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抱龙丸

目录

      《中国药典》:抱龙丸

      茯苓50g 赤石脂25g 广藿香38g 法半夏31g 陈皮25g 厚朴25g 薄荷31g 紫苏叶31g 僵蚕(姜制)31g 山药25g 天竺黄38g 檀香25g 白芷25g 砂仁25g 防风31g 荆芥38g 白附子31g 独活31g 白芍25g 诃子(去核)25g 荜茇25g 白术)38g 川芎)31g 木香25g 朱砂47g 天麻25g 香附(四制)25g

      性状:为棕褐色的大蜜香,味甘、辛、辣。

      炮制:上二十七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茯苓等二十六味粉碎成细粉,与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30g制成大蜜,即得。

      功能治:祛。用于小儿吐乳腹泻

      用法用量:服,一岁以一次1,一岁至二岁一次2,一日2~3次。

      规格:每重1.5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抱龙丸

      雄黄(研)120克 白石英(研)生犀角 麝香(研)朱砂(研)各30克 藿香60克 天南星牛胆制)500克 牛黄(研)15克 阿胶(碎,如珠)90克 金箔(研)银箔(研)各50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入已研药令匀,用温汤搜和为,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实,头昏眩,胸烦闷,不宁,恍饱惊悸,涎壅塞;及中暑烦渴,阳毒狂躁。

      用法用量:每服1,食后用新汲水化破,入盐少许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六

      《小儿药证宜诀》卷下:抱龙丸

      :保(《增补拾遗论》卷四)。

      :天竺黄30克 雄黄水飞)3克 辰砂 麝香(各研)各15克 天南星120克(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锉,干用)

      制法:上药为细末,甘草水和,如皂子大。

      功能治:小儿伤风瘟疫,身热昏睡粗,风热咳嗽,惊抽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

      用法用量:温水化服。百日小儿,每分作三至四次服,五岁一至二;大人三至五。伏用盐少许,嚼1~2,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甘草和药尤佳。一法用浆水或新水浸天南星三日,候透软,三五沸,取出乘软切,去皮,只取白软者,薄切黄色,取末240克,甘草75克,拍破,用水500毫升浸一宿,慢至250毫升,去滓,旋旋洒入天南星末,慢研之,令甘草水尽,人余药。

      摘录:《小儿药宜诀》卷下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抱龙丸

      赤小豆120克(略五灵脂 香 破故纸(狗脊(烧去毛)木鳖子(去壳)海桐威灵仙 地龙草乌(米泔浸三日,净洗,去皮、尖)各30克

      制法:上药为末,糊为,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治:脏虚,风寒湿流注腿膝,步艰难,渐成湿,足上气喘急,小不仁,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50,空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三因极一病论》卷三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二:抱龙丸

      琥珀 人参 天竺黄 檀香茯苓各21克 甘草)30克 实(麸)15克 辰砂(水飞)75克 白山药250克()牛南星()15克 金箔50

      制法:上各味为细末,和匀,取新汲水为,如芡实大,阴干。

      功能治:祛化痰,镇解热。婴孩诸惊,四时温疫邪热,以致烦躁不宁,气急,疮疹欲出发搐。

      用法用量:用葱白汤或薄荷汤送下,壅嗽甚,姜汤调化服。

      摘录:《法附余》卷二十二

      《医方一盘珠》卷八:抱龙丸

      :明雄黄4.5克 辰砂4.5克 星15克 明天麻(姜汁)9克 竺黄9克 麝香1.5克

      制法:上药共为末,薄荷汤为

      功能治:小儿发热喘。

      用法用量:每服0.3~1克,温水送下。

      冬月加麻黄款冬甘草各6克。

      摘录:《医一盘珠》卷八

      《幼科直言》卷四:抱龙丸

      赤芍药3钱,贝母5钱(去),僵蚕1两,防风2两,天麻5钱,钩藤1两,薄荷1两,壳1两,桔梗1两,星2两,陈皮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龙眼核大,朱砂为衣。

      功能治:小儿着惊吓,伤青,四肢摇动。

      用法用量:《绛囊撮要》有茯神、天竺黄,无僵蚕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种痘新书》卷十二:抱龙丸

      南星(用南星入乌牛,吊于处阴干,又换1牛胆,连换7,阴干,不可见日)5钱,天竺黄(中有者)5钱,雄黄(明红者)3钱,朱砂(大者)4钱,青礞石(用消和匀,入银锅过,出尽金色可用,研作灰尘)6钱,天麻4钱,花粉5钱,僵虫3钱,防风4钱,甘草2钱,琥珀5钱(有此固佳,无此亦可)。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如龙眼核大。

