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桂心丸

目录

《上清紫庭追劳仙方》:桂心丸

熟地黄3两,干漆5钱(),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三尸九虫。

用法用量:每服10,米饮送下。

摘录:《上清紫追劳仙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桂心丸

:桂(去粗皮)1两,当归(锉,)1两,赤白芍)1两,延胡索)1两,芎藭1两,生地黄)1两,硇砂半两,芫花根1斤(冬日采,洗,锉碎),米5斤。

制法:上先以芫花根3分减2,去,入硇砂,又减半,下诸药末为,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诸及产后病。

用法用量:产后运烦闷,童便赤马通,磨下1;产后败,脚肿痛,生姜、童便磨下;痛,薄荷汁、热磨下;腹胀及痛,生地黄汁同热磨下;平常,葱、磨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桂心丸

:桂(去粗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痛不可忍。小儿饮杂果,腹胀气急

用法用量:《卫生总微》本用法:饭为,如绿豆大。每服五,熟水送下,未愈再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七:桂心丸

:桂(去粗皮)1两,诃黎勒(,去核)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1两,上锉细,掘地作坑子,用炭烧赤,吹去灰,以酽1盏,并药投于坑子中,急以瓷碗热盖,土培,匀令漏,待冷即取出,干,入后药。干姜)1两,豆蔻(去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1两,木香1两,阿魏(研)1分,槟榔,锉)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半两,朴消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小豆大。

功能治:胁助痛,冷,或食冷物不消,或块聚不转,肋胀闷刺痛,霍乱

用法用量:每服20,以温送下。初服急200-300步,又服20,掣两脚各20-30下,贴膝便坐,也。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七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桂心丸

:桂(去粗皮)3分,茯苓(去黑皮)3分,赤石脂3分,黄连(去须,)1两,麦)半两,陈)半两,石斛(去)半两,干姜)半两,当归(切,)半两,人参半两,附子裂,支皮脐)半两,蜀椒(去出汗)半两,龙骨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胃气虚,飧泄不止,饮食不消,雷鸣 (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30,空送下,米饮亦得,日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桂心丸

:桂(去粗皮)5分,吴茱萸(汤洗,干,)3两,白薇1分,干姜)1两,乌头裂,去皮脐)半两,蜀椒(去者,)3分,芎藭1两,防葵半两,白芷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寒疝,胸胁支满,食饮不化,脐 (疒丂)痛。呕逆,痉,脐强急,不得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10,食前温送下。

注意:忌生葱、猪肉、冷水。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圣济总录》卷一○一:桂心丸

:桂(去粗皮)1两,旱莲子草1两,香白芷1两,菊花1两,旋覆花1两,巨胜子1两,荜澄1两,牛膝浸,去皮)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髭发枯槁。

用法用量:每服30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医略六书》卷三十:桂心丸

:桂1两半,人参1两半,熟地5两,茯神1两半(去木),柏仁3两(),远志1两半,辰砂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

功能治:产后惊悸,虚弦细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气虚心阳亏损,而心气不振,失养,故惊悸不安焉。桂以振心阳人参扶元以补心气,熟地补明,茯神湿志,远志,柏仁养朱砂镇坠心气以安也。蜜下,使充,则虚寒,而心阳振发,心气自雄,安有惊悸不已之患乎。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普济方》卷二十八:桂心丸

:桂(去粗皮)1两,细辛(去苗芦)1两,白芷1两,防风(去叉)1两,干姜)1两,甘草)1两,芎藭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合邪,清涕多,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普济》卷二十八

方出《圣惠》卷四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六○:桂心丸

:桂1两,不蛀皂荚5挺(去黑皮,涂黄焦,去子),栝楼1枚(全者,令干),甜葶苈1两(隔纸紫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咳嗽中呀呷。

用法用量:每服15,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出《圣惠》卷四十六,见《普济》卷一六○

《圣惠》卷四十二:桂心丸

:桂1两,川椒3两(去者,微去汗),甘草3分(微赤,锉),当归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附子1两(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上气咳逆,中坚,往来热,令人羸瘦,不能饮食,或时下痢,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以生姜橘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圣惠》卷五十一:桂心丸

:桂半两,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人参半两(去芦头),川大黄半两(锉碎,微),半夏1两(汤浸7遍去滑),干姜1两(裂,锉),巴豆20枚(水1日,去皮令黄),附子1两(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末,研巴豆令匀,炼蜜为,如小豆大。

功能治:留饮,宿食不化,腹胀闷,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5,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圣惠》卷六十六:桂心丸

