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大黄牡丹汤

目录

大黄牡丹汤

组成:大黄四两(12g) 牡丹皮一两(3g) 桃仁五十个(12g) 冬瓜子半升(30g) 芒硝(9g)

用法:以水六升,取一升,去滓,芒硝,再沸,顿服之。 现代用法:水服,芒硝熔化。

功效:泻热破瘀,结消肿。

治:肠痈初起,尚未成脓。右少疼痛拒,右足屈而不伸,伸则腹痛甚,甚则局部肿,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黄腻,滑数。

解:本多由湿热郁积,凝聚,结于肠中,肠不通,聚而成所致。热结气滞瘀,腑不通,不通则痛,右少肠痈的好发部位,故右少疼痛;热结于里,故痛而拒,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甚,古称“缩脚肠痈”;郁结不,则局部可触及包块,甚至可使肉腐败而化脓;正交争,卫失调,故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黄腻,滑数,为实热结肠之征。故治宜泻热破瘀,结消肿。大黄攻下,泻肠中湿热郁结,并祛肠中稽留之瘀血桃仁性善破,共为君药。芒硝,软坚结,泻下清热,助大黄通腑泻热;牡丹凉血瘀消肿,助君药活祛瘀,共为臣药;冬瓜子甘,清肠利湿排脓结,为药。诸药用,使湿热瘀结荡涤下泄,热结通而畅则肿痛消,肠痈自愈。

临床应用:1.用要点本用于肠痈初起,由湿热瘀而成者,功效极佳,以右少疼痛拒,右足屈而不伸,舌苔黄腻,滑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妇科附件炎盆腔炎等属于实热瘀滞者。

注意:如肠痈属于寒湿郁滞者,或脓已成,且有其他并发症(如寄生虫、腹膜炎等)则不宜使用。对于老人、孕妇、体质虚弱者,亦不宜用。

歌: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痛,泻热逐瘀消肿良。

摘录:《金匮要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黄煎丸

下一篇 大黄牡蛎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