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附子粳米汤

目录

《金匮》卷上:附子粳米汤

附子1枚(),半夏半升,甘草1两,大枣10枚,粳米半升。

功能治:胜,和外。中寒,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用法用量:以水8升,米熟汤成,去滓温服1升,日3次。

各家论述:1.《金匮要略典》:下焦浊阴之,不特肆于阴部,而且逆于阳位,中土虚而堤防撤矣。故以附子阳驱阴,半夏降逆止呕,而尤赖粳米、甘、枣培令土厚,而使敛阴矣。

2.《古选注》:治以附子之温,半夏之辛,粳米之甘,使以甘草大枣缓而之,上可去止呕,下可温定痛。

摘录:《金匮》卷上

《证治要诀类方》卷一:附子粳米汤

:姜汁附子2钱(切作)。

功能治:中寒甚,呃逆不已,或复加以呕吐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宜加川椒、丁香各二十三粒。

摘录:《治要诀类》卷一

《湿病条辨》卷二:附子粳米汤

人参3钱,附子2钱,炙甘草2钱,粳米1干姜2钱。

功能治:脾虚土败,自利不渴,甚则者。

用法用量:以水5杯,取2杯,滓再1杯,分3次温服

摘录:《湿病条辨》卷二

《千金》卷二十:附子粳米汤

:中附子1枚,粳米5半夏半升,干姜1两,甘草1两,大枣10枚。

功能治:喜怒忧思,扰乱脏气,胸腹胀满,肠鸣走呕吐不食。

用法用量:上(父)咀。以水8升,药至米熟,去滓,分3次。

摘录:《千金》卷二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附子粥

下一篇 附子细辛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