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独活散

目录

      《杨氏家藏方》卷二:独活散

      川芎 独活(去芦头)防风(去芦头)藁本(去土)旋复花 蔓荆子 细辛(去、土)各30克 石膏(研)甘草)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眩晕。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至210毫升,食后热服

      摘录:《杨氏家藏》卷二

      《圣惠》卷十九:独活散

      独活2两,桂2两,防风1两(去芦头),当归1两(锉,微),赤芍药1两半,附子1两(裂,去皮脐),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中不得语,身体拘急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独活散

      独活半两,防风半两,防己半两,秦艽半两,黄耆半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茯神半两,芎半两,远志半两,升麻半两,石斛半两,牛膝半两,丹参半两,羚羊角屑半两,甘草半两,厚朴半两,天门冬半两,五加皮半两,桂半两,黄芩半两,皮半两,橘皮1两半,麻黄1两半,地黄1两半,槟榔1两,藁本1两,杜仲1两,乌犀角1两,薏苡仁半升,石膏3两。

      制法:上药各细切,和匀,为粗

      功能治:除余,服防风愈后用之。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同至8分,滤去滓,1日2次。若或觉中热烦,以竹沥代水之,临药,加生姜1味,斟酌用之。

      摘录:《医类聚》卷二十巧万全

      《圣惠》卷十九:独活散

      独活2两,黑豆1(锉,熟),天南星半两(裂),生姜半两,防风1两(去芦头)。

      制法:上锉细。

      功能治:中口噤,筋拘急,疼痛。

      用法用量:以清5大盏,取3大盏,入于瓶中,密盖良久,去滓放温,拗,灌半中盏,频频服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十九:独活散

      独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桂半两,秦艽1两(去苗),荆芥穗1两,白术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葛根1两(锉),附子1两(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中失音不语,四肢强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十四:独活散

      独活1两,防风3分(去芦头),五加皮3分,附子1两(裂,去皮脐),赤芍药1两,干姜半两(裂,锉),桂1两半,牛膝1两(去苗),五味子3分,杜仲1两半(去粗皮,微黄,锉),石斛1两(去),沉香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后,虚,脚膝疼痛少力,不能步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十九:独活散

      独活3分,汉防己1两,秦艽3分(去苗),黄耆半两(锉),赤芍药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茯神半两,白术半两,芎半两,远志半两(去),石膏1两,川升麻半两,防风3分(去芦头),丹参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天门冬半两(去),薏苡仁半两,羚羊角屑3分,五加皮半两,生地黄3分,麻黄1两(去),皮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心热烦闷,四肢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六十九:独活散

      独活1两,桑寄生1两,杜仲3分(去粗皮,微黄,锉),牛膝1两(去苗),细辛3分,秦艽1两(去苗),茯苓1两,桂1两,防风1两(去芦头),芎3分,附子1两(裂,去皮脐),当归1两(锉,微),甘草半两(微赤,锉),赤芍药3分,生地黄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妇人风痹,手足不随,身体疼痛,言语謇涩,筋挛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六:独活散

      独活1两,细辛1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甘菊1两,麻黄1两(去),木通1两(锉),五味子1两,茯苓1两,紫菀1两(洗去苗土),桂1两,白术1两,芎1两,桑根白皮1两(锉),甘草1两(微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

      功能治:脏中冷,头疼项强鼻干闷,语声不出,胸中少气四肢无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圣惠》卷六十九:独活散

      独活1两,羚羊角屑3分,桂3分,当归3分(锉,微),黄芩3分,附子1两(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防风3分(去芦头),细辛3分。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妇人,筋拘急反张,状如角弓,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六十九:独活散

      独活1两,白术3分,防风2分(去芦头),细辛3分,人参3分(去芦头),石膏2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芎3分,荆芥3分。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妇人眩,头痛呕逆,身体时痛,情思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薄荷7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七:独活散

