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干姜散

目录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干姜散

干姜15克(裂,锉)桂13克 款冬15克 细辛0.9克 白术0.9克 甘草0.9克(微赤,锉)附子30克(裂,去皮、脐)五味子0.9克 木香0.9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

功能治:治短气胸不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入大枣2枚,至150毫升,去滓温服,每日三次。

摘录:《太平圣惠》卷四十六

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普济方》卷二○五:干姜散

干姜半两(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干,微),白术2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食后呕逆,胸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热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出《圣惠》卷五十,见《普济》卷二○五

《圣惠》卷七十九:干姜散

干姜半两(裂,锉),当归半两(锉,微),川椒半两(去者,微去汗),白术1两,艾1两(微),熟地黄1两,缩砂半两(去皮),甘草半两(微赤,锉),赤石脂1两。

功能治:产后脓痢,中痛,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上为细。每服3钱,以粥饮调下,日3-4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惠》卷九十三:干姜散

干姜1分(裂,锉),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1分(微赤,锉),诃黎勒半两(,用皮),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暴痢腹痛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薤白1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干姜散

干姜)半两,诃黎勒(去核)半两,白矾(烧汁尽)半两,丁香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脾脏有积,霍乱吐逆。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饭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干姜散

干姜1两,槲白皮(姜汁5度)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一切赤白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食前温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干姜散

干姜)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齆

用法用量:以少许吹入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圣济总录》卷一二三:干姜散

干姜裂)1分,半夏(汤洗7遍)1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悬痈肿,生息肉

用法用量:盐豉和涂患处。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圣济总录》卷一四○:干姜散

干姜末、盐各等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去毒。毒箭所伤。

用法用量:疮上,毒自出。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济阳纲目》卷一○○:干姜散

干姜2两,人参1两半,甘草1两半,细辛1两半,麦门冬1两7钱半,桂1两7钱半,当归1两7钱半,远志1两,吴茱萸5钱,蜀胡椒7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胃虚,面浮身枯,诸皆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调服

摘录:《济阳纲》卷一○○

《圣惠》卷二十:干姜散

干姜半两(裂,锉),当归3分(锉、微),桂半两,生地黄1两,细辛半两,茯苓半两,吴茱萸1分(汤浸7遍,干,微),赤芍药半两,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痛闷乱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半中盏,半中盏,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

《千金》卷十五:干姜散

:法1升,干姜1升,豉1升,蜀椒1升,大麦糵1升。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治:意冥然,忘食,胃寒不能食。

用法用量:食后服5匕,1日3次。以能食为度。

摘录:《千金》卷十五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三因》卷十六:干姜散

干姜半夏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悬痈热,暴肿。

用法用量:以少许着上。

摘录:出《千金》卷六,见《三因》卷十六

《圣惠》卷五十九:干姜散

干姜2两(裂,锉),栀子仁14枚。

制法:上为

功能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薤白7,豉半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四十六:干姜散

干姜

干姜半两(裂,锉),桂半两,款冬半两,细辛3分,白术3分,甘草3分(微赤,锉),附子1两(裂,去皮脐),五味子3分,木香3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嗽,呼吸短气胸不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干姜汤(《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圣惠》卷五十九:干姜散

干姜3两(裂,锉),附子1两半(裂,去皮脐),龙骨2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久冷痢,食不消化,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乌梅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医心方》卷五引《效验方》:干姜散

干姜2分,桂1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治:中不利。

用法用量:取如大豆许,以绵裹,塞中,觉中热便去之。

摘录:《医》卷五《效验

《圣济总录》卷一二○:干姜散

干姜)1两,白矾(烧)1两,蛇床子(微)1两,甘草,锉)1两,细辛(去苗)1两,蜀椒(去出汗)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藜芦(去芦头)1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虫蚀牙齿动摇,挺出隐痛。

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热调,热漱冷吐,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惠》卷五十九:干姜散

干姜3分(裂,锉),黄连3分(去须,微),桂3分,木香半两,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当归3分(锉,微)。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脓痢,腹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外台》卷二十五引《古今录验》:干姜散

干姜1分,黄连1分,桂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肠澼,溏便脓

用法用量:匕,着糜中食,1日3次。

多脓,加姜;多,加桂。

注意:忌猪肉、冷水,生葱。

摘录:《外台》卷二十五《古今录验》

《医心方》卷九引《效验方》:干姜散

食茱萸1两,干姜1两,白术1两,甘草1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治:冷,食后吐水,洗洗如浆,食羹即剧。

用法用量:每服匕,用或汤送下,1日3次。

摘录:《医》卷九《效验

《医心方》卷五引《古今录验》:干姜散

干姜雄黄

制法:上各为细末,分下筛。

功能治:

用法用量:取如米,着上,1日2次。

摘录:《医》卷五《古今录验》

《赤水玄珠》卷九:干姜散

姜炭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童便调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普济方》卷九十八:干姜散

栀子甘草地黄细辛茯苓吴茱萸、芍药、芎、干姜当归、桂

功能治:贼风中绞痛,并尸遁注,发作无时,发即抢胀满,胁下如锥刀刺;并少阴伤寒

用法用量:上(父)咀,水、服。

摘录:《普济》卷九十八

《卫生总微》卷十:干姜散

干姜末。

功能治:小儿水泻无度。

用法用量:粥饮调下半钱或1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圣惠》卷七十九:干姜散

干姜1两(裂,锉),人参半两(去芦头),壳半两(麸微黄,去瓤),白术3分,神曲1两(微黄),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产后下痢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日3-4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干姜散

干姜裂)1分,黄连(去须)3分,人参3分,肉豆蔻(去壳)1枚,当归(锉,)3分,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5遍)半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小儿下痢脓腹痛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以粥饮调下,空、午后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干姜散

干姜)1两,细辛(去苗)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椒目半两,猪苓半两,小麦)2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妊娠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匕,温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干姜建脾散

下一篇 干姜柴胡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