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大黄散

目录

      《外台秘要》卷四引《集验方》:大黄散

      大黄120克 黄连120克 黄芩120克

      制法:上三味,捣筛为

      功能治:黄疸,身体面皆黄。

      用法用量:先食服3克,一日三次。亦可为服。

      摘录:《外台秘要》卷四《集验

      《圣惠》卷十六: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黄连半两(去须),麦门冬1两(去),栀子仁半两(锉),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时头痛壮热不解,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豉少半葱白2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方出《圣惠》卷三十七,名见《普济方》卷四十七:大黄散

      :川大黄1分(生用),黄连1分(去须),麝香1钱(细研)。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壅,中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研入麝香令匀,以生油旋调,涂于中。

      摘录:出《圣惠》卷三十七,见《普济》卷四十七

      《圣惠》卷四十三:大黄散

      :川大黄(锉碎,微)1两,赤芍药1两,川升麻1两,鬼箭羽1两,鬼臼(去)1两,桂1两,桔梗(去芦头)1两,柴胡(去苗)1两,川朴消2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中恶痛,腹胀闷乱。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六:大黄散

      :川大黄(锉碎,),黄连11两,羖羊角屑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大热,白睛肿胀,盖覆瞳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1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大黄散

      大黄(锉)2两,桂(去粗皮)3分,冬瓜子(微)1滑石(研)3两,朴消(生铫子干,刮出,纸裹,于黄土窨1宿,取出细研)2两半。

      制法:上5味,先捣前3味为细,更与滑石朴消同研匀细。

      功能治:关格不通,妨闷,大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浓白茅汤调下,空服之,至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圣济总录》卷十三:大黄散

      大黄(锉)2两,栝楼1两,甘草(生,锉)1两,马消(研)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毒肿,遍身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后熟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伤寒总病论》卷三:大黄散

      地黄汁半升,生大黄末一匕。

      功能治:吐血百治不愈。

      用法用量:地黄汁3沸,下大黄末调匀。空时温饮1小盏,每日3次。即止。

      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

      《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神巧万全方》:大黄散

      :川大黄3两,牛蒡子1两(),壳1两(麸)。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伤寒5-6日,热结在,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以利为度。

      摘录:《医类聚》卷五十四巧万全

      《圣惠》卷九十二:大黄散

      :川大黄1分(锉,微),木通1分(锉),桑根白皮半两(锉),羌活1分,川朴消3分。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阴肿

      用法用量:1-2岁儿,每服1钱,以水1小盏,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五十五:大黄散

      :川大黄2两(锉碎,微),黄柏1两(锉),栀子仁1两,川朴消2两,甘草1两(微赤,锉),木通1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阴黄,表和里实,小便不利而赤,身汗出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如人10里再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圣惠》卷四十九: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京三棱1两(微,锉),鳖甲1两(涂令黄,去裙襕),槟榔1两,木香3分,赤芍药3分,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

      功能治:癖结,两胁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圣惠》卷十五: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槟榔半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壳1两(麸微黄,去瓤),木香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时后宿食不消,大肠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四十七:大黄散

      :川大黄2两(锉碎,微),黄芩1两,泽泻1两,川升麻1两,羚羊角屑1两,栀子仁1两,玄参1两,川芒消2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泻热,隔绝。中焦壅热,塞隔绝,上下不通,不吐不下,肠膨膨,喘息常急。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下生地黄汁半,温温频服。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济总录》卷一二八:大黄散

      大黄

      大黄(锉,)1两,芍药(锉,)1两,楝实1两,马蹄(令黄焦)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乳痈大坚硬,赤紫色,衣不得近,痛不可忍;产后乳结核,肿痛发热烦闷。

      用法用量:大黄汤(《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八

      《圣惠》卷三十八:大黄散

      :川大黄2两(锉碎,微),黄柏1两(锉),黄连3两(去须),川升麻1两,甘草1两(微赤,锉),赤芍药1两,黄芩1两,犀角屑1两,栀子仁3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五石发动,体热心烦,肢疼痛,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淡竹叶3-7,豉半至7分,去滓,不拘时候,分温3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五: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黄连末1分,龙骨末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有恶疮。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绵裹纳中。