      附子独活

      独活1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防风半两(去芦头),芎半两,丹参半两,萆薢半两(锉),菖蒲半两,天麻1两,桂1两,黄耆半两(锉),当归1两(锉,微),细辛半两,山茱萸半两,白术半两,甘菊半两,牛膝半两(去苗),壳半两(麸微黄,去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脏中疼痛,不得俯仰,两脚冷痹,缓弱不遂,头昏耳聋,语音浑浊,四肢沉重。脏中色黎黑,酸痛,多汗恶,身体沉重。

      用法用量:附子独活汤(《圣济总录》卷二十)。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六:独活散

      独活1两,蔓荆子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芩3分,玄参3分,秦艽3分(去苗),沙参3分(去芦头),壳3分(麸微黄,去瓤),羚羊角屑3分,白鲜皮3分,防风3分(去芦头),甘菊3分。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毒,鼻塞,面痒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浆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

      《圣惠》卷五:独活散

      独活汤、防风

      独活1两,茯神3分,防风3分(去芦头),羚羊角屑3分,附子3分(裂,去皮脐),人参3分(去芦头),前胡3分(去芦头),沙参3分(去芦头),旋覆花3分,黄耆3分(锉),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脾脏,胸涎,言语不利,翕翕发热,智意昏浊。

      用法用量:独活汤(《圣济总录》卷五)、防风(《校注妇人》卷三)。

      摘录:《圣惠》卷五

      方出《圣惠》卷三,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九:独活散

      独活1两,羚羊角屑1两,麻黄1两半(去),桂1两,当归1两(锉,微),五加皮1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甘草半两(微赤,锉),荆芥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筋拘急,肢疼痛,起卧艰难。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猪肉、毒

      摘录:出《圣惠》卷三,见《普济》卷八十九

      《外台》卷十五引《古今录验》:独活散

      独活白术

      独活4分,白术12分,防风8分,细辛4分,人参4分,干姜4分,蜀天雄)1分,桂1分,栝楼6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逆,身体疼痛,百节不随,乱,反侧若癫,发作无常。

      用法用量:独活白术(《圣济总录》卷十六)。

      注意:忌、李、肉、猪肉、冷水、生菜、生葱等物。

      摘录:《外台》卷十五《古今录验》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独活散

      独活1两,甘菊1两,蔓荆子1两,芎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肝脏实,目赤昏涩,热泪不止,筋拘急劳倦头昏项颈紧急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中盏,加酸枣仁粘子各50粒(研碎),同至7分,并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类聚》卷十《简要济众

      《圣惠》卷八十三:独活散

      独活

      独活1两,黄耆1两(锉),防风3分(去芦头),白鲜皮3分,茯神1两,羚羊角屑3分,桂半两,酸枣仁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中,四肢拘挛,烦乱,不得睡。

      用法用量:独活汤(《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七十八:独活散

      独活

      独活1两,天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桂半两,麻黄3分(去),附子3分(裂,去皮脐),当归半两(锉,微),赤芍药3分,荆芥半两,羚羊角屑3分,芎半两,蔓荆子半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产后中,睡卧不安,筋四肢挛急或强直。

      用法用量:独活(《普济》卷三五○)。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七十八:独活散

      独活1两,麻黄1两(去),防风1两(去芦头),石膏2两,芎半两,蔓荆子半两,桂半两,赤芍药半两,犀角屑半两,茯神半两,甘草微赤,锉)半两,甘菊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羚羊角屑半两,壳(麸微黄,去瓤)半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产后中恍惚,语涩,胸不利,头疼痛,四肢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七十八:独活散

      独活2两,防风2两(去芦头),附子半两(裂,去皮脐),桂1两,甘草1两(微赤,锉),当归1两(锉,微),麻黄1两(去),细辛半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产后中口噤肩强直,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各半中盏,至6分,去滓,拗灌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七十四:独活散

      独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葛根半两(锉),羚羊角屑3分,赤箭1两,当归3分,酸枣仁3分(微),芎半两,秦艽半两(去苗),麻黄1两(去,锉),五加皮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痉。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七十四:独活散

