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附子丸

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菖蒲《米泔浸一宿,锉,)矾石(令汁枯)蓖麻子仁(研)松脂(研)各30克 杏仁(去皮、尖、双仁,)60克 染胭脂15克

      制法:上七味,捣研为末,熔黄蜡和拈如枣核大。

      功能治:治耳聋,出脓疼痛;耵聍

      用法用量:针穿一孔子令透,塞中,日换一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宜明论方》卷一:附子丸

      附子川乌头(,二味通锉碎,,为末入药)官桂 川椒 菖蒲 甘草各120克 碎补(天麻 白术各6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湿痹阳虚阴盛,一身如从水中出。

      用法用量:每服30,空时用温下,日三服。

      摘录:《宜明论》卷一

      《圣惠》卷九十八:附子丸

      附子10枚(唯大者,以尖刀子于中可剜去1半),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硇砂1两(细研),阿魏1两(细研)。

      制法:上将朱砂硇砂阿魏相和,重研令匀,纳入附子中填实,然后将附子剜出末填于诸药末上,实筑。用钱许大纸子,以面粘盖附子。每一个附子,用大萝卜一枚完备者,剜下萝卜头可半许,剜却中,安附子,却将剜下萝卜头盖,后以竹签子紧密签定,和大麦面裹,约厚半指以来,以煻灰烧,候面焦熟为度,取出,去却萝卜,入臼。有剜出附子末填不尽者,亦同捣熟为度,梧桐子大。

      功能治:暖,益力。下元虚冷

      用法用量:每服10,空盐汤或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济总录》卷七十三: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2两,豆蔻(去皮)2两,桂(去粗皮)1两,吴茱萸(汤浸,干,)1两,丁香3分,木香半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黄,研)3两。

      制法:上除桃仁外,为末,入桃仁同研匀。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积冷痃吐清水,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20,空生姜橘皮汤送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1两,砂1两(研细如粉,留一半为衣),槟榔(锉碎)半两,丁香1钱,杏仁28枚,(去皮尖双仁,研成膏)。

      制法:上为极细末,和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砂为衣。

      功能治:,温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3-5,先嚼大枣1枚,裹药,后以少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附子丸

      附子1枚(裂,去皮脐),乌贼(去甲)1两,白石脂2两,丁香1分(),白矾(烧灰)半两,干姜)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室女月水过期,连绵不止,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米饮送下,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五十: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半两,赤石脂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久痢不愈,肠垢出。

      用法用量:每服20,空、食前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半两,木香)半两,当归(切,)半两,甘草)半两,干姜)半两,芍药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锉)1两,吴茱萸(汤洗,干,)1两,陈橘皮(去白,)3分,白术(锉,)3分,诃黎勒(,去核)3分,黄连(去须)1两半。

      制法:上为末,薄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产后虚冷,泄泻不止,脏腑冷痛,腹胀满闷。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外台》卷二引《张文仲方》:附子丸

      附子)、藜芦等分(含黄柏亦佳)。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伤寒毒攻喉咽肿痛;兼

      用法用量:每服1枚,汤饮送下。

      注意:忌猪肉、狸肉。

      摘录:《外台》卷二《张文仲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附子丸

      附子裂,入水少时,去皮脐)1两,干姜)1两,熟艾(微,为末)1两。

      制法:上为末,以新汲水调面拌和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一切冷痢。或患冷病。

      用法用量:每服2,用面1钱匕,以水1盏半化3-5沸,空服之。服后觉热,以饭压之。或患冷病,梧桐子大,每服30-50,空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半两,鸡子2枚(去黄取白)。

      制法:上先将附子为末,以鸡子白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休息痢及赤白痢

      用法用量:一时倾入沸汤数沸漉出,分作2服,米饮送下,空、日午各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圣惠》卷四:附子丸

      附子3分(裂,去皮脐),川乌头3分(裂,去皮脐),当归半两(锉,微),桂1两,荜澄3分,赤石脂3分,川椒半两(去者,微去汗),木香3分,茴香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小肠虚冷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0,以温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

