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疔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拔疔散
处方:硇砂 白矾 朱砂 食盐(用铁锈刀烧红,将白矾,食盐放于刀上煅之)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牙疔,生于两旁牙缝,肿起一粒,形如粟米,痛连腮项。
用法用量:搽患处。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疡科捷径》卷上:拔疔散
处方:水银3钱,火消3钱,月石3钱,食盐2钱,皂矾2钱,白砒2钱,胆矾3钱,硇砂2钱。
用法用量:上药倾入阳城罐内,微火结胎,次用粗瓷盆1只,将阳城罐覆于盆上,以盐泥封固,另用木桶1只,倾入凉水,将瓷盆砖衬安好,再用粗瓦钵1个,中底凿1圆孔,套于阳城罐底,以炭火架于钵内,煅炼3炷香为度。
摘录:《疡科捷径》卷上
《顾氏医径》卷六:拔疔散
《外科传薪集》:拔疔散
《专治麻痧初编》卷六:拔疔散
处方:番硇砂1钱,白丁香1钱,蟾酥(酒化)1钱,轻粉1钱,大蜈蚣1钱,全蝎(酒漂)1钱,朱砂1钱,雄黄1钱,金顶砒5分,麝香3分,乳香6分。
制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取活川山甲血,或甲中油杵成膏,如麦粒大,针透疔根,插入1粒,候四边裂缝,是疔根动摇,即可拔去。若针刺无血,插药干枯,脓汁不变,终无生理。
摘录:《专治麻痧初编》卷六
《重刊刺疔捷法》:拔疔散
处方:蟾酥1钱,牛黄5分,辰砂5分,白及2钱,蜗牛10个,蜣螂10个,蛔虫1条,梅片2分,霜梅1个。
用法用量:将蛔虫捣糊,敷疮周围,留疮口发出毒气,又将上各药研末,敷之。3日内可医,至3日外不治。
摘录:《重刊刺疔捷法》
《良方集腋》卷下:拔疔散
处方:白蜡2两(切为粗末),乳香3两(去油,研极细),黄蜡10两(刮为粗片),没药3两(去油,研极细),铜绿5两(研细,过绢筛,再研至无声为度),百草霜5两(须先刮净锅底,专烧茅柴、百草,取烟煤用之,如杂以别种柴烟煤则不验;研细,过绢筛,再研至无声为度),松香20两(用桑柴灰煎汁,澄清,入松香煮烂,取出纳冷水中,少时,再纳灰水中,煮以色白如玉为度),麻油6两。
注意:忌荤腥辛辣、沸汤、大热、生冷、发物、面食、豆腐、茄子、黄瓜、酒、水洗、恼怒、房事。
摘录:《良方集腋》卷下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拔疔散
《痘麻绀珠》卷十八:拔疔散
《辨证录》卷十三:拔疔散
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红线除,2剂疔疮散,3剂痊愈,不必4剂,毒尽而肉生也。
若已溃烂,加当归2两。
各家论述:《医林纂要》:此方主血分而兼气分。紫花地丁解毒泻火,以丁治疔;菊花泻火而兼辛散之意。
摘录:《辨证录》卷十三
《重刊刺疔捷法》:拔疔散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拔疔散
《同寿录》卷四:拔疔散
《痘学真传》卷七:拔疔散
《外科全生集》(二酉山房版):拔疔散
《金鉴》卷六十五:拔疔散
制法:用铁锈刀烧红,将白矾、食盐放于刀上煅之。择丁日午时,共研为细末,收之。
功能主治:化硬搜根。主牙疔,生于两旁牙缝,肿起一粒,形如粟米,痛连腮项;黑疔,兼麻痒,破流血水,疼痛异常;痘疔,色紫黯黑硬如石,诸证蜂起,难灌脓。
用法用量:治牙疔、黑疔,俱用银簪尖挑破,以见血为度,搽拔疔散,再以蟾酥丸噙化,徐徐咽之;治痘疔,急用银钩钩破,去净恶血,随以苦茶漱口,搽拔疔散,再以冰片、硼砂、青黛、黄连、薄荷、荆芥、炒僵蚕,共为细末,吹之。
摘录:《金鉴》卷六十五
《仙拈集》卷四:拔疔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