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心汤
王旭东方:桂心汤
《医学入门》卷八:桂心汤
处方:桂心1钱,小草1钱,吴萸1钱,干姜1钱,独活1钱,熟地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甘草3分,细辛3分。
功能主治:素有宿寒,因产大虚,寒搏于血,血凝不散,上冲心之脉络所致之心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桂心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滑石3分,当归(切,焙)3分,瞿麦穗1两,葵子(炒)2合,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胞衣不出,胞烂。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地黄半合,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下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桂心汤
《鸡峰》卷十一:桂心汤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桂心汤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1分,人参1分,黄耆(锉)1分,牛膝(酒浸,切,焙)1分,甘草(炙,锉)2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如人行3-5里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3分,芍药1两,麻黄(去根节)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1两,芍药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3分,甘草(炙,锉)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半两,半夏(汤洗7遍,生姜等分同捣,焙)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发热,胸中气逆,恶寒呕哕,小便难,足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葱白3寸、生姜1枣大(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3分,麻黄(去根节)1两,当归(切,焙)1两,防风(去叉)2两,槟榔2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升麻1两半,生犀角(镑)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加大枣2枚(擘破),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甘草(炙)半两,人参半两,白术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取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桂心汤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桂心汤
《千金》卷二十四:桂心汤
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四十三:桂心汤
处方:甘草2两,桂心2两,龙骨1两,麦门冬1两,防风1两,牡蛎1两,远志1两,茯神5两,大枣20枚。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分2服,相去如行5里许。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酢物。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惊劳失志,总由心肾不交,虚风内动所致。故以茯神、远志交通心肾,龙骨、牡蛎镇摄虚风,桂心、防风遍达肝气,麦冬、甘草、大枣滋益心脾,则虚风无隙可入矣。
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医方类聚》卷八十四引《王氏集验方》:桂心汤
《外台》卷七引《古今录验》:桂心汤
处方:桂心半两,茱萸2两,芍药3两,当归2两,生姜半斤(无生姜以干姜5两代之)。
制法:上切。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取4升,每服1升,昼3夜1。
注意:忌生葱。
摘录:《外台》卷七引《古今录验》
《外台》卷七引《集验方》:桂心汤
《外台》卷十六引《范汪方》:桂心汤
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外台》卷七引《集验方》:桂心汤
用法用量:桂汤(《千金》卷八)、紫桂汤、桂心散(《圣济总录》卷七)。《圣济总录》本方用桂二两(削去皮),浓煎,去滓,涂儿五心,常令湿。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芍药1两,干姜(炮)半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入童便1合搅匀,空腹分温2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普济方》卷三九五:桂心汤
处方:甘草(炙)3两,牡蛎(煅赤)3两,芍药3两,桂心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除热止痢。主小儿利下吐逆,壮热,数日不止,不得乳哺,或形羸困疲者。
用法用量:1岁儿,水1升,纳4方寸匕,煮2合,顿服,日2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3分,黄耆(去芦头,锉,炒)3分,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体痛,手足疼,心热腹满,胸中少气,客热,头痛欲吐,恍惚多忘,小便赤涩,或多余沥,卧不安席。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夜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1两,大黄(略炮)1两,桔梗(锉,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木香1两,白术1两,当归(切,焙)1两,槟榔1两,赤芍药1两,高良姜(锉,炒)半两,芎藭半两,枳实(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桂心汤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桂心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桂心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桂心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3分,升麻1两,防风(去叉)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芎藭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加竹沥半合,再煎2-3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1两,黄耆(锉)1两半,芎藭1两,当归(切,焙)2两,赤芍药(锉)1两半,甘草(炙)1两,人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圣济总录》卷一七○: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1分,五味子半两,当归(切,焙)1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1月及100日儿,每服1钱匕,用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分温2服,半年至1岁儿,准前煎作1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
《鸡峰》卷十一:桂心汤
处方:紫苏叶2两,桂1两,黄橘皮3钱,桔梗3钱,甘草半两,细辛半两,附子半两,半夏、人参。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气逆行,乘于心之肺心痛。心痛不得卧,动则痛甚,面色不变,其脉涩。
摘录:《鸡峰》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桂心汤
处方:桂(去粗皮)1两,牛膝(去苗,酒浸1宿,锉,焙)1两,芍药1两,当归(锉,焙)1两,威灵仙(去土)1两,杜仲(去粗皮,酒浸,锉,炒)1两,芎藭1两,大黄(锉,炒)1两。
制法:上为粗末。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桂心汤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