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大黄附子汤

目录

大黄附子汤

组成:大黄三两(9g),附子三枚(9g), 细辛二两(3g)。

用法:以水五升,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四五里,进一服。现代用法:水服。

功效:温里,通便止痛。

治: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弦紧。

解:本积滞互结于肠道,阳不运所致。侵,阳不通,肠道传化失职,故腹痛、大便秘结;凝聚于厥阴,则胁下偏痛;积滞停,阳不达四末,则见手足不温;阳气郁,故见发热,但非大热;阴盛,舌苔白腻,弦紧为实之象。治宜温通并用,以温凝而结,通下大便而除积滞附子大辛大热,温阳祛,为君药。大黄,荡涤肠积滞,为臣药,二者温并用,温阳之中具有导滞之功。细辛温通,止痛,为药。三药用,温里以祛,通下以泻实,共奏温下之功。

临床应用:1.用要点:本温下的代表,以便秘腹痛,手足不温,舌苔白腻,弦紧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常用于治绞痛、胆囊术后综征、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慢性痢疾、尿毒症等属积者。

注意:大黄的用量一般不宜超过附子

歌: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止痛良,冷积结成实证,功专温下妙非常。

摘录:《金匮要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黄附子丸

下一篇 大黄除热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