      摘录:出《圣惠》卷三十六,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五

      《圣惠》卷三十三:大黄散

      :川大黄(锉碎,微)1两,大青1两,羚羊角屑1两,栀子仁1两,桑根白皮(锉)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大热,白睛肿胀,盖覆瞳仁,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加生地黄汁半服之,每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十二:大黄散

      :川大黄(锉碎,微)3分,栀子仁3分,井泉石3分,秋桑叶3分,甘草微赤,锉)3分,决明子3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眼睑垂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三十二:大黄散

      :川大黄(锉碎,微)1两,黄连(去须)1两,蓝1两,川朴消1两,川升麻3分,决明子(微)3分,黄芩3分,栀子仁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风热,忽冲眼睑,牛如米豆,针眼,或白睛水泡,疼痛,不可睡卧。

      用法用量:《普济决明子,有甘菊一两五钱,升麻黄芩栀子仁各用三两。余同。

      注意:忌煿、油腻、面、生果。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圣惠》卷二十九: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芎半两,槟榔3分,桑根白皮半两(锉),汉防己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虚劳垂,大便难,头昏,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二十六: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泽泻1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柴胡1两(去苗),羚羊角屑1两,木香石膏)2两,甘草1两(微赤,锉),木通1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心劳热,疮,心烦腹满小肠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淡竹叶2-7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忌、热面,生果。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十八:大黄散

      :川大黄3分(锉碎,微),犀角屑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生地黄1两,甘草3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病吐血不止,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四十九: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微),当归1两(锉,微),白术1两,壳1两(麸微黄,去瓤),柴胡1两半(去苗),鳖甲1两(涂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

      功能治:痃癖坚急,肋相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大黄散

      大黄1两,陈皮1两,黑牵牛)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妇人疟病,因产之后,痞满气逆潮热,小便涩秘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2钱,清调下。

      木香半两,大通”。

      摘录:《医类聚》卷二一二《施端效

      《普济方》卷一九五:大黄散

      大黄)2两,朴消2两,栀子仁2两,黄柏1两,冬葵子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黄病,腹胀满,小便赤而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至6分,温服,每日4-5次,以利为度。

      摘录:《普济》卷一九五

      《普济方》卷三五二:大黄散

      大黄3两,芒消1两,桃仁30枚,水蛭30枚,虻虫30枚,甘草3两,当归3两, (庶虫)虫40枚。

      功能治:崩漏不止。

      用法用量:上(父)咀。以水3升,2升,,取3升,去滓,分3服。

      摘录:《普济》卷三五二

      《普济方》卷三八四:大黄散

      甘草半两(),川大黄半两(),栝楼3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小儿中热,日渐瘦。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至5分,温服

      摘录:《普济》卷三八四

      《普济方》卷四○五:大黄散

      :白牵牛1两半(),大黄3钱,青皮1钱,甘草1钱,朴消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小儿毒。

      用法用量:每服1钱,砂糖水调下。

      摘录:《普济》卷四○五

      《医学入门》卷八:大黄散

      大黄1两,川芎1两,甘草5钱,黄芩5钱,壳5钱。

      功能治:麸疮及斑疮,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紫草少许,水温服

      摘录:《医入门》卷八

      《诚书》卷十五:大黄散

      大黄槟榔芒消黄连黄柏雄黄、白及、赤小豆草乌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风热毒肿。

      用法用量:蜜水调涂,1日3次。

      摘录:《诚书》卷十五

      《仙拈集》卷四:大黄散

      大黄1两,沙糖5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汤伤。

      用法用量:香油或桐油

      摘录:《仙拈集》卷四

      《类证治裁》卷三:大黄散

      三棱大黄

      功能治:结,胁坚如石。

      用法用量:生姜橘皮汤调下。

      摘录:《类治裁》卷三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大黄散

      大黄(煻灰,锉)1两,甘草,锉)1两,黄柏,锉)1两,密陀僧(研)滑石(研)1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口糜生疮,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用1钱匕,绵裹含。有涎即吐。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普济方》卷三十九:大黄散

