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分心气饮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心气饮

木香(不见)、桑白皮),各半两。丁香皮一两,大子()、桔梗(去芦.)、麦门冬(去)、草果仁、皮()、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白术人参,各半两。香附子(.去毛)、紫苏(去梗)、陈皮(去白)、藿香,各一两半。甘草)一两。

炮制:上俰咀。

功能治:治男子、妇人一切不和,多因忧愁思虑,怒,或临食忧戚,或事不随意,使郁抑之留滞不,停于胸之间,不能流畅,致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恶心,头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苦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秘,或因病之后,胸,不思饮食,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枣子一个,破去核,及灯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心气饮

木通(去)、赤芍药、茯苓肉桂(去粗皮)、半夏(汤洗七次)、桑白皮(微)、皮、陈皮(去瓤)、青皮(去白)、甘草)、羌活,各一两;紫苏(去粗梗)四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治:治男子、妇人一切不和,多因忧愁思虑,怒,或临食忧戚,或事不随意,使郁抑之留滞不,停于胸之间,不能流畅,致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恶心,头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苦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秘,或因病之后,胸,不思饮食,并皆治之。

常服消化滞,升降阴阳,调顺三焦,和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枣二个,灯,同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分心气饮

木香(不见桑白皮)各15克 丁香皮30克 大子(桔梗(去芦,)麦门冬(去草果皮()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白术 人参(锉)各15克 香附子(,去毛)紫苏(去梗)陈皮(去白)藿香各45克 甘草)30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治:治情志不遂,郁留滞不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逆恶心,头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苦干,饮食减少,日渐消瘦,或大便虚秘,成因病之后,胸,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枣子1个(破去核),灯10至l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三

《普济方》卷一八一引《如宜方》:分心气饮

紫苏120克 羌活 半夏(汤浸七次)肉桂(去皮)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桑白皮 木通(去)芍药 甘草 茯苓各30克

制法:上哎咀。

功能治:调顺三焦,消化滞治忧愁思虑,或因食过伤,不流畅,闷,胁肋胀满,噎塞不通,嗳吞酸,呕恶心,头昏眩,饮食减少,四肢倦怠,面色萎黄,日渐瘦羸。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生姜3,枣2枚,灯10取10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卷一八一《如宜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分心气饮

木通丁香皮、人参麦冬、厚朴、皮。

功能治:妇人胎前噎多而食不下者。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卷二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分心气饮

木香(不见)半两,桑白皮)半两,丁香皮1两,大子()半两,桔梗(去芦,)半两,麦门冬(去)半两,草果仁半两,皮()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半两,白术半两,人参(锉)半两,香附子(,去毛)1两半,紫苏(去梗)1两半,陈皮(去白)1两半,藿香1两半,甘草)1两。

功能治:男子、妇人一切不和。多因忧愁思虑,怒,或临食忧戚,或事不随意,使抑郁之留滞不,停于胸之间,不能流畅,致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恶心,头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苦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秘;或因病之后,胸,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上(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枣子1个(破去核),及灯10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卷三(宝庆新增)

《直指》卷五:分心气饮

心气

紫苏3两,半夏(制)1两半,壳(制)1两半,青皮(去白)1两,陈橘红1两,皮1两,桑白皮)1两,木通(去)1两,茯苓1两,南木香1两,槟榔1两,蓬莪术)1两,麦门冬(去)1两,桔梗1两,肉桂1两,香附1两,藿香1两,甘草)1两3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治:通利大小便。忧思郁怒,诸痞满停滞。

临床应用:瘴疟里人瘴疟年,虚肿腹胀,食不知饱,以此药吞白丸,初则小便数次,后则大便尽通,其病顿愈。

用法用量:心气饮(《法》卷四)。

摘录:《直指》卷五

《局方》卷三(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分心气饮

木通(去)1两,赤芍药1两,茯苓1两,肉桂(去粗皮)1两,半夏(汤洗7次)1两,桑白皮(微)1两,皮1两,陈皮(去瓤)1两,青皮(去白)1两,甘草)1两,羌活1两,紫苏(去粗梗)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消化滞,升降阴阳,调顺三焦,和进食。男子、妇人一切不和,多因忧愁思虑,怒,或临食忧戚,或事不随意,使抑郁之留滞不,停于胸之间,不能流畅,致闷,胁肋虚胀,噎塞不通,噫气吞酸,呕恶心,头昏眩,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口苦干,饮食减少,日渐羸瘦,或大肠虚秘;或因病之后,胸,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大枣2个,灯5,同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卷三(续添诸局验秘)

《宋氏女科》:分心气饮

桔梗壳、木香槟榔乌药香附木通肉桂、芍药、茯苓皮、桑皮、青皮陈皮、真紫苏羌活甘草

功能治:妇人郁,气滞成病者。

用法用量:上锉2,加生姜3大枣2个,灯30条,水2钟,8分,空温服,滓更服。

摘录:《宋氏女科》

《风痨臌膈》:分心气饮

:苏梗1钱,青皮1钱,芍药1钱,皮1钱,陈皮1钱,官桂6分,茯苓桑白皮、灯生姜

功能治:大怒而胀。

用法用量:茯苓桑白皮、灯生姜用量原缺。

摘录:《痨臌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分心气饮

紫苏叶半夏青皮陈皮皮、茯苓、桑皮、芍药、甘草木通

功能治:一切病。

摘录:《医六要·治法汇》卷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分心气散

下一篇 分心气饮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