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巴戟天丸

目录

《医统》卷五十:巴戟天丸

巴戟天(去)半两,石菖蒲1两,皮1两,白茯苓(为末作糊)1两,远志(制)1两,白茯神1两,人参3钱。

制法:上为末,粘米粉同茯苓末作糊,以菖蒲汤调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令人聪明善记。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30、白汤任下,1日3次。

摘录:《医统》卷五十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八七:巴戟天丸

巴戟天(去)2两,熟地黄)1两半,枸杞子1两,附子裂,去皮脐)半两,甘菊(择)2两,蜀椒(去者,出汗)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益真气,长肉,悦色,美食明

用法用量:本,原书文瑞楼本作“巴戟”。

摘录:《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八七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巴戟天丸

巴戟天(去)1两,沉香(锉)半两,山芋1两,菟丝子浸1宿,捣)1两半,茴香子()1两,茯神(去木)1两,五味子1两,海桐皮(锉)1两,牛膝(洒浸,切,)1两半。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补虚损,益正气

用法用量:每服15-20,空、食前盐汤或温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巴戟天丸

:巴黄

巴戟天1分(粳米微黄,去),川大黄1两(锉碎,微妙)。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实热毒上攻,头面虚肿,下注脚膝沉重,履艰难;脚由于毒危甚者。

用法用量:巴黄(《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

摘录:《医类聚》卷十《简要济众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巴戟天丸

巴戟天半两(穿者),破故纸半两(),舶上茴香半两(),黑附子1两(去皮脐,锉,盐)。

制法:上为末,用好一半成膏,留一半搜拌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脏虚久冷,脐疼痛,饮食无味,及膝疼痛,少力,虚梦泄,蝉鸣。

用法用量:每服20,空、食前荆芥盐汤送下。

摘录:《医类聚》卷十《简要济众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巴戟天丸

巴戟天(去)半两,脂()半两,茴香子(舶上者,)半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裂,去皮脐,盐)1两。

制法:上为末。用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脏久虚,冷痛,饮食无味,膝酸疼,烦倦少力,时多梦泄,虚鸣。

用法用量:每服20,空、食前盐汤或盐任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巴戟天丸

:巴戟朝天(去,微)1两,山茱萸1两,龙骨(研如粉)1两,肉苁蓉浸,研如膏)1两,韭子(微)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脂()2两,茴香子()2两。

制法:上8味,除膏外,捣罗为末,渐次入苁蓉含研匀,炊枣肉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暖下元,益壮阳

用法用量:每服15-20,空盐汤或温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巴戟圆

下一篇 巴戟天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