      大黄5钱(),甘草5钱,滑石5钱,绿豆1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汲水调,去滓服之。

      摘录:《普济》卷三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大黄散

      大黄湿纸裹,微焦色)1两,甘草)1两,僵蚕(去土,干)1两,槟榔)1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毒、毒、热毒瘰疬不破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用蜜熟水调下,日可3-5服。取下恶物如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幼幼新书》卷十引《惠眼观证》:大黄散

      大黄、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惊

      用法用量:猪胆汁调,贴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惠眼观

      《圣济总录》卷一四五:大黄散

      大黄,切)2两,大豆(,去皮)2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诸蹉跌瘀,肿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大黄散

      大黄如枣大1块,斑蝥(全者)7个。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一切癣。

      用法用量:以酽调如糊,先揩破癣疮,然后涂药,候干洗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大黄散

      大黄(锉,)1两,秦艽(去苗土)1两,藜芦(去芦头)1两,石硫黄(研)1两,硇砂(研)1两。

      制法:上5味,将前3味为,与后2味研者和匀。

      功能治:肿。

      用法用量:水调涂,1日3-5次。以愈为度。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大黄散

      大黄(生,锉)2两,木通(锉)2两,葶苈子2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恶毒肿。

      用法用量:以水和调,涂肿上,干则易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大黄散

      大黄(生,锉)5两,白蔹(生,锉)3两,水石(生,研)1两,紫葛(生用)1两,木香1两,消石(研)2两,黄芩(去黑)2两,大青2两,苦参(锉)2两。

      制法:上9味,捣罗7味为细末,入研药,和牛乳调如膏。

      功能治:恶毒肿及一切肿毒。

      用法用量:涂于故帛,拓肿上。随拓即消,干复易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大黄散

      大黄半两,栝楼半两,黄芩(去黑)半两,百合半两,当归(切,)半两,葛根1两(锉),黄柏(锉)1分,芒消1分,赤小豆1分,粳米1

      制法:上锉,,捣罗为

      功能治:诸热毒肿痛,欲成疮疖者。

      用法用量:量肿处大小,用新汲水化蜜调药如膏,摊于肿处,纸盖之,1日1换。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圣济总录》卷一三三:大黄散

      大黄(生,为末)半两,消石(研)半两,黑1分。

      制法:上药先捣大黄消石为末,用,熔烊,调子如糊。

      功能治:热疮

      用法用量:涂患处,1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圣惠》卷十六:大黄散

      :川大黄2两(锉碎,微),羚羊角屑1两,实1两(麸微黄),川芒消2两,桑根白皮1两。

      功能治:时10日以上,微满而喘,脐下疼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上为。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六

      《普济方》卷一六三:大黄散

      :川大黄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喘。

      用法用量:大黄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卷一六三

      《圣惠》卷六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川升麻半两,栀子仁半两,川朴消半两,葵子半两。

      制法:上锉。

      功能治:,脏腑壅热太过,烦闷,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盏,取1盏3分,去滓,分温3服。以快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十七: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黄连半两(去须),甘草半两(微赤,锉),黄柏半两(锉),栀子仁半两,石膏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热病5日,口苦干,烦热头痛不解。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1,豉50粒,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七十二: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微),川朴消半两,牛膝3分(去苗),当归3分(锉,微),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虻虫1分(令黄,去翅足),赤芍药3分,水蛭1分(微黄),土瓜3分,干漆半两(捣碎,令烟出),桂半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妇人月水不通,妨闷,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温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惠》卷七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当归1两(锉,微),赤芍药1两,黄耆1两(锉),芎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连1两(去须),莽草1两,栀子仁1两,腻粉1分,乳香半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妇人乳痈年肿硬,如石不消。

