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二黄丸

目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黄丸

黄连(去须)1两半,大黄(锉,)1两,细辛(去苗)半两,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倒睫拳挛,眦赤烂。

用法用量:每服20,食后、临卧温熟水送下,每日2次。小儿量减。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普济方》卷三十八引《肘后方》:二黄丸

黄耆黄连等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肠风

用法用量:每服30,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卷三十八《肘后

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深师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二黄丸

黄连8分,黄柏8分,干姜8分,甘草)8分,艾8分,乌梅肉()8分,附子3枚,蜡一鸡子大。

制法:上8味捣筛,以蜜和蜡于铛中熔之,其着蜜须候蜡熔尽,如干益蜜,为

功能治:冷热新旧痢。

用法用量:空以饮服40,每日2次。渐加至50-60

注意: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

摘录:出《外台》卷二十五《深师》,见《普济》卷二○一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二黄丸

:生砒黄1两,豆黄末1两。

制法:上以酽2升,1处成膏,可取出;砂1钱,雄黄1钱,麝香1钱,研细和匀,众手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疟母。

用法用量:每服5,未发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二黄丸

黄柏(去粗皮)1两,黄连(去须,)1两半,羚羊角(镑)半两,茯苓(去黑皮)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一切痢。

用法用量:每服30,空米饮或姜汤送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二黄丸

大黄(锉,)2两,生地黄)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打损,瘀血中,久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10,温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普济方》卷二三一:二黄丸

青黛3钱,辰砂1钱,雌黄1钱,雄黄1钱,白矾1钱,信石1钱(并生用)。

制法:上为末,淡豉100粒,汤浸去皮,研成膏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劳嗽。

用法用量:每服3-5,临卧清送下。

摘录:《普济》卷二三一

《济生》卷二:二黄丸

雌黄1钱,雄黄1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熔黄蜡为,如弹子大。

功能治:停在胸,喘息不通,呼吸欲绝。

用法用量:每服1,于半夜时,熟糯米粥,乘热以药投在粥,搅和服。

摘录:《济生》卷二

《普济方》卷一一七引《经效济世方》:二黄丸

黄连(去须)2两,黄柏(去粗皮)2两,肉豆蔻2个,干姜1分()。

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如梧桐子大,再晒干。

功能治:伏,及下痢,泄泻等。

用法用量:每服30温热水送下;患痢,甘草汤送下;水泻,米饮送下。

摘录:《普济》卷一一七效济世

《普济方》卷一六三引《卫生家宝》:二黄丸

雄黄3钱,雌黄3钱,信砒1钱,马兜铃3钱,杏仁7粒(去皮尖)。

制法:上为细末,将皂角5挺,不蛀者,捶碎,挼取汁1盏,成膏子,和药安乳钵,烧皂角烟熏过,为如萝卜子大。

功能治:喘嗽,哮呷气急

用法用量:每服3,临卧齑水送下。小儿1,1夜只1服。

注意:孕妇不可服,喘退不可服。

摘录:《普济》卷一六三《卫生家宝》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二黄丸

黄连(去须,)半两,黄柏(去粗皮,,锉)半两,附子裂,去皮脐)半两,乌梅肉()半两,姜()半两,甘草,锉)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洞泄中。

用法用量:每服15至20,空米饮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二黄三白汤

下一篇 二黄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