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亦称“ 髌骨软化”或“髌骨软骨病”,是膝部常见运动损伤。由于 膝关节经常过分伸屈、超 常范围的内外翻,髌骨下面的软骨面与股骨的相应面,长期碰撞挤轧致伤。初期开始活动时局部酸痛,活动后减轻,活动结束经一段[阅读全文]
摘要: 岩莴苣,Briggsia fritschii(Levl. Et Vant.)Craib,唇形目苦苣苔科植物。药用为岩莴苣全草。岩莴苣,多年生草本。根生叶4~6枚,有肉质叶柄,长3~6厘米;叶片卵形或长椭[阅读全文]
摘要: 髌周指压痛:髌骨软骨病并发周围软组织炎症时,用食指指甲扣刮髌周可以出现疼痛。常见于髌股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软骨损伤在运动性损伤中十分常见但由于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早期确诊在常规检查中几乎不大可能,故往往被[阅读全文]
摘要: 岩白菜,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Hook.f.et Thoms.)Engl.的根茎。多年生草本,高20-52cm。根茎粗如手指,长20-30cm,紫红色,节间短,每[阅读全文]
摘要: 髌骨不稳定的体征之一,压痛多分布在髌骨内缘及内侧支持带处。当检查者手掌压迫患者髌骨,并做伸屈试验时,可诱发出髌下疼痛,临床上压痛点有时与患者主诉的疼痛部位并不一致。引起髌股关节不稳定、髌骨偏移或半脱位的[阅读全文]
摘要: 髌后捻发音:髌骨软骨软化剥脱之后髌软骨面不平整,膝关节运动时,髌后可扪及粗糙的捻发音,这种捻发音的特点,是在膝关节活动到某一固定角度时出现,多次重复不变,为粗糙不平的软骨摩擦所致捻发音,出现的机会不多,[阅读全文]
摘要: 岩萝卜为毛茛科植物尾囊草的根茎和叶。尾囊草,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壮,直径1.5-2.5cm,灰褐色或棕褐色,有多数残存的叶鞘,脱落后呈鳞片状。叶多数,基生。【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拼音】 Yán[阅读全文]
摘要: 当红软件vocaloid头号虚拟歌手初音ミク和日本画师huke氏笔下的热门人物Black&RockShooter组成的超萌百合向配对!攻:葱=葱娘初音ミク受:岩=Black&RockShooter黑岩别[阅读全文]
摘要: 岩蒿,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山蒿Artemisia brachylobaFranch.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及甘肃等地。具有祛风除湿,清热消肿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湿痹,偏正头痛,咽[阅读全文]
摘要: 步态不稳指病人走路不稳,或见动作不灵活,行走时两腿分得很宽;或步行时不能走直线,忽左忽右;或走路时步距短小,两上肢不作前后摆动,初走时缓慢,以后愈来愈快,呈"慌张步态"。当脊髓、脑干[阅读全文]
摘要: 岩藿香,多年生上升草本。生于海拔830-1500(-2300)m的山坡湿地上。主要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贵州。味辛;苦;性凉。能祛暑清热;活血解毒。主感冒暑湿;风热咳嗽;风湿痹痛;痱子;跌打损伤;蜂螫[阅读全文]
摘要: 髌骨股骨疼痛症候群患病时,膝盖骨的周围会感到疼痛,特别是上下楼梯、蹲着、跪着或者膝盖弯曲坐着、进行跑步或者游泳等运动时。疼痛感通常是钝痛,也会出现短时间的剧痛和闪痛。疼痛感可能会一直出现,但当久坐或者运[阅读全文]
摘要: 本品根茎为不规则扁圆柱形,扭曲,长5-30m,有分枝,直径0.3-0.8c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粗糙,具纵皱纹;上面有数个类圆形盘状疤痕,下面着生多数须根,节明显,节间长2-6mm;质脆,易折断,断面[阅读全文]
摘要: 岩谷伞为真藓科植物暖地大叶藓的全草。苔藓类植物,体较大,鲜绿色或略呈褐绿色,略具光泽。味辛苦,平。能够镇静安神,清心明目。治心脏病,神经衰弱,阳痿。苔藓类植物,体较大,鲜绿色或略呈褐绿色,略具光泽。疏生[阅读全文]
摘要: 髌骨是人体中最大的籽骨,也是膝关节的一个组成部分。髌骨骨裂在医学上称为裂纹骨折,属髌骨骨折类型中的一种。一般由直接的打击伤、轻微的撞击跌倒等导致。一般由直接的打击伤、轻微的撞击跌倒等导致。在临床上,无明[阅读全文]
摘要: 岩豆(Millettia dielsiana Harms ex Diels),又名水边千斤拔、鸡血藤,常绿灌木,豆科崖豆藤属,是香花崖豆藤的种子。岩豆分亮叶和毛叶两种,亮叶藤短而粗壮,毛叶藤长而细柔。初[阅读全文]
摘要: 支气管分泌物由迷走神经和副交感药物刺激引起的腺体分泌以及局部刺激杯状细胞产生分泌物所组成。分泌物的总量很难测量,但是在正常情况下每天约10-100ml。粘液在气管表面形成一层覆盖,不仅起湿化空气的作用,[阅读全文]
摘要: 经常的枕部的疼痛大多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关,引起它的原因主要是颈椎病。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