      《圣惠》卷三十: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肉苁蓉1两(浸1宿,锉去皱皮,干),巴戟1两,防风3分(去芦头),当归1两,羌活3分,桂3分,萆薢3分(锉),酸枣仁3分(微),牛膝1两(去苗),木香3分,白蒺藜3分(微去刺),脂1两(微),鹿茸2两(去毛,涂微黄),石斛1两(去,锉),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白茯苓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伤惫,脚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空及晚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1两,甘草,锉)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寒湿濡泻,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空生姜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普济方》卷二二○引《朱氏博济方》:附子丸

      :大附子10两(用黑豆1升,水5升,不犯器,慢,候豆熟、附子软为度,切作子,令干),川芎6两,木瓜末、牛膝半斤,羌活4两。

      制法:上为末,蜜三斤和匀,如饧膏,梧桐子大。

      功能治:大壮筋,补益元,进饮食,化气膝乏力,步艰难,或即疼痛,或下注成疮。

      用法用量:木瓜末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卷二二○《朱氏博济

      《圣惠》卷七:附子丸

      附子2两(裂,去皮脐),蛇床子2两,钟乳粉2两,菟丝子2两(浸3日,晒干,杵为末),鹿茸1两(去毛,涂微黄),肉苁蓉2两(浸,去皴皮,干)。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衰弱绝阳,手足多冷。

      用法用量:每服30,空及晚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九十八:附子丸

      附子半斤(裂,去皮脐,捣罗为末),生地黄10斤(捣续取汁,拌附子末,日中令干),肉苁蓉2两半(浸1宿,刮去皱皮,干),五味子2两,天麻2两,白蒺藜1两半(微去刺),干姜2两(裂,锉),鹿角2两(捣碎,令黄),干漆1两(捣碎,令烟出),牛膝3两(去苗),桂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益驻,去,暖膝,充肤,强志力,久服变白发令黑,齿落更生,延年不老。

      用法用量:每服30,空以温送下。渐加至40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五十九: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茛菪子1两(水淘去浮者,水出,候干,即令黄黑色),干姜3分(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干,微),青橘皮3分(汤浸,去瓤,干),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当归3分(锉,微),艾3分(微),白术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冷痢不愈,四肢不和,腹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保命集》卷中:附子丸

      附子)5钱,巴豆霜1钱,砒半钱(研细)。

      制法:上为极细末,熔黄蜡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下焦吐食,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2,冷水送下,利则为度。后更服紫沉。常服不令再

      摘录:《保命集》卷中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硇砂1钱(水,炼成霜)。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男子元气虚冷,妇人白带下,海诸冷。

      用法用量:每服30,男子盐汤妇人汤送下,空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1两,硫黄(研)1两,干姜)1两,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不止,并下五色,脐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0-30,空心热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4两,硇砂半两(用浆水半升,同附子干),沉香1两,蒺藜子(微,去角)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元脏气衰,虚劳冷,无力,筋疼痛,日加痿瘁,饮食不化,泄泻痢,面无色。及伤寒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20,空送下。如不饮,即以盐汤送下。渐加数,久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医心方》卷六引《深师方》:附子丸

      人参2两,桂2两,干姜2两,蜀附子2两,巴豆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大豆大。

      功能治:三十年痛。

      用法用量:食前服3,每日1次。

      摘录:《医》卷六《深师

      《圣惠》卷六十:附子丸

      附子2两(裂,去皮脐),食盐1两,当归1两(锉碎,微),干姜1两(裂,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皂荚1两(去黑皮,涂令黄,去子)。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积年肠风,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前以陈米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十九: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莽草半两(微),蛇2两(浸,令黄,去皮),天南星3分(裂),川乌头半两(裂,去皮脐),天麻3分,干蝎半两(微),桂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薏苡仁1两,枫香1两,芎3分,萆薢1两,羌活3分,仙灵1两。

      制法:上为末,以糯米粥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湿痹精神昏沉,四肢缓弱,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卷二十)。

      摘录:《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七十一:附子丸

      附子3分(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海桐皮半两(锉),桂半两,延胡索半两,安息香半两,天麻3分,羚羊角屑3分,芎3分,当归3分,白芷半两,木香半两,干蝎1分(微),酸枣仁3分(微),羌活3分,防风3分(去芦头),漏芦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流注酸疼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三十六:附子丸