      独活1两,赤箭1两,麻黄1两(去),乌犀角屑3分,羌活3分,防风3两(去芦头),天蓼木3两,白附子3分,汉防己半两,桂半两,芎半两,僵蚕半两,阿胶1两(捣碎,令黄),龙齿1两(研入)。

      制法:上为细,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治:妊娠因洗头中,身体强硬,紧急,失音不语。

      用法用量:每服3钱,薄荷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普济方》卷九十八引《护命》:独活散

      独活(去芦头)1钱,阿魏(面少许,和如薄饼子,干,捣为末)1钱,桂(去粗皮)1分,大黄(锉,)1分,牛膝(去苗,锉)1分,羌活(去芦头)1分,鳖甲()1分,当归(切,)1分,干蝎()1分,黄耆(锉)1分,芎1分,茯苓(去黑皮)1分,木香1分,麻黄(去)1分,蔓荆子1分,半夏(洗去滑)1分,吴茱萸)1钱半,荆芥穗2钱,虎骨)4钱,芫花1两,狼毒(捶碎,以3升,同芫花于石器干)半两,蛇(浸,去干,仍用温,又干,如是者20余次,捣)1两,麝香少许(研),牵牛子

      制法:上将芫花狼毒2味作一处为末,牵牛子半夏2味亦作一处为末,其余众药共作一处为末。

      功能治:走注,两足疼痛肿起,忽偏在一足痛履不得,其痛处游走不定,忽上项,头昏乱,忽走在右手,忽走在左手,忽在一手指头上,忽在一脚头上,只有一点痛,痛不可忍,其游走痛处一点常赤色,甚则遍身有赤色,或攻项,或把,或注脚下,或攻胸胁,腿与胫俱小,惟有膝头粗肿;亦治白虎,甚则下青粪。

      用法用量:吃此药后,或痛处在指甲下或在脚指甲下,破出得恶血,或在中出得恶血,其病可除牵牛子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卷九十八《护命》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三:独活散

      独活1两,壳1两(麸微黄,去瓤),天门冬1两(去),黄耆1两(锉),甘菊1两,防风1两(去芦头),侧子1两(裂,去皮脐),汉防己1两,槟榔1两,茯苓1两,牛膝1两(去苗),天雄1两(裂,去皮脐),生地黄1两,半夏2分(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脚。缓弱顽痹满,胸闷乱,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出《圣惠》卷四十五,见《普济》卷二四三

      《圣惠》卷七十八:独活散

      独活1两半,麻黄1两(去),甘草半两(微赤,锉),芎1两,桂1两,天麻1两,当归(锉,微)1两,生地黄1两,五加皮1两,防风(去芦头)1两,侧子(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产后中,若项强,四肢拘急,不得转动。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三因》卷二:独活散

      独活皮、细辛、芎、菊花防风(去叉)、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气虚,或惊恐相乘,使上气不守正位,致头招摇,手足颤掉,渐成昏。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至1盏,去滓,取6分清汁,入少竹沥,再,食后温服,1日2次。

      摘录:《三因》卷二

      《圣惠》卷四十四:独活散

      独活1两,牛膝2两(去苗),附子1两(裂,去皮脐),芎3分,桂3分,赤芍药3分,当归3分(锉,微),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冷滞,攻刺,胯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圣惠》卷二十一:独活散

      独活1两,石斛1两(去,锉),海桐皮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当归1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羚羊角屑1两,芎1两,牛膝1两(去苗),五加皮1两,仙灵1两,桂1两,汉防己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毒攻两脚,软弱无力立艰难。中,半身不遂,身体筋挛急,壅滞。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生冷、油腻、毒、滑物。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圣惠》卷二十一:独活散

      独活1两,僵蚕3分(微),干蝎半两(微),附子1两(裂,去皮脐),防风3分(去芦头),芎1两,当归3分,麻黄1两(去),桂1两,赤芍药3分,天麻1两,细辛3分。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伤风,四肢不收,中沫出,及中贼风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圣惠》卷二十一:独活散