      用法用量:入腻粉和匀,以鸡子白并蜜调令匀,涂帛上贴,干即易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七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川楝子1两,赤芍药1两,马蹄1两(烧灰),玄参1两,蒲公英1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妇人乳痈,焮肿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温调下,1日3次,汗出愈。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六十九: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赤芍药半两,牡丹半两,姜黄半两,当归半两(锉,微),蒲黄1两,荷叶3羚羊角屑半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妇人,烦闷,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圣惠》卷六十八: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生用),甘草1两(锉,生用),黄柏3两(锉),甘菊1两,旋覆花1两,桑根白皮2两(锉),槟榔1两,黄连1两(去须),白芷2两,蔓菁1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金疮,刀箭所伤,不止,日夜疼痛。

      用法用量:患处。

      摘录:《圣惠》卷六十八

      《圣惠》卷六十四:大黄散

      :川大黄(生用)1两,白蔹1两,赤芍药1两,黄连(去须)1两,白皮(锉)1两,龙骨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热毒疮多汁。

      用法用量:以疮上。3度良。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方出《圣惠》卷六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三:大黄散

      :川大黄(捣罗为末)1两,石灰末1两,赤小豆(捣罗为末)1两。

      功能治:一切恶毒肿。

      用法用量:上药以调涂肿上,干即易之。

      摘录:出《圣惠》卷六十四,见《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圣惠》卷七十二:大黄散

      :川大黄2两(锉,微),鳖甲1两(涂令黄,去裙襕),牛膝1两(去苗),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桂3分,当归3分(锉,微),白术3分,芎3分,防葵3分。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妇人月水不通,有症块,或时热,渐加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每于食前稍热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方出《圣惠》卷六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一: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栀子仁1两,川升麻1两,黄芩1两,甘草1两(生,锉),玄参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发背初欲作肿。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出《圣惠》卷六十二,见《圣济总录》卷一三一

      《圣惠》卷七十二: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微),川芒消半两,蒲黄3分。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妇人卒伤热,尿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冷水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惠》卷六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当归1分,川芒消半两,黑豆皮半两,壳半两(麸微黄,去瓤),牛蒡子1分(微),芎1分,甘草半两(生锉)。

      制法:上为末,分为3服。

      功能治:石,肿硬疼痛,烦闷,不得宣畅。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六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1两(生用),黄芩3两,龙骨1两,甘草1两,黄连1两(去须),当归1两(锉,微),牡蛎1两,白蔹1两,白及1两,赤芍药1两,赤石脂1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疮不消,欲结成瘘。

      用法用量:每用猪胆汁调,涂于细布上,如肿大小,贴之,即易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六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1两(生用),赤小豆1两,牡蛎1两,黄连1两,白蔹1两,土瓜1两,当归1两(锉,微)。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肿,皮剥烂,汁流出如飙,热甚不可耐。

      用法用量:每以鸡子白调涂故布上,贴肿处,即易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六十: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壳1两(麸微黄,去瓤),甘草半两(微赤,锉),生地黄1两,桑根白皮1两(锉),黄耆1两(锉),羚羊角屑1两,赤小豆1两,当归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下鸡肝,肛边出疱疼痛,因醉饱,壅即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五十九:大黄散

      :川大黄2两(锉碎,微),川芒消2两,赤芍药半两,大麻仁2两,桑根白皮1两(锉),瞿麦1两,防葵1两,榆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大小便难,腹满闷,不可能遏。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空温服,如人10里再服。以大小便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八:大黄散

      :透

      :川大黄1两(锉碎,微),槟榔1两,木香半两,川芒消1两,壳1两(麸微黄,去瓤),子芩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大便不通,下焦伤热壅闷。

      用法用量:透(《杨氏家藏》卷四)。本,《普济作“大黄汤”。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方出《千金》卷二十五,名见《圣惠》卷六十七:大黄散

      大黄(如指大)1枚,桃仁40枚,乱发1握。

      功能治:腕折瘀血

      用法用量:上药以布广4,以绕乱发烧之;大黄桃仁,以3升,取1升,尽服之。尽出。

      摘录:出《千金》卷二十五,见《圣惠》卷六十七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八四:大黄散

