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二气丹

目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二气丹

:硝石、硫磺,各等分

炮制:上为细末,银器文武鹅黄色,再碾细,用糯米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治伏伤冷,二交错,中脘痞闷,或头痛恶心,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四十,新汲水送下,不拘时服。

摘录:明·贤着《奇效良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气丹

硫黄(细研)、肉桂(去皮.为末),各一分;干姜.为末)、朱砂(研为衣),各二钱;附子(一枚大者..去皮.脐.为末)半两。上

炮制:并研匀,用细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助阳消阴,正气温中。治虚里,冷攻击,胁脐,胀满刺痛,泄利无度,呕吐不止,自汗时出,小便不,阳渐微,手足泠,及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痢,少气羸困,一切虚寒痼冷,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盐汤放冷下,空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二气丹

硫黄(细研)肉桂(去皮,为末)各0.3克 干姜,为末)朱砂(研,为末)各6克 附子,去皮、脐,为末)15克

制法:上药研匀,用细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助阳消阴,正气温中。虚里,冷攻击,胁脐腹胀满刺痛,泄利无度,呕吐不止,自汗时出,小便不,阳渐微,手足冷;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痢,少气羸困,一切虚寒痼冷。

用法用量:每服30,空时用盐汤放冷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五

《重订严氏济生方》:二气丹

消石 硫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以文武鹅黄色,再研细,用糯米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伤冷,二交错,中皖闷,或头痛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40,新汲水送下,不拘时侯。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

《宣明论》卷十一:二气丹

大黄4两(为末,1升,慢成膏子),当归2两,白芍2两。

制法:上为末,以膏子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月水不调,断绝不产,面黄瘦,恒不思美食,数涩,左右强弱不调者。

用法用量:(《济阴纲》卷二)。本,原作“汤”,与剂型不符,据《医类聚》改。

如月水不通,加入干漆3钱(焦用),没药半两,硇砂3钱(研),官桂2钱,斑蝥3钱(去头足,热用,生用则吐泻)。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热瘀不清,暗耗,故经脉遏,月事焉。当归养既耗之白芍敛热伤之阴,大黄净汁,膏入药,服。之入,饮以漱之和,使热化荣,则冲任蓄泄有权,何患不通乎!

摘录:《宣明论》卷十一

《鸡峰》卷十三:二气丹

硫黄、水银各等分

制法:慢结砂子,面糊为,如绿豆大。

功能治:虚冷。阴阳隔、吐逆,粥药不下。

用法用量:(《鸡峰》卷三十)。

摘录:《鸡峰》卷十三

《古今医鉴》卷十一引丁平溪方:二气丹

:舶上硫黄1两(熔化,倾入水中,如此7次),朱砂1两,官桂1两,干姜)1两,大附子(面包,去皮)5钱,鹿茸2两(),麝香1钱。

制法:上为末,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30,空盐汤送下。如虚劳发热,先以四物汤4钱,小柴胡6钱,服,后用十全补汤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一丁平溪

《圣济总录》卷一八七:二气丹

砂1两,雄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瓦合子1只,入药在,先用赤石脂,后捣纸筋泥固济,阴干;每次用粗瓷碗1日盛药合子,又用阴干浮萍草3两拥定,更以1瓷碗覆之,外用纸筋泥固济,亦候阴干。然后于地上掘1小坑,坐定碗足令稳,用炭半秤,簇定上,令通赤,去候冷,取药细研;又用天南星半两为末,面糊为,如梧桐子大。取瓦盆1只,盛水半盆,以竹筛子安盆上摊药,日晒干。

功能治:壮元,驻色,破久冷。虚证

用法用量:每日空以井水吞下1。服此药1料尽后,过3-2月可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七

《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二气丹

硫黄(细研)1分,肉桂(去皮,为末)1分,干姜,为末)2钱,朱砂(研,为衣)2钱,附子(1枚大者,,去皮脐,为末)半两。

制法:上为末,细面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助阳消阴,正气温中。虚里,冷攻击,胁脐腹胀满刺痛,泄利无度,呕吐不止,自汗时出,小便不,阳渐微,手足冷;及伤寒阴证霍乱转筋,久下冷痢,少气羸困,一切虚寒痼冷。

用法用量:每服30,空、食前盐汤放冷送下。

摘录:《局》·卷五(续添诸局验秘

《济生》卷三:二气丹

:二至

消石硫黄等分

制法:上为末,于银石器,文武鹅黄色,再研细,用糯米糊为,如梧桐子大。

功能治:伏伤冷,二交错所致的头痛恶心脘痞呕吐泄泻霍乱逆,以及尸厥。亦由脏气相刑,或与外相忤,故气郁经络,诸伏逆,昏不知人。因吊丧问病,入庙登家,卒然手足逆冷,肤粟起,中雷鸣。

用法用量:二至(《医略六书》卷二十四)。

各家论述:1.《医入门》:消石为阴,硫黄热为阳,以二理二也。

2.《医略六书》:阴阳交错,于中,二不相接续统运,故吐泻不止,手足逆焉。消石升,能升阳以消溶逆硫黄发育,能壮真以统运真阳。过,服,使阳运而阴消,则二调顺,而阴阳无交错之虞,何患逆吐泻不瘳哉!此拯阳奠阴之,为阴阳不相统接之专

摘录:《济生》卷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二气丸

下一篇 二气双调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