      独活

      独活半两,附子3分(裂,去皮脐),防风半两(去芦头),麻黄3分(去),桂半两,芎半两,薏苡仁1两,茯苓3分,牛膝3分(去苗),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茵芋半两,海桐皮半两(锉),壳半两(麸微黄,去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身体疼痛,拘急妇人攻注,脚膝虚肿,或上焦不利。

      用法用量:独活汤(《圣济总录》卷一五○)。

      注意:忌生冷、油腻、毒、滑物。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圣惠》卷二十一:独活散

      独活2两,茯苓1两,汉防己1两,芎1两,赤芍药1两,麻黄1两半(去),牛膝1两(去苗),当归1两(锉,微),附子2两(裂,去皮脐),甘草半两(微赤,锉),萆薢1两(锉),桂2两,茵芋1两,防风1两(去芦头),羚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偏。手足不遂,顽痹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猪、、鸡、狗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一

      《圣惠》卷二十:独活散

      独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桂1两,汉防己半两,白术半两,麻黄1两(去),人参半两(去芦头),羚羊角屑半两,细辛半两,茵芋半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秦艽半两(去苗),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卒中。忽倒闷绝,口噤不语,气厥不识人,针灸不知痛处。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加竹沥1,更2-3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

      《圣惠》卷十九:独活散

      独活3分,萆薢1两,防风1两(去芦头),细辛1两,人参1两(去芦头),干姜1两(裂,锉),天雄1两(裂,去皮脐),丹参1两,牛膝1两(去苗)。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风痹。身体不,常多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温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十九:独活散

      独活1两,羌活1两,芎3分,桂3分,茯苓1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羚羊角屑3分,僵蚕1两(微),天麻1两,麻黄1两(去),丹参3分,干蝎1两(微)。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中。中面斜,手脚不遂,入脏腑,昏闷不语,如解,难以俯仰,骨痹冷痛,惊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薄荷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独活散

      独活半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一切癣。

      用法用量:以调和如糊,先用皂荚水洗癣上,然后涂之,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圣惠》卷二十二:独活散

      独活1两,桂1两,芎1两,麻黄1两(去),防风1两(去芦头),白术1两,赤芍药1两,细辛1两,附子1两(裂,去皮脐),壳半两(麸微黄,去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柔肉软弱,身体疼痛,四肢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本事》卷一:独活散

      :川独活黄色如兔眼者,去芦洗,干称)1两,白术1两,白茯苓(去皮)1两,秦艽(洗,去芦)1两,葳蕤(洗)1两,柏子仁(研)1两,甘草)1两,犀角(镑)半两,川椒(去,微,地上出汗)半两,熟地黄洒,99晒,干称)半两,实(汤浸,洗去瓤,薄切,麸)半两,白芷(不见)半两,官桂(去粗皮,不见)半两,人参(去芦)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一切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盏,加生姜3大枣1个,同至7分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本事释义》:独活气味苦辛甘平,入足厥阴少阴白术气味甘温微苦,入足太阴、阳明;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足阳明;葳蕤气味甘平,入手、足太阴秦艽气味苦平,入手、足阳明,兼入柏子仁气味苦辛微温,入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阳犀角气味苦酸咸,入足厥阴、手少阴;川椒气味辛温,入手、足大阴及命门熟地黄气味微苦,入足少阴气味,入足太阴白芷气味辛温,入手、足阳明,为之药;官桂气味辛温,入足厥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足阳明。即惊恐亦七情所伤之病,致脏腑偏胜不平,故用补五脏之药,护持正气,虽用独活,再以辛温苦之品,使偏胜者得以和平,客病何由得入哉。

      摘录:《本事》卷一

      《圣惠》卷二十三:独活散

      独活半两,壳1两(麸微黄,去瓤),芎1两,防风3分(去芦头),当归1两(锉,微),细辛1两,桂半两,赤箭半两,羚羊角屑半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中。偏枯不遂,眼不正,语涩,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入竹沥,更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生冷、油腻、猪鸡肉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医方类聚》卷一七四引《简易》:独活散

      独活1两,黄芩1两,莽草1两,当归1两,川芎1两,大黄1两,赤芍药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一切

