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文档君 创建的词条
桤木枝梢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药品,可以清热降火,止血止泻。治吐血,衄血,水泻,痢疾,黄水疮。桤木枝梢(《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桦木科植物桤木的嫩枝叶。植物形态详" 牛屎树"条。【性味】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阅读全文]

桤木皮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为桦木科,桤木属植物。落叶乔木,高40m,胸径150cm。叶倒卵形,长3~12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疏细齿;叶柄细长,长1~3cm。雄花序2~5排成总状,下垂,先叶开放。果序2~[阅读全文]

三焦咳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三焦咳是指咳而腹满,纳食减少者。出《素问咳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治宜异功散、通理汤、木香顺气散、七气汤加黄连、枳实等。三焦在人体内是五脏六腑中的一腑,它在人的生命运动[阅读全文]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获得性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异常,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维生素K(VK)依赖性凝血因子和调节蛋白,包括凝血酶原,因子Ⅶ、因子Ⅸ和因子Ⅹ、蛋白C(PC)和蛋白S(PS)。这4种凝血因子和调节蛋白的合成[阅读全文]

楸叶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楸叶为紫葳科植物楸德叶片,具有消肿拔毒、排脓生肌的功效,主治肿疡、发背、瘰疬、白秃等症状。楸 小乔木,高8-12cm。树干耸直,枝直向上。单叶对生;叶柄长2-8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阅读全文]

楸木果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楸木果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果实,秋季采摘;去果柄;拣;晒干,有得尿通淋、清热解毒等功效。楸 小乔木,高8-12cm。树干耸直,枝直向上。单叶对生;叶柄长2-8cm;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5cm[阅读全文]

肉痿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肉痿 ,汉语词语,读音是ròu wěi,意思是中医痿症之一,病象为肌肉麻痹不仁,萎弱无力。中医痿症之一,病象为肌肉麻痹不仁,萎弱无力。《素问·痿论》:“脾气热则胃乾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阅读全文]

楸木皮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楸木皮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药用:治痈肿疮疡,痔瘘,吐逆,咳嗽。原生态楸是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干耸直,枝直向上。单叶,对生叶片三角状广卵形以至广卵状椭圆形,长6~16厘米,宽6~12厘[阅读全文]

肉痹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肉痹是虽能饮食而四肢活动迟钝,不能收持之症。出《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太阳有余,病肉痹寒中。由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伤脾所致。脾主肌肉,脾虚则肉不荣,肉不荣则肌肤不滑泽,肌肤不滑泽,则腠理疏,则风寒暑湿之邪易[阅读全文]

热淋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热淋(Heat strangury),属于中医学淋症的范围,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肥大、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患。多因恣食辛热、肥甘;或酗酒太过,酿成湿热;或感受暑邪未[阅读全文]

肝紫癜病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肝紫癜病是一种较少见的肝脏良性病变,表现为肝脏多发的大小不等的充满血液的囊腔。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成人多见。近年报道增多,可能与化学细胞毒性药物、γ射线、细菌或病毒的感染以及免疫缺陷有关,以随机分布于[阅读全文]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楸(qiū)(拉丁名:Catalpa bungei C. A. Mey),别名金丝楸,紫葳科梓属小乔木。楸株高8-12米;叶三角状卵形、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6-15厘米,宽达8厘米;叶柄长2-8厘米;花[阅读全文]

热汗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热汗是指其有心火不宁,烦躁出汗者,,即阳汗。《景岳全书杂证谟》:阳汗者,热汗也。阳证自汗或盗汗者,但察其脉证有火,或夜热烦渴,或便热喜冷之类,皆阳盛阴虚也,宜当归六黄汤为第一,保阴煎亦妙。超乎正常生理性[阅读全文]

肝脏疾病所致贫血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肝脏疾病所致贫血是指在肝脏疾病的病程中出现的贫血并发症,常见于大多数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脏疾病病因不同,贫血程度和临床表现亦因之而异。一般为轻中度贫血,严重贫血少见。肝硬化无并发症患者贫多为正细胞、正血[阅读全文]

清血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清血 ,证名。大便下血之证。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亦作圊血。详见 圊血、 便血条。清血就是便血。(郝万山讲伤寒)......[阅读全文]

槭叶止血草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匍匐或上升。叶互生;叶柄长3-15cm,有柔毛;叶片3深裂,圆形至卵形,裂片3裂,疏生柔毛。伞形花序有花2-13,花柄长约1mm;苞片宿存;花白色。果实近圆形。生于畦畔、原野阴湿地。[阅读全文]

强中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强中 ,病证名。强中 ,病证名。 ①阳强不痿,不自觉地有精液溢出。或不能泄精。《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强中病者,茎长兴盛不痿,精液自出。”古代崇尚服石者,内有火毒炽盛;或有肾阴虚亏、肾阴妄动者,均[阅读全文]

槭叶草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槭叶草,中药名。为虎耳草科植物槭叶草Mukdenia rossii(Oliv.)Koidz.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地区。具有宁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心慌,心悸。全草。味甘、微苦,性平。归心经。宁心安神。用于心[阅读全文]

骨髓病性贫血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骨髓病性贫血(myelopathicanemia,MA)或称骨髓浸润性贫血,是骨髓被肿瘤细胞或异常组织浸润,造血骨髓微环境遭受破坏,造血功能受损引起的贫血。其特征是骨痛、骨质破坏、贫血伴幼粒幼红细胞血象[阅读全文]

干血劳
浏览: 创建时间:

摘要: 干血劳是虚劳证候之一。多见于妇女。主要症状有面目暗黑、肌肉枯干而粗糙、肌肉消瘦、骨蒸潮热、盗汗、口干颧红、易惊、头晕痛、月经涩少,或闭经。是血枯血热积久不愈,肝肾亏损,新血难生所致。干血,血瘀而干也。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