:桂1分,黄耆半两(锉),礜石(炼了者)1分,独活半两,芎藭1分,川大黄半两(锉碎,微),乌半两(,去皮脐),川椒100粒(去者,微去汗),虎胫半两(涂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蝼蛄瘘,疼痛出脓

用法用量:每服20,空及晚食前以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圣惠》卷七十二:桂心丸

:桂3分,夜明砂3分(微),砒霜1分,斑蝥1分(糯米拌,黄,去翅足),硇砂3分(细研),甘草3分(微赤,锉),皂荚1分(去黑皮,涂令黄,去子)。

制法:上为末,用软饭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月水久不通,四肢状如枯木,上气咳嗽烦闷,涕唾稠粘,少食多睡。

用法用量:每服3,于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济总录》卷五十五:桂心丸

:桂(去粗皮)1两,赤石脂半两,干姜)半两,蜀椒(去者,出汗)3分,乌头裂,去皮脐)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小豆大。

功能治:久痛。

用法用量:每服5,空、日午、夜卧用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圣惠》卷四十四:桂心丸

:桂2两,干姜2两(裂,锉),丹参3两,杜仲3两(去粗皮,微黄,锉),牛膝3两(去苗),续断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五种痛并冷痹。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方出《千金》卷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桂心丸

:桂半两,白石英2两半,麦门冬2两半,实2两半,白鲜皮2两半,贝母2两半,茯神2两半,槟榔仁2两半,天门冬2两半,车前子1两,人参1两半,前胡1两半,橘皮1两半,白薇1两半,杏仁1两半,郁李仁3两,桃仁5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积热发,上冲不得息,欲死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服10,加至30,1日2次,以竹叶饮送下。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本虚实,故用桂、石英、人参茯神、天麦二冬固本滋津;前、杏、、贝、白薇白鲜皮槟榔车前、郁李、桃仁分调而顺下之。更以竹叶饮子清润诸味,但加生姜之辛而下前,上下开泄也。

摘录:出《千金》卷十七,见《普济》卷一八三

《圣惠》卷七十二:桂心丸

:桂半两,赤芍药半两,土瓜半两,黄芩半两,汉椒1分(去者,微去汗),干漆半两(捣碎,令烟出),当归半两(锉,微),川大黄1两(锉碎,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月水不利,忧郁,下支满,上攻,疼痛,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惠》卷四十六:桂心丸

:桂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研如膏),甘草1分(微赤,锉),干姜1分(裂,锉),百合1分,麦门冬半两(去)。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羊枣大。

功能治:咳嗽咽喉,语无声音。

用法用量:以绵裹1,徐津,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圣惠》卷七十九:桂心丸

:桂半两,没药半两,槟榔半两,干漆3分(捣碎,令黄烟出),当归半两(锉,微),赤芍药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鳖甲1两(涂令黄,去裙襕),延胡索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京三棱1两(微,锉),牡丹半两,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产后积聚成块,上攻,或时热,四肢羸瘦烦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以温送下,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八十一:桂心丸

:桂1两(为末),芫花1两(为末),香2挺(为末),木香1两(为末)。

制法:上药以酽2升,先煎芫花为膏,次入木香、桂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产后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0,以热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圣惠》卷四十九:桂心丸

:桂3分,川乌头1两(裂,去皮脐),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3分,槟榔3分,木香半两,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当归3分(锉,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痃气急痛,木思饮食,体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20,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五十:桂心丸

:桂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1两,诃黎勒皮1两,木香1两,昆布(洗去咸味)1两,琥珀(细研)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1两,白术1两,干木瓜(去瓤)1两,沉香1两,鸡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五咽喉不利,难下饮食,胸俱闷,或时呕

用法用量:每服30,以生姜汤送下。或如弹子大,绵裹1,不问早晚,含化津亦得。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四十九:桂心丸

:桂1两,诃黎勒皮1两,白术1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橘皮2分(汤浸,去白瓤,),附子3分(裂,去皮脐),干姜3分(裂,锉),防葵3分,吴茱萸3分(汤浸7遍,干,微),鳖甲1两(涂令黄,去裙襕),木香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痃癖,不能食,中痛,时嗽,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以生姜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外台》卷七:桂心丸

:桂2两,乌头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卒痛。

用法用量:每服3,渐加之。

注意:忌生葱、猪肉

摘录:出《肘后》卷一,见《外台》卷七

《圣惠》卷四十四:桂心丸

:桂3分,干姜半两(裂,锉),丹参1两,杜仲1两(去粗皮,微黄,锉),牛膝1两(去苗),附子3分(裂,去皮脐),续断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损,脚冷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桂心三物汤

下一篇 桂心半夏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