      附子1枚(去皮脐,生用),菖蒲1分,麝香1钱,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白矾1分(烧灰),蓖麻子30粒(去皮)。

      制法:上先以附子、菖蒲、白矾为末,次以杏仁蓖麻为膏,加入麝香相和为,如枣核大,以蜡裹。

      功能治:拔毒。疼痛。

      用法用量:大针穿透,插于中,每日1换。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圣惠》卷二十三:附子丸

      巴戟天

      附子1两(裂,去皮脐),巴戟1两,天麻1两,牛膝1两(去苗),防风3分(去芦头),桂3两,芎3分,独活3分,石斛1两(去,锉),肉苁蓉1两(浸,去皱皮,微),脂1两,干蝎3分(微),萆薢1两(锉),椒红1两(微去汗),仙灵1两,沉香1两,安息香1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虚损,暖脏腑,利脚。脏腑虚,不足,受冷之,使人面青闷,呕逆吐沫,四肢疼冷。

      用法用量:巴戟天(《圣济总录》卷十二)。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七: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五加皮3分,丹参3分,麋角霜1两,石斛1两(去,锉),牛膝1两(去苗),蛇床子3分,巴戟3分,桂3分,海桐皮3分,木香3分,菖蒲3分,汉椒3分(去者,微去汗),磁石2两(烧,7遍,捣碎细研,水飞过)。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脚疼痛,头昏闷,耳鸣腹胀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空以温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七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1两,干姜)1两,白术1两,甘草,锉)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半两,乌头(以黑豆2,水5升,同水尽,3升,兼前五味尽,)1两,肉苁蓉浸,切,)1两,陈橘皮(去白,)1两,蓬莪荗(,锉)1两,青橘皮(去白,)1两,芎1两,壳(去瓤,麸)1两,桂(去粗皮)1两,木香1两,槟榔(锉)1两,茴香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樱桃大。

      功能治:顺劳,疼痛,饮食减少,四肢羸弱,五脏虚损。

      用法用量:每服1,温嚼下;如上气喘,不思饮食,豆蔻汤嚼下;如小肠茴香汤嚼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圣济总录》卷六十二:附子丸

      附子(大者,生,去皮脐,切破,生姜汁透,)1两,丁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细研硇砂少许,掺枣熟,去皮核,和药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噎壅,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二

      《圣惠》卷九十三:附子丸

      附子1枚(裂,去皮脐),诃黎勒1分(,用皮),甘草1分(微赤,锉),白矾3分(烧令汁尽)。

      制法:上为末,饭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小儿洞泄。

      用法用量:每服5,以粥饮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圣惠》卷四十八: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吴茱萸1两(汤浸7遍,干,微),细辛1两,川乌头1两(裂,去皮脐),藁本1两,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寒疝积聚,绕脐切痛,食饮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20,以暖送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四十四: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川乌头1两(裂,去皮脐),天雄1两(裂,去皮脐),桂1两半,干姜1两半(裂,锉),防风1两半(去芦头),槟榔2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久痛,不可转侧。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圣惠》卷七十九: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当归3分(锉,微),艾3分(微),木香半两,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诃黎勒皮半两,龙骨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干,微)。

      制法:上为末,用饭令熟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产后冷痢不食,腹痛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附子丸

      附子1枚(裂,去皮肤),桂(去粗皮)1分,细辛(去苗)1分,陈橘皮(汤浸,去白,)1分,消石1分,青橘皮(汤浸,去白,)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小皂子大。

      功能治:鲠在中。

      用法用量:每含1津;如两盏久未应,即用桂末汤助之,其立出。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1两,高良姜1两,甘草,锉)1分。

      制法:上为末,陈米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濡泻不止,或冷痢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20,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圣惠》卷四十九: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巴豆30枚,(去皮,研,纸裹压去油),(庶虫)虫50枚(微),川椒1(去者,微去汗),干姜半两(裂,锉),防葵1两,甜葶苈1(隔纸紫色),川大黄1两(锉碎,微)。

