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桂枝茯苓丸

目录

《中国药典》:桂枝茯苓丸

桂枝100g 茯苓100g 牡丹皮100g 赤芍100g 桃仁100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味甜。

炮制: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即得。

功能治:活,化瘀,消症。用于妇人宿有症块,或腹痛产后恶不尽。

用法用量:服,一次1,一日1~2次。

注意:孕妇慎用。

规格:每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金匮要略》卷下:桂枝茯苓丸

夺命(《妇人大全良》卷十二)、牡丹(《普济》卷三五七)、夺命(《校注妇人》卷十二)、桂茯苓(《张氏医通》卷十五)。

桂枝 茯苓 牡丹(去桃仁(去皮、尖,)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药五味,研末,炼蜜为,如兔屎大。

药理作用:对液流变的影响 《中成药研究》1986(5):24~26,实验表明,静注射或服本,能明显降低全比粘度,全还原比粘度,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浓度,增加红细胞电泳速度。实验发现,该药显效于静注、服两种给药途径,前者作用快,后者作用持久。且服降低浆比粘度的作用特强。

功能治:活化瘀,缓消症块。治妇人宿有症病,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月经困难;腹胀痛;难产;胎死中;胞衣不下;产后恶不尽而腹痛者。

用法用量:每于空时服1,不知,加至3

备注:桂枝温阳通,芍药养桃仁消症,瘀,茯苓。以蜜为,取其渐消缓之义。

摘录:《金匮要略》卷下

言庚孚方:桂枝茯苓丸

桂枝15克,茯苓15克,桃仁(去皮尖)15克,皮15克,芍药15克。

功能治:活化瘀,消瘕结。瘀滞胞宫,结而为患。

用法用量:共为细末,炼蜜为,每日早晚饭前服用10克。

摘录:言庚孚

《金匮》卷下:桂枝茯苓丸

夺命牡丹夺命、仙传保命、安禳

桂枝茯苓牡丹(去)、桃仁(去皮尖,)、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兔屎大。

功能治:下其症。化瘀生新,调和妇人宿有症病,断未及3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症痼害。妇人小产,下至多,子死中,其人憎寒,手指、、爪甲青白、面色黄黑,或胎上抢,则闷绝欲死,冷汗自出,喘满不食,或食毒物,或误服草药,伤胎动

临床应用:①症瘕(宫外孕)《山东医刊》(1966;3:15):宓某某,女,25岁。结婚8年未生育,四年前流产一次。这次月经两个月未来,前两天小突然疼痛剧烈,下坠,阴道点滴下色紫黑。面黄瘦,语音低微,精神不振,急性病容,少疼痛拒舌苔白,沉滑。西医妇科检查:宫体增大如鸡卵,后穹窿饱满、触痛,似囊样感,宫体后与右侧附件有拳头大包块,压痛明显。西医诊断:子宫外孕。中医诊断:症积瘀血。患者拒绝手术,故以中药与桂枝茯苓,服3次后,第2天疼减轻,阴道成淡红色水,其量增多,饮食增加,精神好转;又继续服至3天时,流出1块扁园块,淡红色,似烂肉状,并继续下黑紫色,其量减少,腹痛消失,(但仍有压痛),搏沉缓;又续服3天,下停止,部压痛消失。后穹窿稍有饱满,无压疼,中位子宫,附件双(一)。又继续服药2天后,所下色变为鲜红,量多;改服加减艾汤2,下停止,一切症状消除。继续观察1月,患者身体健康,月经来潮1次,持续4天。②产后恶不净《蒲医案》:陈某某,女,成年,已婚。1963年5月7日初诊:自本年3月底足月初产后,至今四旬,恶未净,量不多,色淡红,有时有紫色块,并从产后起腰酸痛,周身之痛,下半身尤甚,有时左少腹痛,左至大腿上3分之1处有张,食欲欠佳,大便溏,小便黄,睡眠尚可,面色不泽,上盛下不足,右弦迟,左弦大,俱沉涩,舌质淡红无苔,由产后调理失宜,以致卫不和,紊乱,恶不化。治宜调卫,和消瘀。处桂枝1钱5分,白芍2钱,茯苓3钱,皮1钱,桃仁1钱(去皮),炮姜8分,大枣4枚,服5。16日复诊:服药后恶已尽,少腿痛均消失,食欲好转,二便正常,沉弦微数,淡无苦。瘀滞已消,宜双补,十全大补40,每日早晚各服1,服后已恢复正常。③盆腔炎《新中医》(1975;6:40):以桂枝茯苓汤治疗盆腔炎50例,其中慢性盆腔炎35例,治愈27例,疗效达77.1%,疼痛症状消失平均为16.4天,附件压痛减轻平均为18天,附件压痛消失平均18.9天。亚急性盆腔炎10例,治愈8例,疼痛症状消失平均为6.8天,附件压痛减轻平均为11.1天。急性盆腔炎5例,治愈4例,急性期用各种抗菌素治疗。其余例数均为无效。

