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茅栗根为壳斗科植物茅栗的根,具有清热、解毒、消食等功效。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幼枝被柔毛,芽卵形,长2-3mm。叶互生;叶柄长0.6-1cm,有短毛;叶片薄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6-14cm,宽[阅读全文]
摘要: 茅瓜 攀援草本。块根呈纺锤状,径粗1.5-2cm。茎枝柔弱,无毛,具沟纹。钏子数枚,灰白色,近圆球形或倒卵形,长5-7mm,径缘不拱起,表面光滑无毛。花期5-8月,果期8-11月。茅瓜】(Solena[阅读全文]
摘要: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是来源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肿瘤。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和临床特征将其分为2类,即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以前曾称淋巴管内间质异位症、淋巴管[阅读全文]
摘要: 茅瓜叶为葫芦科植物茅瓜的叶,有清热解毒、化瘀散结、化痰利湿等功效,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块根水冷浸液给小鼠单次口服LD50为10.8g(生药)/kg。加热后毒性未见明显减弱,LD50为11.5g(生[阅读全文]
摘要: 茅膏菜,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茅膏菜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多年生草本,直立,有时攀援状,高9-32厘米,多为低矮种,叶片淡绿色,腺毛红色,或为白色,鳞茎状球茎紫色,球形,直径1-8毫米。生长于海拔50-16[阅读全文]
摘要: 子宫内膜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症,而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女性生殖器官感染性疾病常先侵犯输卵管,再逐渐侵入子宫内膜、卵巢,很少累及宫颈、阴道、外阴。多为盆腔结核的一部分,常继发于肺结核、肾结核、胃肠[阅读全文]
摘要: 子宫脱垂(uterine prolapse)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常合并有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膨出。阴道前后壁又与膀胱、直肠相邻,因此子宫[阅读全文]
摘要: 原发性卵巢类癌综合征系指原发性类癌的部位在卵巢,是一种发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特殊肿瘤,又称嗜银细胞瘤。因其中某些内分泌物质,有5-羟色胺(5-HT)、组胺、多巴胺、激肽、前列腺素E、P、F物质、生长抑素[阅读全文]
摘要: 月经周期性精神病是怎么回事?在精神科领域里,有一个方面一直是由我国领先的,那就是月经周期性精神病。专家注意到不少妇女每在月经来潮前2周情绪不佳,焦虑烦躁,称为“经前紧张综合征”。但是另有一些妇女情况更为[阅读全文]
摘要: 阴道经常有气排出,状如放屁,自己无法控制,严重时簌簌有声,连续不断,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阴吹”。祖国医学所说的阴吹之疾,多指阴道壁和盆底组织松弛及一些神经官能症。常发生于身体虚弱,精神抑郁,气机不畅的经产[阅读全文]
摘要: 阴道炎(vaginitis)即阴道炎症,是导致外阴阴道症状如瘙痒、灼痛、刺激和异常流液的一组病症。正常健康妇女阴道由于解剖组织的特点对病原体的侵入有自然防御功能。如阴道口的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阴道上皮[阅读全文]
摘要: 阴道前壁膨出实际是膀胱和尿道膨出,常伴随排尿功能紊乱。轻度膨出一般无症状;严重脱出时可出现尿排不净感。患者为了将尿排净,常需压迫阴道或用手还纳脱垂的组织。女性生殖器官包括盆底肌、筋膜以及子宫韧带,因损伤[阅读全文]
摘要: 月经过多的定义是连续数个月经周期中月经期出血量多,但月经间隔时间及出血时间皆规则,无经间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经血的突然增加。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一类。临床上以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BBT)曲线[阅读全文]
摘要: 茅膏菜的块根。夏、秋季挖取,贮存沙土内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涩,平,有毒。清热利湿。祛风除湿,行血止痛。【拼音名】Máo Gāo Cài Gēn【别名】落地珍珠、铁秤锤、土地子(《江西民间草药》),一粒金丹[阅读全文]
摘要: 茅苍术,也称之为南苍术,为菊科植物,喜凉爽较干燥气候,怕高温高湿,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须根痕,顶端具茎痛。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数红棕色油室。主要分布于江苏、湖北和河南等省份,江苏茅山[阅读全文]
摘要: 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多变的遗传外显特性,1991年Narod等确认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的易感基因,并进一步将该基因定位于17q12~23,1992年此基因被命名为BRCA1,[阅读全文]
摘要: 阴道横隔系胚胎期由泌尿生殖窦——阴道球向头端增生增长演变而成的阴道板,自下而上腔道化时受阻,阴道横隔未贯通或未完全腔化所致。常发生于阴道上、中1/3交界处,但亦发生于阴道任何部位,直到阴道顶端,接近宫颈[阅读全文]
摘要: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占妇科恶性肿瘤的0.5%。以40~65岁居多,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原发性输卵管癌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