      制法:上为末,研入巴豆令匀,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久积症癖,腹满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当归(切,)1两,熟地黄)1两,桂(去粗皮)1两,延胡索1两,威灵仙(去苗土)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产后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1,细嚼,温送下;胡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1两,乌梅肉(干)1两,干姜)1两半,黄连(去须,)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洞泄中,注下水谷,或痢赤白,食入即吐,食物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15,空米饮送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圣惠》卷九十八:附子丸

      附子半斤(生用),硫黄2两(细研,水飞过)。

      制法:以新汲水浸附子七复时,每一复时换水一遍,并不令见日。日数足,阴干,去皮脐,为末,加硫黄搅令匀。以羊肾三对,去筋膜,研,以3升令稠,和药末,看硬软得所,为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益下元。

      用法用量:每服20,空盐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九十八

      《圣惠》卷五十九: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龙骨3分,当归1两(锉,微),白术1两,干姜3分(裂,锉),桂半两,白矾2两(烧灰),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久冷痢,大肠滑泄,吃食不消,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二十六:附子丸

      附子2两(裂,去皮脐),肉苁蓉2两(浸1宿,刮去皱皮,令干),脂1两(微),鹿茸1两(去毛,涂令黄),杜仲1两(去粗皮,令黄,锉),黄耆1两半(锉),五味子1两,牛膝1两(去苗),薯蓣1两,山茱萸1两,酸枣仁1两,芎3分,柏子仁1两,肉桂1两半(去皱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极。

      用法用量:每服30,空及晚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四十九:附子丸

      附子4两(裂,去皮脐),白术3分,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吴茱萸1两(汤浸7遍,干,微),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干姜半两(裂,锉),木香半两,桂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神曲1两(微黄),丁香3分,豆蔻1两(去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痃癖,多吐清水,面色萎黄,肋胀痛,不欲饮食,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以生姜大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五: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桂半分,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甘草1分(微赤,锉),当归3分(锉,微),小麦2两(微令黄),川椒半两(去,微出汗)。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胃气虚弱,体羸瘦,不能饮食,食不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20,以生姜大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油腻、犬肉。

      摘录:《圣惠》卷五

      《圣惠》卷三十:附子丸

      附子半斤(每日早以新汲水浸,日1度换水,浸7日,去黑皮,薄切,晒干,为末),石斛4两(去,锉),肉苁蓉4两(浸1宿,刮去皴皮,干),脂4两(微)。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劳膝冷。

      用法用量:每服30,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附子丸

      附子2两(裂,去皮脐),巴戟天1两(去),白龙骨1两,茴香1两(),干姜3分(裂)。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脏虚冷,小便滑数,脐疼痛,耳鸣暗。

      用法用量:《圣济总录》有木香半两。

      摘录:《医类聚》卷十《简要济众

      《千金翼》卷十九:附子丸

      附子,去皮)2两,人参2两,芎半两,干姜2两半,矾石1两(炼),皂荚(,去皮子)5分,半夏(洗)5分,桂5分,矾石5分(烧),吴茱萸3分,茯苓3分,黄芩3分,当归1两,细辛1两,蜀椒(汗,去者)1两,芍药1两,麦门冬(去)1两半,甘草)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胸中寒温不和,下宛宛痛,逆害饮食,满嘘吸,干噫吞酸,胸中冷,两胁急痛,中有冷水,抑抑作声,绕脐痛,头眩满闷,身体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食前送下,日3次。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二○:附子丸

      附子1两(去皮脐,生用),胡椒1分,荜茇1分,黄蜡1分。

      制法:上将前三味为末,熔蜡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久患疼及齿蚛。

      用法用量:每用绵裹1,以患咬之;如蚛,安在蚛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济总录》卷一○二:附子丸

      附子(生,去皮脐)1两,干姜)1两,蜀椒(捣取红)1两,硫黄(研)1分,猪肾2对(去脂膜,切细,研为膏)。

      制法:上并生用,除猪肾外为末,以猪肾膏和匀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虚眼暗。

      用法用量:每服20,渐加至30,空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1两,人参1两,壳(去瓤,麸)1两,干姜)1两,甘草,锉)1两,当归(切,)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熟)1两,荜茇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吴茱萸(汤洗7遍,干,)半两,诃黎勒(微,去核)半两,柴胡(去苗)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獖猪肝一具,头5升,尽,细切晒干,为末,与药相和,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冷劳下痢,脐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空诃黎勒汤送下。服尽觉手脚冷麻,是劳也。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外台》卷七引《集验方》:附子丸