      大黄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芒消半两,麦门冬半两,石膏1两,桂8铢。

      功能治:小儿短气,热有进退,食不安,谷为不化。

      用法用量:上(父)咀。以水3升,取1升半,分3服;期岁以下儿作5服。

      摘录:出《千金》卷五,见《普济》卷三八四

      方出《千金》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二:大黄散

      大黄半两,黄芩半两,白薇半两,桂6铢,牡蛎6铢。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治:妇人漏下青色

      用法用量:每服匕,空调下,1日3次。

      摘录:出《千金》卷四,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圣惠》卷六十二:大黄散

      :川大黄1两,木香1两,玄参1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白蔹1两,紫葛1两,赤小豆1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发背初发,如麻子粒大,渐以结硬疼痛。

      用法用量:用鸡子白调如面糊,于绢上涂贴,干即再贴。以为度。

      摘录:《圣惠》卷六十二

      《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婴孺方》:大黄散

      大黄12分,柴胡10分,壳10分,升麻10分,芍药10分,栀子仁10分,竹叶1升,姜3分,知母8分,杏仁(净)8分。

      功能治:积泻。12-13岁结热多,壮热食少,结实者自下。

      用法用量:以水6升、2升,分为4服。10岁外分为3服,儿小量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婴孺

      《外台》卷四引《集验方》:大黄散

      大黄4两,黄连4两,黄芩4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黄疸,身体面皆黄。

      用法用量:先食服匕,日3服。亦可为服。

      摘录:《外台》卷四《集验

      《圣惠》卷十六:大黄散

      :川大黄(锉碎,微)1两,栀子仁1两,犀角屑1两,麦门冬(去)1两,黄连(去须)1两,皮1两,甘草微赤,锉)1两,黄芩1两,柴胡(去苗)1两,白鲜皮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时余热不退,发渴躁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十六: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水石半两,川芒消半两,石膏半两,川升麻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葛根半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时表里烦躁欲死。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不拘时候,以新汲水调下。

      摘录:《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十五:大黄散

      :川大黄(锉碎,微)1两,甘草微赤,锉)1两,川芒消1两,桂1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微)1两,麻黄(去)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时7日,往来热,胸胁逆满,大肠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三: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柴胡1两(去苗),实3分(麸微黄),川朴消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虎掌3分(微)。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10余日,热结于胸中,往来热,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黄连1两(去须),黄芩3分,川升麻3分,黄药3分,甘草半两(生,锉)。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伤寒脾热舌肿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黑豆30粒,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十:大黄散

      :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柴胡3分(去苗),赤芍药3分,鳖甲1两(涂令黄,去裙襕),黄芩3分,犀角屑3分,川升麻3分,茯苓3分,知母3分,槟榔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木通1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伤寒虽得汗后,热不除,烦满,大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人10里再服。以通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九十二: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微),犀角屑半两,川升麻半两,当归1分,赤芍药1分,红雪1两,甘草1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脏腑壅热,烦躁,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至6分,去滓,3-4岁温服1,每日3-4次。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七十二:大黄散

      :川大黄2两(锉,微),牡丹1两,川朴消2两,甘草半两(微赤,锉),牛膝1两(去苗),当归1两(锉,微),茯苓1两,水蛭半两(微黄),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虻虫半两(令黄,去翅足)。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妇人月水不调,或月前,或月后,或如豆汁,痛如折,两脚疼痛,胞中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空服。如人10里以外,当下恶物;如未下,次日再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方出《医心方》卷二十一引《极要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大黄散

      大黄4两,芍药2两,土瓜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妇人月水不利,瘀不通,或1月,或1岁,令人无子,坚如石,亦如妊娠之状。

      用法用量:匕,每日3次。下痛即愈。

      摘录:出《医》卷二十一《极要》,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惠》卷十七: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柴胡1两,秦艽1两半(去苗),石膏2两,麻黄1两(去),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热病3日,发汗未解,头痛口干胸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不拘时候稍热频服。汗出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九十一:大黄散

