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防己地黄汤

目录

《金匮要略》卷上:防己地黄汤

:防己7.5克 桂枝22.5克 防风22.5克甘草7.5克

功能治:滋阴凉血,祛阴虚热,病如狂状,妄独语不休,无热,浮;或血虚胜,手足蠕动,瘈疭,舌红少苔,倦,阴虚湿化热,肤红斑疼痛,状如游。现用于湿关节炎、类湿关节炎、癔病、癫痫阴虚热伏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药,以200毫升,12小时,绞取汁;用生地黄1千克哎咀,1小时,绞取汁;以铜器将上二种药汁和匀,分二次服。

备注:中重用生地黄滋补真阴,凉血为君;防己善搜经络湿,兼可清热为臣;防风桂枝调和卫,解肌疏风甘草补脾,和协诸药为使。配,共奏滋阴凉血,祛之功。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防己地黄汤

:防己1分,桂枝3分,防风3分,甘草1分。

制法:上4味,以1杯,之1宿,绞取汁,生地黄2斤咬啐,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

功能治:癫狂病,痹

临床应用:1.癫狂:一张姓男孩,18岁,精神失常。半年前因与邻里吵闹,遂精神失常,不定,常坐室独语不休,入夜不寐,或信步外游,时喊头痛,多忧善虑,曾延医诊治,屡施导、涌吐、攻下三法治之罔效,诊见舌红少津,浮大如弦。用:生地90g,防已9g,防风9g,桂枝10g,生甘草10g。服3后,稍定,夜能入眠,未见出走。后又以此量上略加变通,并加生赭石40g,生龙、牡各30g,桃仁15g。服10后,病患遂爽然若失,精神转佳,如常人,并能参加劳动。

2.痹:刘氏以防己地黄汤加味治疗急性湿关节炎50例,所选病例均有明显的游走性关节疼痛,沉明显增速,最高达162mm/h(魏氏法),部分病人伴低热或中等度发热自汗,少数病例皮肤出现环红斑。50例中,湿活动首次发作者12例,有反复发作史1~20余年者38例。本风寒湿3杂至与相搏,营气不通,郁而化热所致,治以祛湿,活,清热凉血为法,防己地黄汤(木防己15g、生地15g、防风9g、桂枝9g、甘草9g)为,加入蒲公英30g(或野菊花30g),以助控制湿活动,治疗期间停用任何西药,嘱患者充分休息。结果50例中,显效25例(关节酸痛消失,沉在2-3周降至正常范围)有效18例(关节酸痛消失或减轻,沉在4周降至正常范围,或2~3周明显下降,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7例(关节酸痛及沉变化不大)。

用法用量:分2次服。

各家论述:1.《金匮二注》:此狂者,谓五脏血虚乏,魂魄不清,昏动而然也。桂枝防风、防己、甘草浸绞汁,用是轻清归之于阳,以;用生地黄凉血补阴,熟以归五脏,益也。盖药生则表,熟则补衰,此法也,又降阴法也。

2.《千金衍义》:此皆惊堵塞于心包,乱其识所致,故以防已逐其防风泻其木,桂通其窍,地黄安其本甘草专和桂地黄热之性也。

3.《成切用》:此亦之进入于者也。升必涌,涌必滞涎,涎滞则流湿湿留壅聚于,故以二防、桂、甘去其,而以生地最多,清心凉血热,谓如狂妄独语不休,皆炽盛之也。况无热,则知病不在表,不在表而浮,其为血虚无疑尔。后人地黄饮子、犀角地黄汤等,实祖于此。

摘录:《金匮》卷上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防己丸

下一篇 防己宣痹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