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调肝散

目录

《仁斋直指》卷十八:调肝散

半夏(制)0.9克 辣桂 宣木瓜 当归 川芎 牛膝 细辛各0.6克 石菖蒲 酸枣仁(汤浸,去皮,微甘草)各0.3克

制法:上药锉细。

功能治:郁怒伤,发为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大枣2枚,服。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八

《外台》卷二十一引《深师方》:调肝散

细辛2两,柏实2两,蕤仁1两,甘草)1两,羊肝1具(去脂膜,干)。

制法:上为

功能治:肝气之少,眼视(巟)(巟),面青,眼中眵泪,不见光明。

用法用量:每服匕,以送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菜、猪肉、冷水、李、肉等。

摘录:《外台》卷二十一《深师

《直指》卷十八:调肝散

半夏(制)3分,辣桂2分,宣木瓜2分,当归2分,川芎2分,牛膝2分,细辛2分,石菖蒲1分,酸枣仁(汤浸去皮,微)1分,甘草)1分。

制法:上锉细。

功能治:郁怒伤,发为痛。小偏左结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大枣2个服。

摘录:《直指》卷十八

《普济方》卷四○四:调肝散

犀角2钱(如无,以升麻代之),大黄2钱(锉),桑白皮2钱,钓藤2钱,甘草)5钱,天花粉2钱,石膏)2钱,黄芩2钱,木通2钱,荆芥2钱,防风2钱,牛蒡子)2钱,紫草2钱,陈皮(去白)2钱,龙胆草(去芦)2钱。

制法:上锉为末。

功能治:令痘疮不入痘疮热毒大盛者。

用法用量:白水,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卷四○四

《症因脉治》卷二:调肝散

当归、生地、白芍药、川芎柴胡、山栀、黄芩、广皮、甘草

功能治:肝虚劳伤,筋挛烦闷,眼目赤涩,毛焦色夭,腹痛,指甲痛,咳则胁下痛,口苦口酸,筋酸疼,热咳逆,肝血不足而有者。

摘录:《症因治》卷二

《斑疹备急》:调肝散

犀角

犀角屑1分,草龙半分,黄耆半两(锉),大黄1分(过),桑白皮1分(锉),钩藤钩子1分,麻黄1分(去),石膏研)半两,栝楼实半两(去瓤皮),甘草1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败肝脏邪热解散斑疹余毒,令疮疹不入眼小儿疹痘疮及赤疮子,实,肝血热,津液内燥,大便不通,毒上盛,表热未者。

用法用量:犀角汤(《奇效良》卷六十五)。

各家论述:《奇效良》:栝楼大黄内燥钩藤龙胆热;桑白皮石膏治上焦热;麻黄黄耆热;犀角甘草解毒热。

摘录:《斑疹备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调肝和血丸

下一篇 调肝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