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矾石丸

目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九:矾石丸

:白研半两,雄黄(研)1分,砂(研)1分。

制法:上为末,粟米饭为,如绿豆大,砂为衣。

功能治:水病。

用法用量:每服5至9,食前姜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矾石丸

白矾2两(过,存1分性),皂荚2挺(去皮,涂令焦黄),附子(三度,不去皮脐,每度入水蘸杀)1两,干姜)1两。

制法:上为末,用河水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肠风,久不止,下部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10,空、食前盐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矾石丸

:矾石(令汁枯)4两,木通(锉)半两,细辛(去苗)半两,砂(研)1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如小豆大。

功能治:息肉

用法用量:每用1,绵裹纳中,1日1易,取下息肉则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矾石丸

白矾4两,消石1两半。

制法:上为末,米拌和,入罐子,砖头搁起罐底,将瓦,慢烧熟,置冷地上出火毒1夜,研细,用米浸炊饼,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10,空米饮送下,夜起频,盐、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圣济总录》卷七十一:矾石丸

:矾石(烧令汁枯)2两,诃黎勒(,去核)2两,黄连(去须)3两,木香1两。

制法:上为末,水浸蒸饼,滤如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痞气泄泻,日夜下痢白脓。

用法用量:每服30,空、食前陈米饮送下。以泄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一

《圣济总录》卷六十九:矾石丸

:矾石(令汁枯)1两,生地黄)1两,干姜裂)1两,桂(去粗皮)1两,皂荚(,剖去皮并子)1两,桔梗(锉,)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忧恚气逆肝气不足,唾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温水送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矾石丸

白矾令汁枯)1两,砂(研,水飞过)半两。

制法:上为末,薄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热壅滞。

用法用量:每服5,烂嚼枣干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矾石丸

白矾(枯,研)1两,芎1两,干姜)1两,半夏(锉碎,生姜汁浸透,同)1两。

制法:上为细末,枣肉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温,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15-20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矾石丸

白矾3两(烧令汁尽)。

制法:上为细末,以研饭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胃虚胀,其上逆,食已反出。

用法用量:每服15,空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千金翼》卷十一:矾石丸

马齿矾石1斤(烧半日)。

制法:上为末,枣膏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小儿胎寒,偃啼惊痫,胪胀满,不嗜食,大便青黄。并治大人虚冷冷,或有实不可吐下。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2,1日3次,小儿减之。以中温暖为度。

摘录:《千金翼》卷十一

《金匮》卷下:矾石丸

:矾石兑

:矾石3分(烧),杏仁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枣核大。

功能治:妇人经水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下白物。

用法用量:纳脏中,剧者再纳之。

各家论述:《金匮要略典》:脏坚癖不止者,子脏干,坚凝成癖而不去也;干不去,则新不荣,而不利矣;由是蓄泄不时,胞宫生湿湿复生热,所积之,转为湿热所腐,而成白物,时时自下。是宜先去其脏之湿热,矾石却水除热,杏仁破结润干也。

摘录:《金匮》卷下

《续易简》卷一:矾石丸

:矾石(1宿)2两,旋覆花5分,桂(去粗皮)5分,实(浸,去瓤,麸)5分,人参5分,干姜1两半,芍药1两半,白术1两半,茯苓1两,乌头,去皮)1两,细辛(去苗)1两,大黄湿纸裹)1两,厚朴(去皮,姜制)1两,吴茱萸)1两,芫花)1两,橘皮1两,甘遂)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外寒客搏,冷相收液聚,化而成饮,因服热药,自以上,复增客热,而为汗,亡阳虚,睡中惊悸者。

用法用量:每服5,饮送下。未知渐加。

摘录:《续易简》卷一

《慈幼心传》卷上:矾石丸

枯矾5钱,滑石5钱。

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如芥子大。

功能治:洞泻。

用法用量:每服六,白汤送下。

摘录:《慈幼传》卷上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矾皂散

下一篇 矾石四物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