      功能治:痘。一切惊发搐。

      用法用量:用汤磨银器化下。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一盘珠》卷八:抱龙丸

      :明雄黄1钱半,辰砂1钱半,星5钱,天麻(姜汁)3钱,竺黄3钱,麝香5分。

      制法:上为末,薄荷汤为

      功能治:小儿发热喘。

      用法用量:服。

      冬月,加麻黄款冬甘草各2钱。

      摘录:《一盘珠》卷八

      《医略六书》卷二十二:抱龙丸

      :银粉3两,朱砂3两,乳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

      功能治:狂妄不止,浮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井水送下。

      各家论述:虚阳浮越,心气不降,失其运用之权,故狂妄不能自安焉。银粉降离归坎,朱砂乳香血脉以荣心血也。以白蜜,益虚润澡;下以井水,化热归原,使虚阳下蛰,则心气自宁,而志得安,安有狂妄不退者乎。此镇坠浮越之,为虚阳狂妄之专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二

      《集验良方》卷五:抱龙丸

      :白附子)1两,星(姜)1两,羌活1两,僵蚕,去嘴)1两,前胡1两,橘红2两,天竺黄2两,天麻1两(纸包),青皮)1两,全蝎(米)1两,黄芩(生)1两,花粉2两,生黄连1两,薄荷1两。

      制法:炼蜜为,辰砂为衣,重5分。

      功能治:小儿一切积热惊痫

      摘录:《集验良》卷五

      《卫生鸿宝》卷三引计元让方:抱龙丸

      星(9套)1两,天竺黄5钱,辰砂(水飞)2钱,雄黄(用水莱菔)1钱,麝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另用麻黄款冬甘草各5钱,汤去滓,慢成膏,和末药为,如芡实大。

      功能治:急惊癫痫涎壅盛,胎惊钓,咳嗽喘息,搦搐惊悸。

      用法用量:每服1薄荷汤化下。

      各家论述:蒋仲芳曰:镇惊化痰,安开窍,制抱龙之义也。然恐病轻药重,朱、雄过于镇坠,麝香惊入窍。此之妙,之以膏,麝香麻黄之辛,窍之惊尽出;朱,雄得甘草和缓,镇坠之性和平,咳嗽喘,不治悉愈,其则同,其效远胜矣。

      摘录:《卫生鸿宝》卷三计元让

      《良方续录》卷下:抱龙丸

      :陈星(熔化)2两5分,天麻)2两5分,白附)2两5分,辰砂(水飞)2两5分,僵蚕去嘴)2两5分,钩藤2两5分,薄荷(晒)3钱,防风3钱,天竺黄3钱,乳香去油)1钱5分,全蝎浸,去翅足、物净,再用洗,)1钱5分,蝉蜕(去翅足,,净末)2钱,西黄5分,冰片5分,琥珀5分,雄黄水飞)4钱。

      制法:上为细末,用六神曲2两为末打糊,先将熔化星拌药,酌量加糊为金箔为衣,每重5分,阴干收贮。

      功能治:小儿急慢惊

      用法用量:每服1岁,1岁外1,2岁以上2-3水化下。

      摘录:《良续录》卷下

      《青囊秘传》:抱龙丸

      :西牛黄2钱,明雄2钱,朱砂2钱,远志2钱,茯神1两,星1两,天竺黄5钱。

      制法:上为末,将化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窍,不时昏晕,妄见妄闻,痫发,及小儿急慢惊

      用法用量:服。

      摘录:《青囊秘传》

      《育婴秘诀》卷二:抱龙丸

      :水银2两,1两5钱(熔化,入水银制死)。

      制法:以柳枝烧成珠,又入朱砂末、乳香末各1两在,乘热用柳木槌擂匀,为芡实大。

      功能治:安如见生人、异扮人、或六畜跳跃异者。或鬼恶状者、或迅雷击鼓、一切大声使儿客忤者;或小儿病日深成痫,但见闻原忤之例即发。

      用法用量:每服1,空水化下。服后令睡,不可惊动。或作小服亦妙。

      摘录:《育婴秘诀》卷二

      《治痘全书》卷十三:抱龙丸

      :天竺黄1两,南星5钱,人参2钱,辰砂3钱(水飞7次),雄黄3钱,珍珠3钱,琥珀3钱,檀香2钱,木香1钱,沉香1钱,麝香2钱5分,金箔20

      制法:上为末,甘草汁为,如大豆大。

      功能治:小儿惊潮搐,四时瘟疫,身热昏睡涎壅盛,风热喘嗽,烦躁不宁,并痘疹欲出先惊搐,及蛊毒中暑

      用法用量:每服1,婴儿半

      各家论述:《医考》:明者可以安,故用琥珀珍珠;重者可以去怯,故用辰砂、金箔窜可以利窍,故用雄黄、沉、檀、木、麝;甘温可以固元,故用人参;辛可使,故用南星;凉可使清热,故用竺黄。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百一》卷十九:抱龙丸