      :艽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防风半两(去芦头),川升麻2分,黄芩2分,麻黄1分(去),秦艽1分(去苗),川朴消3分。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丹毒,遍身赤痛。

      用法用量:艽黄散(《诚书》卷十五)。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

      《圣惠》卷九十: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槟榔半两,川芒消半两,黄连半两(去须),黄柏半两,雄黄半两(细研),赤小豆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解风热,消毒肿。小儿风热毒肿。

      用法用量:用蜜水调涂患处,1日3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

      《圣惠》卷八十八: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赤芍药1分,白鲜皮半两,黄芩1分,甘草半两(微赤,锉),犀角屑1分,茯苓1分。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魃病挟实。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至5分,去滓,量儿大小加减,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四: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黄连半两(去须),栝楼半两,黄芩半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诸黄。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甘草半两(微赤,锉),黄芩半两,壳半两(麸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小儿斑疮,大便壅滞,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新汲水调下,3岁以下可服半钱。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大黄散

      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黄芩半两,玄参半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疹痘疮出尽后,小儿疮疹后一切余毒。

      用法用量:黄散(《杨氏家藏》卷十九)。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微),甘草半两(微赤,锉),麦门冬半两(去),细辛半两,黄芩半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4-5岁伤寒壮热挟实,腹胀闷。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二: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柴胡3分(去苗),川升麻3分,黄芩3分,壳3分(麸微黄,去瓤),赤芍药3分,栀子仁3分,石膏1两半,知母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周岁至3岁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青竹叶2-7至5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服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圣惠》卷八十: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微),干漆1两(捣碎,令烟出),桂1两,生地黄1两,干姜半两(裂,锉),当归3分(锉,微)。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产后恶血攻,(疒丂)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1中盏,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

      《圣惠》卷七: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黄芩3分,茯苓3分,冬葵子1两,紫苏3分,槟榔2分,瞿麦1两,木通2分(锉),白茅3分(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膀胱实热胁胀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同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

      《圣惠》卷九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生用),郁金半两,黄药半两,腻粉半两,猪牙皂荚半两(去皮子用)。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小儿赤流,热如

      用法用量:(《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医妙选》)。中黄药,《永乐大典》《医妙选》作“黄芍药”,《卫生总微》作“赤芍药”。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

      《圣惠》卷十一:大黄散

      大黄

      :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桂3分,甘草1两(微赤,锉),川芒消2两,木通1两(锉),皮1两(锉),桃仁2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功能治:阳毒伤寒未解,热在,恍惚如狂者。

      用法用量:大黄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十五: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秦艽1两(去苗),桂1两,石膏2两,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时3日,头痛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八:大黄散

      :川大黄2两(锉碎,微),黄连1两半(去须),川升麻1两,黄芩3分,漏芦3分,玄参3分,甘草3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病热毒,生疱疮如豌豆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三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2两(锉碎,微),木香半两,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3分,诃黎勒3分(用皮),实半两(麸微黄),甘草半两(微赤,锉),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鳖甲1两(涂微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骨蒸痃癖,胁下妨闷,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三十六: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犀角屑3分,射干3分,川升麻3分,玄参2分,大青3分,石3分,木通3分(锉),甘草3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脾热毒,生木舌,肿涩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3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圣惠》卷四十三: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当归半两(锉,微),桂半两,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鳖甲1两(涂令黄,去裙襕),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

      制法:上为

      功能治:卒胀满,胁肋疼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六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1两(生用),黄芩1两,白芷3分,水石1两,白蔹1两,黄柏3分(锉),石膏1两,赤石脂1两,黄连1两(去须)。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发背

      用法用量:以浆水调为膏,厚涂于疮上,干即易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六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1两,当归1两,细辛半两,木通1两(锉),芎1两,黄连1两,赤芍药1两,黄耆1两(锉),白及1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肿已作脓。

      用法用量:每用鸡子白和,涂于故细布上,以贴肿处,复易之。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圣惠》卷六十四:大黄散

      :川大黄2两(生用),木香1两,丁香半两,独活1两,桑寄生1两,射干1两,甘草半两(生,锉),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粗,入麝香研令匀。

