垂,轻者遮盖部分瞳孔,严重者瞳孔全部被遮盖,先天性者还可造成弱视。为了克服视力障碍,双侧下垂者,因需仰首[阅读全文]
摘要: 吉林乌头(学名:Aconitum kirinense Nakai)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80-120厘米,粗3-5.5毫米,分枝,疏生2-6枚叶。基生叶约2枚,叶片肾状五角形,三深裂。顶生总状花序,小苞[阅读全文]
摘要: 视神经乳头水肿(papilloedema)一词严格限于由于颅内压力增高引起的视神经乳头健康搜索的水肿情况,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盘水肿情况均称为视盘水肿(opticdiscedema)视神经乳头水肿是由颅[阅读全文]
摘要: 吉祥草(学名:Reineckia carnea (Andr.) Kunth),百合科吉祥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吉祥草地下根茎匍匐,节处生根,叶呈带状披针形,端渐尖, 花葶抽于叶丛,花内白色外紫红色,稍[阅读全文]
摘要: 吉笼草高约0.6米,多分枝,全株含柠檬香味,小枝带紫红色,密被弯卷白色短柔毛。属Labiatae科,也叫暹罗香菜。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50-80cm,全株有浓烈的柠檬醛香气。茎基部木质化,四棱形,具膨[阅读全文]
摘要: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分支静脉阻塞于1877年首先由Leber描述,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则于1878年由von Michele命名本病特点[阅读全文]
摘要: 用 途 茎叶富含芳香油,具悦人的柠檬香气,含量为1.7%,油呈淡黄色,透明,主要成分为柠檬醛,可作香料工业原料。民间用幼嫩茎叶作配料,清香可口;温汤服之,有治感冒、头痛、发热、消化不良之效。本,高约60[阅读全文]
摘要: 视网膜下纤维化和葡萄膜炎综合征是一种相对少见的临床类型,其特征是出现慢性葡萄膜炎和进展为视网膜下纤维化病变。免疫应答和炎症所造成的一些生长因子如上皮生长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等可能与此种纤维化有一定的关[阅读全文]
摘要: 视瞻昏渺,中医病名。见于《证治准绳》。视瞻昏渺是因气血失调,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以自觉视力下降,视物昏蒙不清而外眼无异为主要表现的内障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老年性黄斑变性。视瞻昏渺是指外眼无异[阅读全文]
摘要: 斯特奇-韦伯综合征(Sturge-Weber)又称为脑-面血管瘤病(encephalofacial angiomatosis),以发现此病的两位英国医生的名字而命名。本病与近亲结婚造成遗传性致病因素有关[阅读全文]
摘要: 君迁子(学名:Diospyros lotus L.),又名黑枣、软枣等,柿科柿属落叶乔木植物。君迁子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1.3米;树冠近球形或扁球形;树皮灰黑色或灰褐色;小枝为褐色或棕色,平滑或有黄灰[阅读全文]
摘要: 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是指任何疾病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其轴突发生病变,致使视神经全部变细的一种形态学改变,一般发生于视网膜至外侧膝状体之间的神经节细胞轴突变性。视神经萎缩是视神经病损[阅读全文]
摘要: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阅读全文]
摘要: 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的视盘肿胀称为视盘水肿,为视盘非炎症性阻塞性水肿,约80%系由于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其他如炎症、外伤或先天性颅眶畸形等亦可引起。由于视盘水肿的名称并不能反映其临床征象和病理,有以视盘肿[阅读全文]
摘要: 嘉兰(拉丁学名:Gloriosa superba L.),别名嘉兰百合、乱令、雅果牙,是百合科嘉兰属攀援草本植物。嘉兰根状茎块状、肉质;茎长2-3米或更长,叶通常互生,有时兼有对生,披针形,先端尾状并延[阅读全文]
摘要: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是一种较严重的角膜前部营养不良,为外显率很强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病发病早,2岁以前即可发病。开始时每年发作2~4次,发作时因角膜上皮糜烂而自觉眼痛、畏光、流泪等[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