      人参

      人参1两,雄黄)1两,郁金2两,白茯苓2两,藿香2两,甘草2两,山药4两,朱砂2两(一半为衣),全蝎半两,麝香1钱,子1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成,每1两分作6朱砂为衣,10金箔1

      功能治:小儿惊。

      用法用量:人参(《普济》卷三七三)。

      摘录:《百一》卷十九

      《扶寿精方》:抱龙丸

      :南星(汤,去皮脐,锉,微,为末,入黑黄牛胆中,悬处阴干,春夏5钱,秋冬6钱)3钱,白茯苓(去皮)3钱,山药3钱,天竺黄1钱5分,雄黄水飞,另研)1钱5分,琥珀猪胆浸1宿,,研)1钱5分,麝香1分,朱砂水飞,另研,为衣)。

      制法:上为细末,腊月取雪,新坛盛,埋土中,药取1碗,甘草3钱,汁为;如无雪水,新汲水亦可,和匀如芡实大,阴干。

      功能治:小儿惊悸,嗽,痘疹。

      用法用量:葱头、薄荷汤送下。嗽,姜汤送下;痘疹见,白汤送下;惊不安,汤送下。

      摘录:《扶寿

      《片玉痘疹》卷六:抱龙丸

      星(腊月取牯牛胆大者1枚,用南星去皮,为末,倾出胆汁相和,再入中悬挂天德方上,自阴干收用)4钱,天竺黄5分,牛黄2钱,辰砂2钱,雄黄5分。

      制法:上为末,甘草蒸饼服。

      功能治:小儿痘已收靥,余热不退,慢惊发搐。

      用法用量:服。

      注意:不用麝香,以痘疮忌故

      摘录:《痘疹》卷六

      《片玉心书》卷五:抱龙丸

      :牛南星5钱(腊月取牛胆1个,将南星去皮脐,研为末,放于牛胆中,阴干备用),天竺黄1钱,辰砂1钱,琥珀3分,牛黄2分,麝香半分,珍珠3分,白檀香3分,实3分,壳3分。

      制法:上为末,山药打糊为,如黄豆大,金箔为衣。

      功能治:壮热昏睡粗,或盛壅嗽,惊抽搦。

      用法用量:潮热汤化下;惊薄荷汤送下;咳嗽,白水送下。

      摘录:《书》卷五

      《家庭治病新书》:抱龙丸

      琥珀7钱,壳1两,生甘1两,怀山药1两,星1两,茯苓1两,月石1两,雄黄5钱,天竺黄5钱,沉香5钱,辰砂3钱,麝香5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每重1钱,金箔为衣,蜡护。

      功能治:小儿急惊,搐搦,口噤者。

      摘录:《家治病新书》

      《幼幼新书》卷八引《灵苑方》:抱龙丸

      天南星1斤(生),朱砂(细研,水飞)1两,紫石英(研,)1两,白石英(研,)1两,犀角(锉末)1两,牛黄(研)半两,阿胶(锉碎,如珠子)半两,藿香半两,麝香(研)半两,金箔50雄黄(水磨通明者)4两(研)。

      制法:上为细末,更入乳钵研如粉,以黄牛胆45个,取汁为,如樱桃大。

      功能治:解一切热,化风大人小儿风痫惊痫,阳毒狂躁;及心热惊悸,夜卧不安,胸头痛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1,以盐1捻,和药细嚼,新水吞下。如牛胆少,以水相和,诸疾服之,清凉如雪,便觉精神爽快也。

      摘录:《幼幼新书》卷八《灵苑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抱龙丸

      :腊月黄牛胆1枚,天南星去皮脐,捣为细末,填满中,紧系,通处阴干。去皮取药,每1两入后药)10金箔(小者)10银箔(小者)10砂1钱半,龙1麝香1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凉压惊。小儿风热壅毒,滞塞。

      用法用量:中黄牛胆,《普济》作“猪胆”。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简明医彀》卷六:抱龙丸