      用法用量:分作2次,先用猪蹄,以水2升,令蹄熟,去蹄入药,再10余沸,去滓,乘热洗疮。

      摘录:《医类聚》卷一七四《简易》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独活散

      独活5钱,升麻5钱,川断5钱,地黄5钱,桂皮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忽吐衄下,甚而九窍

      用法用量:每服2钱,白汤调下,1日2次。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

      《医略六书》卷三十:独活散

      独活1两半(盐水),白芍1两半(),防风1两半(盐水),当归3两,远志1两半,生地5两,龙齿3两(),茯神2两(去木),人参1两5钱,草1两5钱。

      制法:上为

      功能治:产后乘虚袭伤阴,失养,心血心气俱馁,惊悸不安,浮虚微数。

      用法用量:每服3钱,银器汤,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独活经气防风,生地壮水以滋心血当归白芍敛阴以宁远志以保人参扶元补心气龙齿定魄安志,茯神志,草缓中州以益胃气。为,银汁,使外解则充,而得养,心气自雄。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诚书》卷八:独活散

      独活1钱,麻黄(去)1钱,川芎1钱,天麻)1钱,防风1钱,细辛1钱,荆芥穗1钱,甘草)5分,熟大黄5分。

      功能治:小儿狂癫痓痉。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服。

      摘录:《诚书》卷八

      《证治宝鉴》卷十:独活散

      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羌活薄荷、生地、细辛川芎甘草

      功能治:肿痛,延及两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服。

      摘录:《治宝鉴》卷十

      《准绳·类方》卷八:独活散

      羌活防风川芎独活石膏荆芥升麻、干葛、生地黄细辛白芷赤芍药、黄芩甘草

      功能治:毒攻蛀,齿肿痛。

      用法用量:加薄荷,水服。

      摘录:《准·类》卷八

      《普济方》卷二四三:独活散

      绿豆粉3两。

      制法:于银石器黑色,再为细

      功能治:止疼痛。

      用法用量:用井水调成膏,摊绢帛上,随痛处贴之,并服趁痛

      摘录:《普济》卷二四三

      《御药院方》卷九:独活散

      独活2两(去土),华细辛1两(去土)。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牙痛不可忍,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用5钱,以水2盏,加荆芥1穗,同至1盏,去滓,热漱冷吐,不拘时候。

      注意:宜先用丁香擦后,用此药漱三二次。

      摘录:《御药院》卷九

      《御药院方》卷九:独活散

      独活

      川芎半两,独活半两,羌活半两,防风半两,华细辛2钱,荆芥3钱,郓薄荷3钱,生地黄3钱。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清头,发风热阳明不利,毒攻注,牙齿肉虚浮宣褪下,动摇发痛;及偏正头痛,渐渐攻注眼,或发疼痛,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3次。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贼风,袭入齿缝而伤风疼走注且吸痛甚,可知病全在脏气未伤焉。独活少阴羌活太阳游风荆芥疏风防风行气川芎中之,生地滋阴中之水,细辛浮热,薄荷齿。为,使解散,则经气清和而齿无疼痛之患,何吸更甚之有?此疏,为齿痛吸疼甚之专

      摘录:《御药院》卷九

      《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张涣方:独活散

      独活1两,羌活1两,川升麻(锉细)1两,酸枣仁(拣净)1两,人参(去芦头)1两,琥珀半两,川大黄(锉细,微)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祛痫。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入金、银、薄荷各少许,放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张涣

      《圣惠》卷六十九:独活散

      独活1两,桂1两,防风1两(去芦头),当归1两(锉,微),赤芍药半两,附子半两(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羚羊角屑半两,甘草半两(多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妇人偏枯,言语謇涩,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三十六:独活散

      独活3分,川升麻3分,沉香3分,桑寄生3分,连翘3分,犀角屑3分,汉防己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生恶核,胃热塑,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圣惠》卷三十八:独活散

      独活3分,汉防己半两,犀角屑半两,石膏1两,川升麻3分,黄芩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生用)。

