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奔豚汤

目录

《金匮要略》卷上:奔豚汤

甘草 芎藭 当归各6克 半夏12克 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

功能治:奔豚上冲胸,腹痛,往来热。

用法用量:上药九味,以水1.2升,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奔豚汤

甘草4两(),李根白皮1斤(切),葛根1斤,黄芩3两,桂2两,栝楼2两,人参2两,芎1两。

制法:上切。

功能治:奔豚,手足逆冷,胸满促,从脐左右起,郁冒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5升,取5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夜2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二《小品

《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奔豚汤

葛根8两(干者),生李根(切)1升,人参3两,半夏1升(洗),芍药3两,当归2两,桂5两,生姜2斤,甘草)2两。

制法:上切。

功能治:虚劳五脏乏损,游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憧憧,时来便自如坐惊梦,光竭不泽,阴痿,上急痛,面乍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视无光。

用法用量:以水2斗,得5升,温服8,每日3次。不知稍增至1升。

注意:忌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等。

摘录:《外台》卷十二则《小品

《金匮》卷上:奔豚汤

甘草2两,川芎2两,当归2两,半夏4两,黄芩2两,生葛5两,芍药2两,生姜4两,甘李根白皮1升。

功能治:益元,泄阴火,破滞,削其坚。疏肝清热,降逆止痛。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奔豚上冲胸;不和,气逆上攻,胁助疼痛,噫气呕呃。腹痛,往来热。之积,发于小,上至,如豚奔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久不己,病喘逆,骨痿少气,其沉而滑。胸胀闷,时觉上攻冲,或口苦干,舌苔由微黄,弦者。

临床应用:奔豚辽宁中医》(1978;4:36):潘某某,男,50岁,工人。八天前遇事突然惊恐,遂致阵发性从少上攻下,剧痛难忍,伴有腹胀失眠,饮食不下,平均每二小时发作一次,一次持续5-30分钟,发作时有从少上冲胸,下闷乱,恶闻人声,时时欲呕,手足冷,痛楚欲死,痛甚则大汗出,志蒙昧,但发作后诸症消失,一如常人。住院用西药镇痛解痉挛、输液等对症治疗无效。患者面色不华,舌苔白厚有裂纹,濡弱无力。诊断为奔豚。症参,治以疏肝解郁下气缓急,和,清热平逆。以奔豚汤加减:葛根20g,半夏15g,生姜10g,当归15g,芍药15g,川芎15g,黄芩15g,甘草10g,牡蛎50g,苍术15g。服药三,发作停止,稍有打呃腹胀,遵上生姜,加陈皮20g,厚朴20g,继服三,诸症悉退而愈。

用法用量:以水2斗,取5升,温服1升,日3次,夜1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饧。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编注》:此因中积,故上冲胸而腹痛厥阴,相应少阳,则往来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明、少阳之正,而驱外出;以生葛、李根解表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黄芩能清化之热;半夏以和而化客,俾两,木不临失其势,即奔豚自退。②《古选注》:君以芍药、甘草奠安中气,臣以生姜半夏其结当归、芎入以和心气黄芩生姜李根白皮性大,以折其冲逆之,杂以生葛者,寓将欲降之,以先升之之理。③《金匮要略法释》:奔豚汤为小柴胡的变。陈逊斋老师认为,中生葛,系柴胡之误。葛汲升,水逆上犯,决不宜升提;李根白皮以治热性奔豚;归、芎、芍以和镇痛,黄芩清解之热;姜、夏和水逆

摘录:《金匮》卷上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奔豚汤

吴茱萸1升,桂4分,芍药4分,生姜4分,石膏3分,人参3分,半夏3分,芎3分,生葛根6分,茯苓6分,当归4两,李根皮1斤。

功能治:奔急欲绝者。

用法用量:上(父)咀。以水7升,清8升,取3升,分作3服。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以芎、归、芍药和其瘀积之半夏生姜涤其坚积之葛根以通津液李根以降逆,并未尝用少阴之药。设泥奔豚积,而用伐,谬之甚矣。嗣伯治奔欲绝,故以桂、苓祛人参,茱萸降逆,石膏开泄为之必需。

摘录:《千金》卷十四徐嗣伯

《杏苑》卷六:奔豚汤

当归1钱,官桂1钱,白术1钱,川芎8分,甘草)5分,半夏1钱2分,白茯苓1钱5分,甘李根皮()4分,干姜3分。

功能治:积,发于小,上至下,如奔豚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不愈,喘逆,骨痿少气沉而滑。

用法用量:上(父)咀。水熟,空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奔豚丸

下一篇 奔豚茯苓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