      :南星(腊月牛胆,制多次佳)4两,天竺黄(另研)1两,朱砂水飞)5钱,雄黄)5钱,甘草7钱,麝香5分(未出痘不必加),牛黄陕西,千层)5分,琥珀5分。

      制法:上和匀,取腊雪水或早首汲井水,另甘草汁为,如芡实大。

      功能治:小儿伤风发热变蒸,惊壅,喘急咳嗽;及大人

      用法用量:每服1,临睡薄荷汤化下,病急多服。伤风,姜、葱、紫苏汤下,取汗。大人每服3-5。如,用竹沥入姜汁数匙化服,姜汤亦可。惊后调理,初生至长,微有不快,即宜服。

      摘录:《简明医彀》卷六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抱龙丸

      黄芩(去黑)1两,大黄(锉,)1两,黄药子1两,生地黄)1两,兰1两,甘草,锉)1两,雄黄(研)半两,龙(研)1钱,麝香(研)1钱。

      功能治:毒。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牛胆汁为,如弹子大。每服1,冷盐汤嚼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局方》卷六:抱龙丸

      雄黄(研,)4两,白石英(研,)1两,生犀角1两,麝香(研)1两,朱砂(研,)1两,藿香2两,天南星牛胆制)16两,牛黄(研)半两,阿胶(碎,如珠)3两,金箔(研)50银箔(研)50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者药令匀,用温汤为,如鸡头子大。

      功能治:壅实,头昏眩,胸烦闷,不宁,恍惚惊悸,涎壅塞;及治中暑烦渴,阳毒狂躁。

      用法用量:每服1,用新汲水化破,入盐少许,食后服。

      摘录:《局》卷六

      《虺后方》:抱龙丸

      :大南星1个(重1两以上者,更清水浸,剖作2,中间剜1小孔,巴豆肉3个,成,线扎定,外用),防风1两,荆芥1两,薄荷1两。

      制法:以清水南星,以南星无白点为度,取出,去豆不用,将南星捣如泥,为鸡头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治:小儿实证

      用法用量:每服1,用淡姜汤磨下。

      摘录:《虺后

      《玉案》卷六:抱龙丸

      星5分,琥珀5分,雄黄5分,朱砂5分,天竺黄6钱,全蝎6钱,麝香1钱,甘草2两(膏)。

      制法:上为末,甘草膏为,如芡实大。

      功能治:惊发搐,或身热。

      用法用量:每服1生姜汤化下。

      摘录:《案》卷六

      《古方选注》卷下:抱龙丸

      琥珀5钱,辰砂3钱,雄黄7钱(香麻油12时,再用水萝卜汁),星2两1钱,僵蚕4钱(,去嘴足),全蝎3钱(研末,用石榴1枚剜空,以无灰调末填入盖定,坐文上徐徐搅动成膏,取出冷用),牛黄1钱,麝香5分,天竺黄7钱,茯苓1两。

      制法:上药各为末,蒸饼金箔为衣。

      功能治:熄风化痰,镇惊发音,保守魂。惊魂升,搐搦不语。

      用法用量::本人参、草河车,人参抱龙”(见《饲鹤亭集》。

      各家论述:僵蚕全蝎薄荷辛以,天竺黄、星苦辛以泄风,辰砂、琥珀五脏、镇魂魄,雄黄之伏麝香骨髓伏痰金箔辰砂可镇胎惊,竺黄牛黄可发音声,赤苓、灯可止夜啼。集肝经之药复方,初无深义。一人参二钱五分,培植正气以御;草河车三钱五分(即蚤休草,切,黑稆豆制),能伏牛黄砂之毒,并可治惊祛,二味却有妙义,当篡入中。

      摘录:《古选注》卷下

      《诚书》卷八:抱龙丸

      远志(去)3钱,琥珀3钱,消3钱,人参5钱,紫河车(黑豆)5钱,甘草1钱,山药1钱,橘红1钱,天麻)1钱,茯苓1钱,辰砂6钱,麝香1钱,冰片3分,牛黄5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龙眼大,金箔为衣。

      功能治:四时感冒,瘟疫邪热烦躁不宁,气急,疮疹欲出,欲搐。

      用法用量:姜汤或汤,或麦门冬汤送下。

      摘录:《诚书》卷八

      《三因》卷三:抱龙丸

      赤小豆4两(略),五灵脂1两,香1两,破故纸()1两,狗脊去毛)1两,木鳖子(去壳)1两,海桐皮1两,威灵仙1两,地龙)1两,草乌(米泔浸3日,净洗,去皮尖)1两。