用法用量:夺命(《妇人》卷十二)、牡丹夺命(《普济》卷三五七)、仙传保命、安禳(《胎产法》卷中)。本,《张氏医通》作“桂茯苓”。

各家论述:①《金匮二注》:桂枝桃仁皮、芍药能去恶血茯苓亦利脐间,即是破。然有有缓、有收有渗、结者桂枝之辛;蓄者急,缓以桃仁皮之甘;阴气之发动者,收以芍药之酸;恶血既破,茯苓等之淡渗,利而之。②《金匮要略义》:本为化瘀消症之缓中以桃仁皮活化瘀;则等量之白芍,以养,庶可去瘀养,使瘀血去,新生;加入桂枝,既可温通血脉以助桃仁之力,又可得白芍以调和茯苓淡渗利湿,寓有湿止之用。综,乃为化瘀生新、调和。制作蜜,用法从小量始,不知渐加,亦有下症而不伤胎之意,更示人对妊娠应持慎重之法。如此运用,使症消止,胎元得安,故本妊娠宿症瘀血伤胎之良益法。

摘录:《金匮》卷下

汉·《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

组成: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芍药。

用法:上药各等分,共研细末,炼蜜为。每服6~9克,每日1~3次,食前服。

功效:活,化瘀,消癥。

治:妇人宿有癥块,或腹痛产后恶不尽,淡紫,苔白,弦细涩。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输卵管炎、多囊卵巢征、子宫崩漏血精症、房颤等病症。

1输卵管炎:桂枝茯苓治疗输卵管炎患者50例,14日为1个疗程,视患者情况治疗1~2个疗程。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18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中国实验杂志》2011年第6期)

2.多囊卵巢征:本加味配常规西药治疗多囊卵巢征患者50例,与仅用常规西药治疗50例随机对照。疗程3个月。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山东医药》2006年第1期)

3.子宫桂枝茯苓加味配常规西药治疗子宫患者62例,与仅用常规西药治疗50例随机对照。疗程3个月。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大部分治疗了18个月经周期,治愈25例,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55%。(《四川中医》2006年第1期)

4.崩漏:本加味治疗2型崩漏患者136例,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愈123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06%。(《中医杂志》2008年第4期)

5.血精症:本加味治疗顽固性血精症患者33例,与西药(盐酸莫西沙星服)治疗31例随机对照,5日为1个疗程,最多治疗3个疗程。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35.5%;治疗组治疗后精囊的长径、短径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材》2012年第12期)

6.房颤:桂枝茯苓治疗非瓣膜性房颤患者41例,与西药(华法林服)治疗40例随机对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栓发生率分为7.59%与7.31%,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出发生率分为2.5%与8.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以皮肤黏膜散在瘀斑,牙龈及结膜出血为多,对照组则有严重消化道出血发生。(《中医杂志》2009年第1期)

解:本桂枝温通经脉瘀滞;茯苓健脾而利湿牡丹瘀而退瘀热;芍药柔肝调气桃仁化瘀而破瘀块;芍药、桂枝,一阴一阳,茯苓牡丹皮,一桃仁既破且,共奏活化瘀,调理气之功效。

桂枝茯苓临床应用广泛,还可以治疗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卵巢囊肿卵巢恶性肿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附睾炎、网膜塞、妊娠压、绞痛、高脂血症不育症、慢性功能不全等病症。

现代研究:现代药理研究中活化瘀药物能改善组织环,扩张管,改善病灶周围氧供应而诱发排卵,促进子宫落,清除宫瘀血,促使残留胚胎组织排出,改善子宫肉收缩的功能。

歌:金匮桂枝茯苓桃仁芍药和牡丹等分为末蜜服,缓消癥块胎可安。

摘录:汉·《金匮要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