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斑蝥丸

目录

《圣惠》卷六十六:斑蝥丸

斑蝥1分(赤黑斑点者佳,去头翅足,),猪牙皂1分(去黑皮,令黄),蛇蜕皮半两(微),乌蛇1两半(,去皮令微黄),天南星半两(裂,去皮),蜂房半两(烧灰),川大黄3分(锉碎,微),麝香1分(研),威灵仙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麝香研令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瘰疬结核肿硬,相连如珠颗,头项肩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10,空时以粥饮送下。至辰、已间,病下如蟆衣及诸恶物。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圣惠》卷七十二:斑蝥丸

斑蝥1两(糯米令黄,去翅足),干漆1分(捣碎,令烟出),麒麟竭1分,硇砂1分,没药1分,凌霄1分,胎发1两(烧灰),狗胆1枚(干者)。

制法:上为末,如饧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妇人月水不通,脐积聚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5,空时以桃仁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惠》卷六十六:斑蝥丸

斑蝥20枚(去头足翅,糯米,令米色黄),水蛭1分(黄色),甘草半两(微赤,锉),黑豆黄3分(生用),麝香半两(细研),芫菁20枚(去头足翅,糯米米色黄),川大黄3分(生用),青蛇2两(浸1宿,去皮微黄)。

制法:上为末,研入麝香令匀,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毒瘰疬,生于项间,肿硬,磊磊相连,疼痛;瘰疬久不愈,流注胁腑,冲破皮肉,脓不绝。

用法用量:每日3,空以粥饮送下;如未有效,加至5。当小便出如烂筋。如小便涩,以滑石末2钱,以水5至3温服即利。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圣惠》卷六十六:斑蝥丸

斑蝥1两(去头翅足,以糯米米黄为度),麝香半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干姜1分(生),甘草半两(生,锉),犀角屑半两,粟米3(微)。

制法:上为末,以蜀葵根白皮杵自然汁,和捣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毒瘰疬。

用法用量:每服5,空、临卧以蜀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圣惠》卷六十六:斑蝥丸

斑蝥30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米黄),蜥蜴3枚(令黄),地胆40枚(去头足翅,糯米拌,米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黑豆大。

功能治:一切瘘。

用法用量:每服20,空及晚食后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圣惠》卷六十六:斑蝥丸

斑蝥1分(以糯米米黄为度,去头足翅),人参3分(去芦头),地胆1分(以糯米米黄为度,去头足翅),当归3分,川升麻3分,麦门冬1两(去),白术3分,桂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钟乳粉3分,甘草1分(微赤,锉),防风半两(去芦头),续断3分,麝香1分(细研),白矾1两(烧令汁尽)。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转瘘。发于颈,肿痛,热,出脓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以温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鸡峰》卷十一:斑蝥丸

斑蝥7个,胡椒49个,乳香1橡子大。

制法:上为细末,水、蜜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痛。

用法用量:每服3粒,妇人汤送下,男子菖蒲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一

《圣惠》卷六十六:斑蝥丸

斑蝥1两(以糯米拌,米黄为度,去头翅足),伏翼粪4两(微),皂荚1两(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久瘘疮。

用法用量:先用皂荚涂微黄,捣罗为末,用半钱汤,每日空服1,壮者3。其瘘并于小便中出。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普济方》卷四○五:斑蝥丸

斑蝥7枚(蛤粉,去头足),淡豉7粒,轻粉1钱。

制法:上为末,津唾为,如小豆大。

功能治:小儿久患疬子未破者。

用法用量:10岁服15,空槲皮水送下。至夜取如子核。如未全退,10日后更取之。

摘录:《普济》卷四○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斑白散

下一篇 斑蝥大黄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