      制法:上为末,糊为,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治:脏虚,湿进袭,流注腿膝,步艰难,渐成湿,足上气喘息,小不仁,全不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50,空盐、任下。

      摘录:《三因》卷三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抱龙丸

      :小抱龙、加减抱龙、保

      :天竺黄1两,雄黄水飞)1钱,辰砂半两,麝香(各研)半两,天南星4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锉,干用)。

      制法:上为细末,甘草水为,如皂子大。

      功能治:伤风瘟疫,身热昏睡粗,风热塞壅嗽,惊潮搐,及蛊毒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小儿四时感冒,疮疹欲出发搐。

      用法用量:小抱龙(《局》卷十淳佑新增)、加减抱龙(《普济》卷三八七)、保(《增补拾遗》卷四)。本琥珀琥珀抱龙”(见《景岳全书》卷六十二);以金箔为衣,“金衣抱龙”(见《北京市中药成选集》)。

      各家论述:1.《育婴秘诀》:抱者,养也;龙者,纯阳之物,。小儿病则有热,热则生,上二虑之,制此以平木,防惊,此抱龙之义。

      2.《小儿药直快笺正》:是星、竺黄不过为热而设,然治不少,皆为实热壅言之,以小儿伤寒温热,每多热窒塞,故可通治。瘟疫,即今之所谓温病,然麝香开泄太重,此太多,宜大减之。又谓壮实小儿可以时服,则言之太过,后谓亦治室女白带,则带下每多湿痰凝滞,停积胞中所致,此能涤清热,所以可治。腊雪药,清温甚佳。

      3.《小儿药直决类释义》:此竺黄、星清热化痰雄黄解毒治惊痫麝香、辰砂芳香开窍而安;故适于小儿壅而致的急惊实证

      摘录:《小儿药直诀》卷下

      《斑疹备急》:抱龙丸

      牛黄抱龙

      天南星(锉里白者,生为末,腊月取黄牛胆汁和为,却入阴干,再为末)半斤,天竺黄2两(研),朱砂2钱(研,水飞),雄黄半两(研,水飞),麝香1钱(研),牛黄1研)。

      制法:上为极细末,甘草水为,如鸡头子大,窨干。

      功能治:一切风热中暑惊悸,疮疹欲出,多睡,咳嗽涎盛,面赤,手足冷,发温壮,睡中惊,搐搦不宁,洪数,头痛呕吐,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牛黄抱龙(《明医杂着》卷六)。《痘疹世医法》有“金箔”。

      摘录:《斑疹备急》

      《医部全录》卷四三二引《幼幼近编》:抱龙丸

      星1两,天竺黄7钱,辰砂5钱,雄黄5钱,直僵蚕5钱半,全蝎(去盐)5钱半,钓藤5钱半,天麻5钱半,牛黄1钱,麝香1钱,珍珠3钱(一琥珀)。

      制法:甘草膏为,如芡实大。

      功能治:小儿惊伤风,惊骇,惊动,热诸疾,,惊

      用法用量:每服1薄荷汤送下。

      摘录:《医部全录》卷四三二《幼幼近编》

      《痘疹一贯》卷二:抱龙丸

      琥珀3分,人参6分,白苓1钱,白附1钱,朱砂5分,牛黄3分,全蝎7分(去毒),僵蚕7分(),星1钱,黄连1钱,胡连1钱,甘草5分,黄芩1钱,麝香1分半,紫檀5分,天麻6分。

      制法:上为末,金箔10张为衣。

      功能治:小儿惊

      用法用量:薄荷金银汤送下。

      注意:痘症忌麝香

      摘录:《痘疹一贯》卷二

      《幼科直言》卷二:抱龙丸

      :陈星2两,天麻5钱,钩藤5钱,全蝎3钱(去尾尖及子,洗净),僵蚕5钱(微),陈皮5钱,川贝母5钱(去)。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每重5分,朱砂为衣。

      功能治:痘症前后,咳嗽,有惊有

      用法用量:每服1,白滚汤送下。有表证伤风咳嗽者,淡姜汤化下。

      摘录:《幼科直言》卷二

      《幼科直言》卷三:抱龙丸

      :陈星4两,钩藤1两,桔梗2两,天麻2两,升麻5钱,陈皮1两,薄荷1两,僵蚕5钱,川贝母1两(去)。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治:痧症不拘前后,咳嗽,有有热者。

      用法用量:乳孩每服半,大者每服1,白滚水送下;若外感,用防风5分汤调下;若热,用竹叶汤调下。

      摘录:《幼科直言》卷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抱青丸

      下一篇 抱龙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