      制法:上为

      功能治:乳石发动,生赤肿,毒攻注,筋拘急,言语謇涩,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中盏,至5分,去滓,加竹沥温服,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圣惠》卷四十一:独活散

      独活1两半,续断1两,杜仲1两(去粗皮,微黄,锉),桂1两,防风1两(去芦头),芎1两半,牛膝1两(去苗),细辛1两,秦艽1两(去苗),茯苓1两,海桐皮1两(锉),当归1两(锉,微),赤芍药1两,熟地黄2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气虚弱,卧冷湿地或当所致痛强直,不能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一

      《圣惠》卷四十四:独活散

      独活1两,黄耆半两(锉),防风3分(去芦头),白鲜皮半两,茯神1两,芎半两,羚羊角屑半两,桂3分,酸枣仁1两(微),当归半两(锉,微),附子1两(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湿痛,连腿膝,顽痹不能运动。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圣惠》卷四十四:独活散

      独活3分,附子1两(裂,去皮脐),杜仲1两(去粗皮,微黄,锉),细辛半两,熟地黄3分,当归半两(锉,微),白茯苓半两,桂1两,牛膝1两(去苗),侧子1两(裂,去皮脐),防风半两(去芦头),白芍药半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气虚衰,脚冷痹,麻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6分,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圣惠》卷四十四:独活散

      独活2分,麻黄半两(去),细辛半两,丹参3分,牛膝3分(去苗),萆薢3分(锉),黄耆3分(锉),桂3分,防风1两(去芦头),犀角屑1两,赤芍药3分,羚羊角屑1两,当归半两(锉,微),芎半两,茯苓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毒,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5分,后入2,更2-3沸,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四

      《圣惠》卷四十五:独活散

      独活1两,丹参半两,附子半两(裂,去皮脐),细辛半两,五加皮半两,牛膝半两(去苗),芎半两,僵蚕半两(微),桑根白皮1两半(锉),麻黄1两(去,锉),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

      功能治:脚。皮肉顽痹,筋疼痛,脚膝缓弱,立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朱氏集验方》卷一:独活散

      独活5两,川椒3两,草乌半斤,麻黄3两,防风2两,杉木节1两,荆芥1小把,葱1握。

      功能治:因卧湿地而致履费力。

      用法用量:熏蒸,通得手,即用葱蘸汤洗,以久为度,更先服续命汤

      摘录:《朱氏集验》卷一

      《圣惠》卷四十五:独活散

      独活1两,川升麻1两,羚羊角屑1两,麻黄1两(去),防风1两(去芦头),桂半两,附子3分(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

      功能治:毒脚发盛,四肢皮肤及小顽痹不仁,言语謇涩,或至失音神昏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5分,去滓,加竹沥1,更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四十五:独活散

      独活1两,桂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人参3分(去芦头),麻黄1两(去),茯苓1两,芎1两,壳3分(麸微黄,去瓤),附子1两(裂,去皮脐),防风1两(去芦头),赤芍药3分,当归1两,酸枣仁1两(微),槟榔1两半,甘草1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脚毒疼痛,皮肤不仁,脚膝沉重,立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二十二:独活散

      独活2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葛根1两(锉),白茯苓1两,防风1两(去芦头),茵芋1两,细辛1两,甘草1两(微赤,锉),汉防己1两,芎1两,酸枣仁1两,桂1两,人参1两(去芦头),五加皮2两,麻黄2两(去),川乌头1两(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卒中恶口噤不能言,四肢亸曳,缓弱疼痛,五藏,恍惚,恚怒无常。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5分,去滓,入竹沥1,更1-2沸,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六十四:独活散

      独活1两,木香1两,射干1两,连翘1两,甘草1两(生,锉),桑寄生1两,川升麻1两,沉香1两,川大黄1两(生用)。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恶核结肿毒,四肢烦热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加竹沥,更1-2沸,放温服之,1日3次,得快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活人书》卷十七:独活散

