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妙散
《丹溪心法》卷四:二妙散
制法:上二味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脚膝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下部湿疮;以及湿热带下、淋浊等症。
《绛囊撮要》:二妙散
《仙拈集》卷二:二妙散
《仙拈集》卷三引《普济》:二妙散
《叶氏女科》卷二:二妙散
《绛囊撮要》:二妙散
《外科方外奇方》卷三:二妙散
《李氏医鉴》卷四:二妙散
《慈幼新书》卷一:二妙散
《普济方》卷二○四:二妙散
《朱氏集验方》卷六:二妙散
《普济方》卷七十一引《杨氏家藏方》:二妙散
《百一》卷十八引柳正之方,名见《医方类聚》卷二二九引《澹寮》:二妙散
《朱氏集验方》卷一:二妙散
《回春》卷七:二妙散
处方:蜣螂不拘多少(6-7月间,寻牛粪中者,用线串起阴干收贮)。
制法:用时,取1个,要全者,放净砖上,四面以炭火烘干,以刀从腰切断。如大便闭,用上半截;小便闭,用下半截;二便俱闭,全用。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新汲水调服。
摘录:《回春》卷七
《朱氏集验方》卷十:二妙散
《准绳·疡医》卷五:二妙散
明·《丹溪心法》:二妙散
出处:二妙散,出自明·《丹溪心法》。本方又名“二妙苍柏散”“苍柏散”“二妙丸”“苍柏二妙丸”。
用法:上药各等分,研为末,每服6克,水煎,入生姜汁服,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丸剂,每服6~9克,每日服2次。
功效: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筋骨疼痛,两足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黄,舌苔黄腻。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非淋菌性尿道炎、湿疹、小儿脓疱疮、红斑性肢痛等病症。
1.痛风性关节炎:以二妙散为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0例,对照组40例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以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为近期治愈。结果:治疗37日后,随访1年内治疗组复发率20.0%,优于对照组的复发率60.0%。(《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第5期)
2.非淋茵性尿道炎: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38例口服盐酸四环素基础上加用中药二妙散,以尿道分泌物减少或消失,排尿困难感觉减轻或消失为有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2%,优于对照组78.9%。(《湖北中医杂志》2002年第4期)
3.湿疹:以二妙散为主治疗慢性湿疹83例,对照组50例予马来酸氯苯那敏并肌注维丁胶性钙。7日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疗效评定准以症状全部消失,半年未见复发为显效。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38%,优于对照组54%。(《辽宁中医杂志》2002年第6期)
4.小儿脓疱疮:以二妙散为主外洗治疗小儿脓疱疮100例,以3~5曰内脓疱情新发情况、淋巴结缩小等情况逐渐好转为有效,治疗后总有效率98.0%:(《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年第2期)
5.红斑性肢痛:以二妙散加味治疗46例,以疼痛消失,皮损恢复正常皮色为痊愈。结果:服药2个疗程,治愈15例;3个疗程,治愈28例,有效3例。(《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第15期)
方解:二妙散中以黄柏苦寒清除湿热,为冶下焦湿热之要药;苍术苦温香燥,二药配伍,阴阳相济,寒温协调,共成清热燥湿,标本兼顾之法:临床应用以下肢痿弱无力、足膝红肿热痛或下部湿痒、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濡数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实验证实有抗菌、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临床报道有二妙丸加减治疗糖尿病。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