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大黄蟅虫丸

目录

《中国药典》:大黄蟅虫丸

:熟大黄300g 土鳖虫()30g 水蛭(制)60g 虻虫(去翅足,)45g 蛴螬()45g 干漆)30g 桃仁120g 苦杏仁)120g 黄芩60g 地黄300g 白芍120g 甘草90g

性状:黑色的水蜜、小蜜或大蜜浓,味甘、微苦。

炮制: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0~45g 加适量的水泛,干,制成水蜜;或加炼蜜80~100g制成小蜜或大蜜,即得。

功能治:活破瘀,通。用于瘀血停,部肿块,肤甲错,眶黯黑,潮热羸瘦,

用法用量:服,水蜜一次3g,小蜜一次3~6,大蜜一次1~2,一日1~2次。

注意:孕妇用;皮肤过敏者停服。

规格:大蜜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金匮要略》卷上:大黄蟅虫丸

大黄75克(黄芩60克 甘草90克 桃仁200克 杏仁200克 芍药120克 地黄300克 干漆30克 虻虫200克 水蛭100枚 蛴螬200克 蟅虫100克

制法:上十二味,研末,炼蜜和,如小豆大。

功能治:破瘀消症。虚劳有干形体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肤甲错,两黯黑;亦治妇女中有块,或胁下症瘕刺痛。

用法用量:用送下5,一日三次。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黄蜜煎

下一篇 大黄豉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