      羌活(去芦头)1两,独活(去芦头)1两,人参1两,细辛(去灰土,华阴者佳)1两,白茯苓(去皮)1两,壳(去,麸通黄)1两,防风(去芦)1两,黄芩(细坚者)1两,麻黄(沸汤3次,干称)1两,甘草(细锉,赤)1两,蔓荆子1两,甘菊1两,石膏水飞过)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伤风温瘴。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盏,加生姜3薄荷4-5,同至7分,去滓,微热呷。

      如年高者,以川芎黄芩

      摘录:《活人书》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十:独活散

      独活(去芦头)1两半,玄参1两,生犀角屑2两,升麻3两,恶实(锉)半两,豉2,生地黄(锉)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米饮调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

      《圣济总录》卷十八:独活散

      独活(去芦头)3分,雄黄(研)半两,青黛(研)1分,麻黄(去先煎,掠去沫,干)半两,水银1分(与砂、雄黄同研,以水银星子尽为度),阿魏(生,研)1分,雷丸)半两,砂(研)半两,滑石(捣,研)半两,石(研)1分,牛黄(研)1分,紫石英(研)1分,斑蝥40枚(与糯米,去翅足,米不用),芫青40枚(与糯米熟,走翅足,米不用)。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出五虫。癞。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调下,晚更服。当有虫从小便中出,或当日,或3-4日至10日出。

      注意:不得饱食。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二十:独活散

      独活(去芦头)3两,附子裂,去皮脐)2两,薏苡仁2两,苍耳2两,防风(去叉)2两,蔓荆实2两,芎2两,细辛(去苗)2两,秦艽(去苗土)2两,菖蒲2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筋痹。肢体拘急,不得伸展。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空以温调下,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

      《圣济总录》卷八十四:独活散

      独活(去芦头)1两,附子裂,去皮脐)1两,牵牛子2两(微)。

      制法:上为

      功能治:脚,两胫疼痛肿满,时发热,或大便不利,毒上攻。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调下,温蜜汤亦得,1日3次,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四

      《圣惠》卷三十三:独活散

      独活1两,防风(去芦头)1两,羚羊角屑1两,酸枣仁(微)1两,茯神1两,细辛3分,甘菊3分,蔓荆子3分,决明子3分,前胡(去芦头)3分,桑根白皮(锉)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眼偏视。,牵射瞳人,致不正。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忌毒肉。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十:独活散

      独活1两,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2两半(裂,去皮脐),薏苡仁1两,桂2两,防风1两(去芦头),赤芍药3分,当归3分,茯苓3分,山茱萸3分,汉防己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狗脊3分,熟地黄1两,牛膝1两(去苗),芎3分,石斛1两(去),壳半两(麸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虚劳,痿痹不遂,筋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

      《圣惠》卷二十六:独活散

      独活2两,当归1两半,白茯苓1两半,干姜1两(裂,锉),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桂半两,附子半两(裂,去皮脐),甘草半两(微赤,锉),麻黄1两(去),牛膝1两(去苗)。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肉极。皮肤不通,表实里虚,外不得泄,膝疼痛。

      用法用量:本,《普济作“独活汤”。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二十三:独活散

      独活1两半,壳1两(麸微黄,去瓤),芎1两,防风1两半(去芦头),当归1两(锉,微),细辛3分,桂3分,羚羊角屑3分,桑根白皮3分(锉),薏苡仁1两,酸枣仁1两(微)。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中眼不正,语涩,四肢拘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加竹沥相和,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二十三:独活散

      独活3分,附子3分(裂,去皮脐),防风半两(去芦头),麻黄3分(去),当归半两(锉,微),薏苡仁3分,桂半两,茯苓3分,牛膝3分(去苗),茵芋半两,天麻半两,海桐皮半两(锉),赤芍药半两,槟榔半两,萆薢半两(锉),壳半两(麸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

      功能治:腲退肤虚满,四肢不收,疼痛,脚缓弱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圣惠》卷五十五:独活散

      独活1两,麻黄1两(去),犀角屑半两,秦艽半两(去苗),桑根白皮半两(锉),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黄。急硬,口噤不语,喘息粗,眼中出恍惚,状如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