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桂枝芍药汤

目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桂枝芍药汤

:桂15克 白芍药90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治:治太阴伤风自汗干,胸腹满,自利,不渴,四肢倦怠,手足自温,其弦大而缓者。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大枣1个,至160毫升,去滓温服

腹痛甚者,加大黄30克。

摘录:《三因极一病论》卷四

《症因脉治》卷四:桂枝芍药汤

桂枝 陈皮 甘草 生姜 白芍

功能治:治腹痛。面黄白,手足多冷,恶寒不热,二便清利,中绵绵作痛,弦紧者。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症因治》卷四

《保命集》卷中:桂枝芍药汤

桂枝3钱,黄耆1两,知母1两,石膏1两,芍药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疟疾太阳、阳明合病阳盛阴虚实外虚,热大作,不论先后。

用法用量:每服5-7钱至半两,水1盏半至1盏温服清,迎发而服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

《痘疹心法》卷二十三:桂枝芍药汤

桂枝白芍药、防风黄耆)、甘草等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治:补脾胃虚弱,痘子初出,他处俱起而手足起迟,他处俱收而手足不收者。

用法用量:加大枣2枚,水1盏半,7分,去滓温服

摘录:《痘疹法》卷二十三

《云岐子脉诀》:桂枝芍药汤

:桂1两,芍药半两,炙甘草半两。

功能治:太阴伤寒沉,客紧,沉紧相,绕脐痛者。

用法用量:上(父)咀。每服1两,加生姜大枣服。

摘录:《云岐子诀》

《重订通俗伤寒论》:桂枝芍药汤

桂枝1钱半,芍药1钱半,当归3钱,生姜2,葱头3枚。

功能治:妊娠营血不足,中,身疼无汗,发热恶寒浮弱者。

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种痘新书》卷四:桂枝芍药汤

桂枝赤芍柴胡防风独活羌活川芎当归钩藤牛蒡白芷

功能治:小儿痘疮,恐毒留滞筋,不得尽宣于肉,而又不能活,故手足痛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

《三因》卷四:桂枝芍药汤

:桂半两,白芍药3两。

功能治:太阴伤风自汗干,胸腹满,自利,不渴,四肢倦怠,手足自温,其弦大而缓者。

用法用量:上(父)咀。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大枣1枚,7分,去滓温服

腹痛甚者,加大黄1两。

摘录:《三因》卷四

《圣惠》卷八:桂枝芍药汤

桂枝1两,赤芍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太阴病下之后,腹满时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