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防己茯苓汤

目录

《金匮要略》卷中:防己茯苓汤

:防己9克 黄耆9克 桂枝9克 茯苓18克 甘草6克

功能治:益健脾,温阳利水。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肉晌动。

用法用量:上五味药,以水1.2升,取400毫升,分三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温热经解》:防己茯苓汤

木防己1钱,苓1钱,泽泻1钱,甘草8分,苍术8分,滑石2钱,黄柏8分,猪苓1钱。

功能治:湿热肿。

摘录:《温热解》

《普济方》卷二四三:防己茯苓汤

:汉防己1两,茯苓2两,桑白皮3两(锉),桂1两半,甘草1两半,赤芍药1两,麻黄1两(去)。

制法:上为

功能治:脚痹挛肿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大枣2个,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卷二四三

汉·《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组成:防己三钱(9克)、黄芪三钱(9克)、桂枝三钱(9克)、茯苓六钱(18克)、甘草二钱(6克)。

用法:水服。

功效:益通阳,利水消肿

治:皮水,周身浮肿,四肢肿胀,四肢聂动者,舌苔白,浮。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痛风关节炎、湿关节炎、下肢深静栓后遗症等病症。

1.痛风关节炎:采用防己茯苓汤加减配西药治疗痛风关节炎26例,与单纯西药治疗26例作对照。以症状消失,血尿酸正常,随访2个月以上无复发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列照组92%。(《现代中西医结杂志》2005年第15期)

2.湿关节炎:采用防己茯苓汤治疗加味治疗湿关节炎22例,对照组20例予每周服用甲氨蝶呤,两组疼痛明显者均加非甾体消炎药。以连续2个月以上出现下列6项中的至少5项为显效标准:①晨僵时间少于15分钟;②无疲劳感;③无关节痛;④活动时无疼痛或无关节压痛;⑤无关节肿胀;⑥沉(魏氏法)女性小于30 mm/h,男性小于20 mm/h。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56%,治厅组优于对照组。(《现代中西医结杂志》2007年第7期)

3.下肢深静栓后遗症:采用防己茯苓汤加味治疗下肢深静栓后遗症64例,对照组56例予迈之灵服。疗程2个月。以下肢肿胀、疼痛完全消退,肢体平面周长同健侧相比周径2差<2 cm,浅静脉扩张消失,活动后肢体无肿胀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76.8%。(《河北中医》2012年第3期)

解:本为治皮水中用防己、茯苓利水消肿黄芪水;桂枝通阴成气化则水湿自利。

现代研究: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神经痛、慢性力衰竭、肾病水肿特发性水肿妊娠水肿急性小球肾炎硬化腹水皮水水肿

歌:四肢聂聂动无休,皮水以此求,己桂芪三草二钱,茯苓六钱砥中流。

摘录:汉·《金匮要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防己苡仁汤

下一篇 防己葶苈丸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