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半夏厚朴汤

目录

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二两(6g)。

用法:以水七升,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服。

功效:行气结,降逆化痰

治: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不下,胸胁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滑腻,滑或弦。

解:本是由情志不畅,互结咽喉所致。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致宣降失常,聚津为气郁阻,互结于咽喉,故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不下,胸胁满闷;上逆,失和,则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滑腻,滑或弦,均为气滞之征。则郁难不化则结难,故治宜化痰行气兼顾,使则郁化则结半夏化痰结,降逆和,重在降逆;厚朴下气除满,以胸中滞,重在行气,二者相伍,一化痰结,一行气滞,并治,使降则,郁降,共为君药。茯苓湿健脾,助半夏湿化痰;苏芳香宣肺,顺宽胸,宣通胸中之郁结之,助厚朴顺宽胸,共为臣药。生姜降逆止呕,且制半夏之毒,为药。五药辛苦用,辛以结,苦能降逆,温以化痰,共奏行气结,降逆化痰之功。

临床应用:1.用要点本为治疗的代表,以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不下,苔白腻,弦滑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常用于治疗癔症、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部异感症、慢性气管炎、食管痉挛等属气滞阻者。

注意:本方药物多苦温辛,适宜于互结偏于性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阴伤津少者,为气郁化火痰火互结所致,虽有症状,亦不宜使用。

歌:半夏厚朴与紫苏茯苓生姜服,气滞核,降逆开郁自舒。

延伸:半夏厚朴汤为治的专。其病特点:一是病位在咽喉,二是病性多为自感觉异常,如核塞于咽喉,但不碍饮食,故而得。现代医称此病为部异物症,或咽喉神经官能症、癔症球等。要与精神情绪因素密切相,属非器质性异感症。现代研究:本能显著抑制麻醉猫电刺激神经反射,可消除中有异物感之感觉,故可治疗

摘录:《金匮要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半夏南星白附丸

下一篇 半夏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