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焙(拼音:bèi),汉语汉字,笔画12画,左右结构。词性是动词,一般指用微火烘烤。组词有焙烧。相关古文有:“夜火焙茶香。”出自于白居易的《题施山人野居》。焙 微火烘烤 夜火焙茶香。――白居易《题施山[阅读全文]
摘要: 胸壁、肺、支气管或食管上的创口呈单向活瓣,与胸膜腔相交通,吸气时活瓣开放,空气进入胸膜腔,呼气时活瓣关闭,空气不能从胸膜腔排出,因此随着呼吸,伤侧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增高,以致超过大气压,形成张力性气胸,又[阅读全文]
摘要: 烘,读音为hōng,汉语汉字,总笔画10画,左右结构。指的是用火或蒸气使身体暖和或使物体变热、干燥;也指烧;又指衬托,渲染。组词为烘箱、烘干。该词相关古文有“卬(yǎng)烘于歁(kǎn)。”出自《诗·[阅读全文]
摘要: 脓肿是指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组织或血管内使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脓液积聚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纵隔脓肿则指病变部位在纵隔的脓肿。纵隔脓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组织或血管内所致。纵隔脓肿多为外伤、手术或纵隔感[阅读全文]
摘要: 主动脉瓣膜部狭窄在先天性主动脉出口狭窄中最为常见,约占60%。发育畸形的主动脉瓣可融合成为单个瓣叶,或呈双瓣叶、三瓣叶,以至四个瓣叶,其中以双瓣叶畸形最为常见,约占70%。主动脉瓣呈现增厚的左、右或前、[阅读全文]
摘要: 合剂,方剂学名词。指中药复方的水煎浓缩液,或中药提取物以水为溶媒配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可分为溶液型合剂、混悬型合剂、胶体型合剂、乳剂型合剂。合剂在汤剂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改进,保持了汤剂用药特点,服用量较[阅读全文]
摘要: 自发性血胸是指非创伤性血胸,常发生于既往无全身或胸、肺疾病史者。青壮年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常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咳嗽、用力排便等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因出血量、出血速度、胸内器官创伤情况和患者体质而异。[阅读全文]
摘要: 寒无浮,男,1971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2000年3月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3月至1999年4月获日本文部省奖学金赴日本从事合作研究。2000年6月至2002年4[阅读全文]
摘要: 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归经是以脏腑、经[阅读全文]
摘要: 青鱼枕:【相关药材】青鱼 青鱼胆草 【功用主治-青鱼枕的功效】①《食疗本草》:疗卒心痛,平水气,以水研服之。 ②《日华子本草》:用醋磨,治水气,血气心痛。 ⑧《开宝本草》:蒸取干,代琥珀用之,摩服主心腹[阅读全文]
摘要: 青鱼胆草,【异名】胆草、对叶林、抽筋草。 生山野、路边阴湿地。分布贵州、台湾等地。为 龙胆科植物蔓龙胆的全草。蔓龙胆多年生蔓生 草本。 茎细长。 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1.2~2.3[阅读全文]
摘要: 霍奇金病又名淋巴网状细胞肉瘤,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无痛的淋巴组织肿瘤,其原发瘤多呈离心性分布,起源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以原发于颈淋巴结者较多见,逐渐蔓延至邻近的淋巴结,然后侵犯脾、肝、骨髓和肺等组织。由于[阅读全文]
摘要: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发生在希氏束及其分叉以下的阵发性快速型心律失常。患儿有器质性心脏病,多见于严重心肌疾病如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肥厚型心肌病,心肌浦肯野细胞瘤是婴儿室性心动[阅读全文]
摘要: 青鳞鱼(拉丁学名:Harengula zunasi),是鲱形目鲱科动物。青鳞鱼体长可达15厘米,体侧扁。呈长椭圆形,头小,吻短,有发达的脂眼睑、口小,下颌稍长于上颌,两颌、腭骨及舌部有细牙。上颌骨中间无[阅读全文]
摘要: 甘澜水,一作甘烂水,也称劳水。古时煎煮中药,有时对煎药的水也有特殊的要求。甘烂水法,指取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即把水放在盆内,用瓢将水扬起来、倒下去,反复多次,直至[阅读全文]
摘要: 复方是方剂学名词;中医指两个以上汤头配成的药方;西医指药品中含有两种以上药物。古之谓“七方”,有大、小、缓、急、奇、偶、复,其中“复方”为二方、三方及数方相合之方,或别加余药及分两均齐之方。复方用药数量[阅读全文]
摘要: 落叶乔木,高5~8米。树皮粗糙,灰色,有裂缝,小枝通常平滑无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具小叶7~9枚,每叶有极短而明显的柄,小叶卵状长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斜楔形[阅读全文]
摘要: 青黛(拉丁学名:INDIGO NATURALIS,别名:黛青),爵床酬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它主产于福建、云南、江苏等地。1.马蓝,多年生[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