      功能治:疏利毒,防恶气毒肿。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十四

      《圣惠》卷七十一: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桂半两,壳3分(麸微黄,去瓤),诃黎勒1两(,用皮),前胡1两(去芦头),桔梗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妇人壅,两胁满闷,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七十三: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黄芩1两,赤芍药半两,玄参半两,黄耆1两(锉),丹参半两,山茱萸半两,蛇床子半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妇人阴痒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圣惠》卷八十八: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鳖甲1两(涂令黄,去裙襕),京三棱半两(微,锉),木香1分,槟榔半两,麝香1分(细研),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小儿痃,发即紧缩,痛不欲食。

      用法用量:都研令匀,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1日3-4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方出《圣惠》卷四十五,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五: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壳1两(麸微黄,去瓤),旋覆花半两,赤芍药半两,木通1两(锉),紫苏1两,犀角屑3分,川朴消1两,黄芩3分。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脚发动,大小便秘涩,肢烦疼,头旋晕,壅昏沉,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出《圣惠》卷四十五,见《普济》卷二四五

      《圣惠》卷三十五: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牛蒡子1两(微),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风热积于咽喉之间,咽喉中如有物妨闷,或在左,或在右,曰蛊。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先须深针结聚之处,使毒后,再服此

      摘录:《圣惠》卷三十五

      《保命集》卷中:大黄散

      栀子半两,大黄半两,郁金半两,甘草2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上焦热而烦,不能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食后温服。微利则已。

      摘录:《保命集》卷中

      《圣惠》卷八十四:大黄散

      :川大黄半两(锉碎,微),栀子仁1分,黄芩1分,赤芍药1分,甘草1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伤寒壮热躁,头痛口干,小便赤,大便难。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中盏,至5分,去滓,量儿大小,分减温服。以利为效。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五十八: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苦参1两(锉),贝齿1两(烧为灰),滑石1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关格小肠,忽痛坚急,大小便不通;或小肠结如升大,胀起如吹状。

      用法用量:每服2钱,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惠》卷四: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黄芩1两,赤芍药半两,柴胡1两(去苗),知母1两,黄连半两(去须),甘草半两(微赤,锉),葳蕤半两,秦艽半两(去苗)。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心脏实热,身体烦疼,口干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四

      《圣惠》卷十八:大黄散

      :川大黄1两(锉碎,微),实半两(麸黄色),羚羊角屑1两,川朴消1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热病大便涩滞,妄语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水1大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十三:大黄散

      :川大黄2两(锉碎,微),实2两(麸微黄),川芒消2两,甘草1两(微赤,锉),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伤寒未解,烦热口干中有结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得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三

      《鸡峰》卷二十五:大黄散

      大黄1两,瞿麦1两,白干葛1两,牛蒡子1两,皮1两,苍术1两,升麻2两,大青2两,芍药(赤者)2两,枸杞子2两,当归2两,吊藤2两,黄芩2两,黄连2两,连翘2两,羌活2两,青皮2两,郁金2两,芎2两,桑白皮2两,甘草2两,牵牛(黄者)2两,荆芥穗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百种毒。

      用法用量:每服1-2钱,食后、临卧用生姜自然汁调下。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大黄散

      大黄(锉,)半两,当归(切,)半两,芎(锉)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打扑内伤瘀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日午、临卧温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苏沈良方》卷十引《灵苑方》:大黄散

      :托大黄

      :羊胫炭(烧赤,10过)5两,大黄(小便浸7日,日1易,以湿纸裹,切,)3两半,巴豆肉(浆水黄色)3两半,古铜钱(用半两烧赤,米,为粉,新水飞过,去粗取细者)2两。

      功能治:产后晕及伤折损,妇人血症血瘕

      用法用量:托大黄(《伤科汇纂》卷八)。

      摘录:《苏沈良》卷十《灵苑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大黄散

      大黄(略熟,切,)2两,乱发(烧灰)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血淋热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熟水调下,1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大黄揭毒散

      下一篇 大黄散瘀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