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调中益气汤

目录

《脾胃论》卷中:调中益气汤

黄耆3克 人参(去芦头,有嗽者去之)甘草 苍术各1.5克 柴胡 橘皮(如中气不得运转,更加3克)升麻各0.6克 木香0.3~0.6克

制法:上药锉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治:益健脾,和中祛湿胃虚弱,湿气滞,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身体倦怠,大便泄泻,肢烦疼者。

用法用量:水600毫升,至500毫升,去滓,空时带热服之。宁绝思,药必效。

摘录:《论》卷中

《医略六书》卷三十:调中益气汤

人参1钱半,黄耆3钱(饴糖),茅术1钱半(),于术1钱半(),升麻3分(),柴胡5分(),茯苓3钱,木香1钱半,草8分。

功能治:产后劳倦泄泻软缓涩者。

用法用量:水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产后劳倦,不能化,而清阳下陷,故倦怠腹痛泄泻不止。人参扶元以补之虚,黄耆补中以之陷,于术健脾燥湿.苍术燥湿茯苓湿清治草缓中益升麻升阳明清气柴胡升少附清气,广木香醒脾调气化。水温服,使元充,则能健运而清气上升,胃气自化,安有倦怠腹痛泄泻之患。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医略六书》卷二十:调中益气汤

人参1钱半,黄(蜜)3钱,白术)1钱半,苍术)1钱,当归2钱,白芷1钱,升麻5分,柴胡5分,陈皮1钱半,甘草5分。

功能治:中虚湿伏,抑遏清阳恶寒终日不罢,缓弱者。

用法用量:水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劳伤中气湿清阳营气不能分布,故恶寒终日不罢。人参黄耆扶元,补中气苍术白术燥湿健脾阳;甘草缓中和当归升麻柴胡升九天之阳;陈皮白芷中气以流湿郁。俾强,则清气上升,而运有权,湿自化,恶寒无不自止。此调中升阳之,为湿伏阳陷恶寒之专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

《嵩崖尊生》卷六:调中益气汤

黄耆1钱,人参5分,苍术5分,陈皮5分,升麻3分,炙甘草3分,柴胡3分,黄柏3分,木香3分,当归5分,白术5分,白芍5分。

功能治:病后耳鸣耳聋

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回春》卷五:调中益气汤

黄耆6分,人参6分,甘草)6分,苍术(米泔浸,)6分,川芎6分,升麻3分,柴胡3分,陈皮3分,黄柏)3分,蔓荆子3分,当归6分,细辛2分。

制法:上锉1

功能治:两虚之头痛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回春》卷五

《东垣试效方》卷一:调中益气汤

黄耆1钱,人参(去芦)半钱,甘草)半钱,陈皮2分,五味子7粒,芍药3分,白术5分,当归5分,升麻2分,柴胡2分。

功能治:因饥饱劳役,损伤,元不足。其弦或洪缓而沉,无力,中之下,时得一涩。其身体沉重,四肢倦懒,百节烦疼,胸满短气不通,心烦不安,耳鸣耳聋有瘀肉,热壅如,视物昏中沃沫,饮食失味,怠堕嗜卧,忽肥忽瘦,溺色变,或清利而数,或上饮下便,或夏月飧泄中虚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上(父)咀,作1服。水2盏,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

如下元阴火发,热者,加生地黄2分;如咳嗽,加5味子10粒;中气不转运者,更加陈皮3分、木香2分;身体沉重,虽小便数多,加茯苓2钱、苍术1钱、泽泻半钱,黄柏3分;如胃气不和,加汤洗姜制半夏5分;痰厥头疼,加半夏;如夏月,须加白芍药3分,以补不足;如春夏疼,尤宜加芍药;恶热渴而疼者,更加白芍药半钱;严疼,加中桂2钱;如冬月疼,不可用芍药,以太故也,只加干姜2分,或加半夏4分(姜制)。

各家论述:《》云:劳则耗,热则伤,以黄耆甘草之甘泻其热,以白芍五味子之酸,能收耗;又《》云:劳者温之,损者温之,以人参甘温补不足,当归辛温补不足为臣;以白术陈皮苦甘温除中客热,以养胃气升麻柴胡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为下溜,上气不足,故从阴阳以之,又阳明少阳为使也。

摘录:《东垣试效》卷一

金·《脾胃论》:调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一钱(3克)、人参甘草苍术各五分(1.5克)、柴胡橘皮升麻各二分(各0.5克)、木香一至二分(0.3~0.6克)。

用法:上药锉麻豆大,都作一服。水600毫升,至500毫升,去滓,空时带热服之。宁绝思,药必效。

功效:益健脾,和中祛湿

治:治肠胃虚弱,湿气滞,症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身体倦怠,大便泄泻,肢烦疼,苔白腻,濡细。

临床应用:临床要用于治疗泄泻、亚健康状态等病症。

1.泄泻:本加味治疗脾虚泄泻50例,疗程30日,以症状消失,大便成、便次减少至1~2次为痊愈。结果:痊愈41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湖南中医杂志》1994年第9期)

2.亚健康状态:本加味治疗亚健康患者48例,并与西药(谷维素)治疗48例对照,疗程15日,以症状自评量表为评价要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75%。(《四川中医》2014年第2期)

解:李东垣的调中汤有二,分出自《论》和《兰室秘藏》,前重在和中祛湿,临床亦见治疗慢性肾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和小儿泄泻的临床报道。后减少了木香、增加了黄柏,重在调中泻。《医考》曰:不调而弱者,此之。不调者,肠鸣、飧泄、膨胀之类也;弱者,语言轻微,手足倦怠也。补可去弱,故用人参黄芪甘草甘温之性,则中气不弱,手足不倦矣;苍术,能平中敦阜之;升麻柴胡轻清,能升陷下之;木香陈皮辛香,能去中陈腐之

现代研究:本早期文献报道可治疗泄泻耳鸣、眩晕及头痛等病症。

歌:无。

摘录:金·《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调中益气丹

下一篇 调中益气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