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披针叶卫矛,为菊科植物披针叶兔耳风的全草。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药名】披针叶兔耳风 【类别】收涩药;止血药 【拼音】pī zhēn yè tùěr fēng 【英文名】All-grass of Lan[阅读全文]
摘要: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按病程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本病多为散发,估计发病率3~5/10万,占所有间质性肺病的65%左右[阅读全文]
摘要: 食管化学性灼伤在儿童病例大多由于误服家用酸性或碱性化学物品,成年人则大多因企图自杀所致。临床表现:吞服酸碱等苛性化学品后,口、咽、胸骨后有时上腹部立即呈现烧灼痛并有流涎、恶心、呕吐、低热、烦躁不安,病人[阅读全文]
摘要: 披针叶毛茛,Ranunculus amurensis Kom.,毛茛科毛茛属多年生草本,高40-60cm。全草可入药。【药名】披针叶毛茛 【拼音】pī zhēn yè máo gèn 【拉丁学名】Her[阅读全文]
摘要: 披针骨牌蕨(学名:Lepidogrammitis diversa)为水龙骨科骨牌蕨属下的一个种。植株高6-10cm。根茎细长,横生,绿色,被暗褐色、钻状披针形鳞片,基部圆形,边缘有疏齿。植株高10厘米。[阅读全文]
摘要: 手术后膈疝(postoperative diaphragmatic hernia)是指途经膈肌的手术,因术中对其修补不严密或术后裂开,腹腔内脏器(胃肠)突入胸腔并发的内疝。多发生于食管癌或贲门癌切除术后[阅读全文]
摘要: 三房心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左心房被异常纤维肌性隔膜或间隔分成两部分。隔膜近侧即右后上方接受肺静脉血液回流的副房或称为副心腔或第3心腔,隔膜远侧即左前下方为固有左心房并与左心耳,二尖瓣左心室相通[阅读全文]
摘要: 披麻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有记载。有药用。【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名】 Pī Má Cǎo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辛,温,有大毒。 【功能主[阅读全文]
摘要: 食管恶性肿瘤中最多见的是鳞状上皮细胞癌即食管癌,约占全部的95%以上,其他恶性肿瘤不足5%,临床罕见的且种类繁多,一般包括上皮源性肿瘤、间质源性肿瘤、淋巴源性肿瘤和转移瘤等4类。如来自食管壁固有腺体或异[阅读全文]
摘要: 披麻草根是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秋、冬采收。治跌打损伤,骨折,截瘫,癫痫,风湿疼痛,创伤出血。【别名】小棕包、天蒜、千张纸、大力王。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根。[阅读全文]
摘要: 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四棱形,被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1.3-5cm,密被白色绒毛;叶片长圆状卵形,长宽各5-7cm,先端钝至圆,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具细圆齿、肉质,具皱纹,两[阅读全文]
摘要: 三尖瓣狭窄多见于女性,绝大多数由风湿热所致,与二尖瓣狭窄相似,风湿性三尖瓣狭窄的病理改变可见腱索有融合和缩短,瓣叶尖端融合,形成一隔膜样孔隙。三尖瓣狭窄可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或与其它任何瓣膜的损害同时存在[阅读全文]
摘要: 中医基础术语。意思是有以下情况时,不宜用泻下法。1)病邪在表或半表半里者;2)老年血虚肠燥者;3)新产妇血虚大便秘者;4)病后津液损耗而大便秘者;5)大失血的病人;6)热邪在里,大便秘结,成为可下的症候[阅读全文]
摘要: 方剂学名词。系十剂之一。又作泻剂。指用苦泄药物组成,具有通闭下行作用的方剂。《沈氏尊生书·要药分剂》:“徐之才曰: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张从正曰:实则泄之,诸痛皆实,痛随利减,芒硝、大黄、牵[阅读全文]
摘要: 《小方》是由方大同、C君和李春波作词作曲,方大同演唱的一首歌,收录在方大同2014年发行的专辑《危险世界》中。《小方》是由方大同亲自制作的一首歌,创作灵感来自90年代歌曲《小芳》。方大同想借由这首歌表达[阅读全文]
摘要: 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在膈疝中最常见,达90%以上,属于消化内科疾病。食管裂孔疝患者可以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其症状轻重与疝囊大小、食管炎症的严重程[阅读全文]
摘要: 排钱树为豆科排钱树属下的一个种,灌木,高0.5-2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产于福建、江西南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南部及台湾。排钱树生于丘陵荒地、路旁或山坡疏林中,根、叶有解表清热、活血散[阅读全文]
摘要: 相须,中医里关于中药配伍的一种称谓,叫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相须是其中的一情。相须,中医里关于中药配伍的一种称谓,叫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相须是其中的[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