      附子2两(),桃仁3两(去皮尖),蒺藜子1升(去角尖,)。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寒疝下牵少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0,空送下,渐加至15-20,1日2次。

      注意:忌生菜、热面、肉、笋、蒜、猪、

      摘录:《外台》卷七《集验

      《圣济总录》卷十七:附子丸

      附子(生用,去皮脐)1两,天南星(生用,去皮脐)1两,天麻(生用)半两,乌头(生用,去皮脐)、半夏砂(研)半两,麝香(研)1钱。

      制法:上为末,拌匀,用粟米粥为,如梧桐子大,以腻粉滚为衣。

      功能治:壅盛,精神昏愦。

      用法用量:乌头半夏用量原缺。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半两,五味子1两。

      制法:上为末,研饭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伤寒阴毒或阳毒,头痛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30清送下。良久,或吐或汗即愈。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圣惠》卷六十九:附子丸

      附子1两(裂,去皮脐),天麻1两,牛膝1两(去苗),仙灵1两,川乌头1两(裂,去皮脐),防风1两(去芦头),虎胫1两(涂令黄)。

      制法:上为细末,以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妇人风痹,手足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10,食前以温送下。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附子丸

      附子(去皮肤,汤浸透,切作子,)1两,木香半两,硇砂水飞,去砂石,令熟)半两。

      制法:上为末,以1升,干,以炊饼末三两一处和拌,滴水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久病脾脏虚冷,饮食不下,疼痛,面浮肿,滑泄自利,两胁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20,空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3分,大黄(锉,)3分,常山1两1分,蜀漆1两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诸疟热往来。

      用法用量:每服3,米饮送下。末发1服,临发再1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奇效良方》卷二十二:附子丸

      附子1枚(以猪脂如鸡子黄大,,候制,削去上黑皮)。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豆大。

      功能治:五劳,及饱食房室伤,令人大便数,至溷而不能便,日数十,剧者下妇人产后余疾,绞痛。

      用法用量:每服3,稍加至10,食前用温白送下,日3次。常服之,永不痢。

      注意:忌猪肉

      摘录:《奇效良》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1两,乌头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蜀椒(去者,出汗)1两,菖蒲(去须,锉)1两,甘草)1两,天麻2两,脂()2两,白术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痹气中寒阳虚阴盛,身如水中出。

      用法用量:脂,《宣明论》作“碎补”。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六: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脐)1两,乌头裂,去皮脐)1两,天麻1两,天南星)1两。上为粗末,入绢袋子,以好3升浸之,冬14日,夏7日,不得透。日满,将袋子绞干,去滓取汁,于瓷石器中慢成膏,入后诸药:雄黄(研)1分,砂(研)1分,霜(研)1分,僵蚕,捣)1分,蝎梢(,捣)半两,鹿角霜(研)半两,鹿胎皮(焦,捣)半两,(捣)1两。上八味,将4味同捣,4味同研令极细。龙(研)1钱,麝香(研)1钱,生金(锉为末)1钱,水银1分(入坩锅同金末结沙子,研末)。

      制法:上药同和令匀,炼蜜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破伤中

      用法用量:每服1-2,渐加至3-5,空、午时、夜卧温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圣济总录》卷八:附子丸

      附子裂,去皮肤)2两,干姜)1两,黄耆(锉)1两。

      制法:上为末,先以牛乳1升2,慢至6,加药末慢,可梧桐子大。

      功能治:脚痿弱,(疒帬)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20,加至30,空、食前温送下,日3次。10日后知痛。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

      《普济方》卷六十六:附子丸

      附子半两(生用),马夜眼1枚(令干)。

      制法:上为末,以糯米饭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牙痛

      用法用量:绵裹1,于痛处咬之,有涎吐却。

      摘录:《普济》卷六十六

      《普济方》卷二一一:附子丸

      :黄1两(),附子1两()。

      制法:上为末,枣肉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赤白痢所下不多,遍多不减。

      用法用量:每服10,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卷二一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附子丁香散

      下一篇 附子乌鸡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